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張文宏委員:甲流來了,重點人群還要戴口罩_世界觀天下

      發稿時間:2023-03-05 14:06:43 來源: 北京日報

      3月4日,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科主任張文宏很忙。

      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舉行,張文宏現身;晚上,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絡視頻采訪間,張文宏再次接受了媒體密集采訪。

      大江東工作室同樣關注,張文宏委員帶來哪些提案?在委員通道,他為什么提起“張飛”的故事?對新冠病毒會不會卷土重來和最近流行的甲流,他都有怎樣的看法?


      (資料圖)

      張文宏在委員通道接受記者采訪。資料照片

      通過小故事,深謝人民群眾和基層醫護,“走出疫情,是大家共同努力”

      視頻:張文宏亮相“委員通道”

      “疫情三年以來,您最大的體會是什么?”在首場委員通道,記者提問。

      張文宏委員首先提及的,是對人民群眾的感謝:“三年來,我非常感謝人民群眾的巨大貢獻,特別是大家對醫務工作者始終非常理解。我們能走出這次疫情,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基層醫護人員承擔了非常多抗擊疫情的工作,他們是我們走出疫情的關鍵力量。”

      張委員語速飛快,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述了一個他親歷的小故事,讓大家明白了“分級診療的重要性”。

      今年1月,張文宏去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巡診。在重癥病房,有位潘阿姨看到他很開心:“我快好了,謝謝張醫生,我認識你!”這讓他很詫異,之前他并沒來過。該院醫生張飛提醒說,此前曾經通過醫聯體遠程會診平臺求助會診,在張文宏等專家們指點下進行救治,讓潘阿姨脫離了危險。

      “原來,她是通過遠程醫療認識我的。”張文宏明白了。

      張文宏醫生在朱家角人民醫院查房。資料照片

      “很勇猛”的社區醫生張飛:專家大咖的指導讓我“感到很放心”

      《小醫院一線守護,大專家遠程搭脈》,1月26日的人民日報要聞4版,報道過上海實施新冠感染分線診療的做法,這讓許多基層社區醫生心里有了底。

      張文宏在委員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及一位“很勇猛”的社區醫生張飛。張飛此前曾在接受大江東工作室采訪時說:“專家大咖通過遠程視頻,就像在床旁現場指點、提供治療思路,教我們具體方案,緊急情況下,就會從一片混沌、慌亂到慢慢知道怎么做,感到很放心,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一次次遠程和現場指導、會診活動,受益的是張飛們,更是在黃金72小時及時獲治的患者。關口前移,讓家門口的小醫院充分發揮分級診療前沿陣地優勢,有效緩解上級醫療機構就診壓力,助力上海平穩扛下救治高峰期的重負。

      張文宏委員通過這個故事引出他對分級診療的期待:希望能打造一個更張弛有道的分級分流就診體系,整個醫療衛生體系就會更有彈性、更有韌性,我們的生活就可以更從容,未來會更美好。

      難怪,他這次帶來的一份提案,正是《增加百姓社區服務獲得感 化解醫療資源結構性難題》。

      建議加大對特殊人群的免費治療力度,實現消除結核病目標

      3月4日20時,又一場對張文宏委員的采訪在線上舉行。

      一開始,只有張文宏委員出現在線上畫面,部分記者只開了聲音。“您這邊能否也打開鏡頭,感覺面對面采訪會好一些,謝謝您。”他笑問。直播間傳來一陣輕松的笑聲,記者們紛紛打開攝像頭。

      “這次兩會,您還關注哪些話題?”有記者提問。

      “我今年還提了一個雖然小眾、但很重要的問題,即對結核病的診治。”他說,我國若要實現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在費用支付上應再加大對特殊人群治療的免費力度。

      他解釋道:很多結核病患者相對支付能力較弱,有些還會因病返貧,最終只好選擇不治療。這會使結核病在社會上傳染流行。他希望進一步推動結核病在醫保支付之外能夠對這些群體自付部分予以一定減免。

      張文宏委員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絡視頻采訪間接受采訪。視頻截圖。

      甲流來襲,建議免疫力低下者去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對諾如病毒不必恐慌

      最近,人們對新冠病毒的注意力相對減少,但又開始擔心甲流。有記者提問:新冠病毒現在情況怎么樣了?近期對甲流的流行怎么看?

      張文宏委員思索后回答:之前,我們國家已經避開幾個致病力非常強的病毒。奧密克戎病毒經過變異,毒力大大減弱。經過這一輪疫情,我們對脆弱人群的保護機制體制已經不斷優化,基層不斷強化力量、強化治療方案,國產抗病毒藥物開始上市。有了好的方案、好的藥物,后面一波感染雖然來臨,但大家的感覺,就沒有那么強烈了。

      他補充道:如果有的人前面沒有感染過新冠,現在出現癥狀了,可以去發熱門診做相應的檢查。早診斷早治療,影響會減到最小。

      “對于甲流,我個人建議,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如果到公共場所可以戴口罩。” 他說,現在,有的小朋友感染了諾如病毒。實際上,在學校里這種病毒經常過段時間就會來,雖然難免,但通過對癥治療都能治好,大家不用恐慌。

      “老調重彈”:打疫苗很重要;打造張馳有度的分級分流就診體系,應對未來的公衛挑戰

      對重點人群的保護,仍是張文宏委員非常關心的問題。如何加強對重點人群的保護?他再次“老調重彈”——打疫苗。

      “要加強對重點人群的保護。第一個,第四針疫苗非常重要。”張委員說,“第二個,對這些病人要早發現。”怎么做到早發現呢?他認為,家庭和家庭醫生都要發揮作用,醫生要第一時間診斷,發病后的72小時是早救治的“黃金時間”。

      “打疫苗、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些是關鍵。”他不厭其煩給記者做了關鍵詞梳理。

      就記者提問,對于已經步入老齡社會的當下,我們該如何保障老年人看病的需求?張委員說:最終靠得住的,是我們基層的醫療衛生體系。我們不斷健全醫療衛生體系,絕不只是為了新冠而準備;應對我們的老齡化社會,也是考慮之一。“讓醫療體系更有韌性,是我們國家一個通盤的考慮。最近,國家衛健委提出一系列加強基層衛生醫療體系的政策,就是為了我國更長遠的醫療需求。”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作者 方敏 邵玉姿

      編輯 謝永利

      標簽: 人民群眾 諾如病毒 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