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為什么你永遠搶不到周杰倫的票

      發稿時間:2023-03-05 11:48:57 來源: 鳳凰網娛樂

      線下演出市場復蘇,“一票難求”成了常態。屢次出現的搶票難和高價黃牛票,讓本就憋了很久的觀眾將憤怒發泄到了大麥頭上。

      “不停刷新、不停驗證,卡住了就退出來,重新選價再進”

      “大麥默認的付款方式是支付寶,要確保有余額”


      【資料圖】

      “開票15分鐘之內還有機會撿漏”

      “2000元和900元的票價最難搶,搶不到趕緊換其他價位”

      “不要搶500元的,沒幾張,代搶黃牛都不接”

      ……

      從大學時期就開始搶各類演出門票的安安,對以上各種搶票攻略早已熟稔于心。可遇到周杰倫的演唱會,她依然沒轍——搶票開始幾秒后,直接卡出系統。

      大麥的logo 轉幾次圈之后,安安的手機直接卡住。/受訪者提供

      2月底,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門票預售啟動。早在搶票系統上線前,累計想看人數便已超200萬。@周杰倫后援會官方微博 表示,首場演唱會門票預售開啟后“10秒不到全部售罄”。與此同時,一張加價1000-1800元不等的黃牛票價截圖流傳在朋友圈。

      另一邊,原定于2月27日15:58開啟預售的太原站9月22日場次演唱會,在臨近開票時大麥突然宣布取消預售。在暫停預售的同時,有網友曬出黃牛發出的票價訂單。

      原定的9月22日太原演唱會預售被臨時取消。/@大麥官博

      一時間,搶不到票的粉絲將憤怒全部發泄到購票平臺的頭上,購票平臺大麥網被罵上了熱搜第一。總是挨罵的大麥,委屈嗎?

      大麥挨罵,天經地義?

      大麥網挨罵,似乎已經成了大型演出的“固定環節”。

      2019年,作為DOTA2國際邀請賽中國大陸地區的票務合作伙伴,大麥網先是突然宣布延遲1小時開售,后是原本隨機安排的座位,黃牛售賣的票卻是指定樓層。“串通黃牛”的質疑聲甚囂塵上,大麥不得不公開解釋此事并表示將通過技術手段防止黃牛票行為。

      同年的TFBOYS 六周年演唱會,大麥網又被粉絲發現并未將門票全部售賣,而是將大部分座位提前鎖定。事后,主辦方出面回應,“請粉絲稍安勿躁,切勿相信網絡謠言”。

      等待3分鐘,搶票1秒鐘。

      盡管負面纏身,但似乎并不影響大麥在票務市場老大的行業地位。觀眾場場搶,場場罵,可下一場演唱會還會去大麥上搶門票。

      看似走“黑紅”路線的大麥,最初拿了一手王炸的牌。

      業務雛形緣起于一次快遞業務。1999年,當時一家主營北京同城的快遞公司“小紅馬快遞”的創始人曹杰發現,一位客戶的配送量驟增,其配送的產品全是熱門話劇《戀愛的犀牛》的門票。

      曹杰迅速嗅到商機——銷售演出門票。演出前,只需和演出公司談好提成,拿到票之后直接對外售賣,賣不出去的部分還可以退還給演出公司。聽起來,這既不需要占用大量資金,也沒有壓貨風險。

      曹杰立馬行動起來,找到了幾家演出公司商討此事。 演出公司很樂意與其合作,既負責賣票,又免費送票,何樂而不為呢。

      大麥網的前身“中國票務在線”就此成立。后來因為帶有“中國”字樣的品牌不能在工商局申請品牌保護,遂于2010年更名為大麥網。

      1999年,《戀愛的犀牛》首演時在北京掀起了小劇場戲劇的狂潮,被稱為“年輕一代的愛情圣經”。/視覺中國

      風口之上,乘勝而起,大麥網亦如此。

      21世紀初,數字音樂開始騰飛的同時,一個全新的演出娛樂市場正在被重構。以往,唱片公司和歌手的收入主要來自實體唱片銷量。當音樂可以在網上隨處下載,線下演出便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在線銷售門票”的空白市場上,曹杰率先研發出手機二維碼技術。觀眾購票成功后,憑手機信息直接入場,如今司空見慣的事情在彼時堪稱行業創新技術。

      后續自主研發的MAITIX票務系統、快速分發系統等相關技術,都是在線上交易剛剛興起的那段時間內,競品玩家一時間難以模仿和超越的競爭力。

      在幾乎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大麥網成為票務市場的第一。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大麥銷售額已達到13.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市占率達60%以上。2017年,大麥正式被阿里收購,納入到阿里大文娛事業版圖之中。到了2018年,正處于繁榮期的演出市場,易觀分析數據顯示,大麥網App月活比市場排名第二至第五玩家的總和還要多。

      國內票務市場中,大麥網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易觀

      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也越發凸顯出來。越來越多的演出方聚集在大麥上,一些稀缺的演出資源的獨家票務合作順其自然地落入大麥手中。“有點像外賣平臺”,安安有時間就去大麥刷刷同城的演出信息。

      憑借技術優勢,大麥建立起了競爭壁壘;手握大量優質演出資源,大麥培養起了用戶習慣。但無論怎么發展,大麥網始終沒有擺脫中間商的尷尬。

      繞不開的“大麥式”難題

      大麥的核心問題在于,它不生產演出,只做演出方的“搬運工”。

      票務平臺作為整個產業鏈條中的一環,連接著演出方和觀眾,本質上是演出平臺的銷售渠道商,在其中更多扮演著服務的角色,并未掌握實際的“票權”。演出票的價格基本是由掌握票務所有權與演員、場地等資源的主辦方決定。

      曾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演唱會一般通過官方渠道銷售的票占比不超過10%,更多的票流向了黃牛市場。該數據雖然存疑,但票務平臺確實不是出票的唯一渠道。

      票務平臺并不是唯一出票渠道,市場上流通著大量的黃牛票。/Pixabay

      以周杰倫2019年的杭州演唱會為例,5萬多張門票,分成了工作票(供藝人團隊工作需要)、贈票(商業資源互換票)、防漲票(預防人員過多預留部分票)和可售票(贊助票、粉絲票、觀眾票)。

      一位票務平臺的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行業規定,工作票和贈票會占全部票數的20%,同時會預留20%的防漲票。如此一來,留給票務平臺公開發售的票數僅剩下60%。

      但當工作票、贈票等內部票與可售票同時流向市場,票務把關不嚴的鍋,很大程度上是由票務平臺來背。

      安安言之鑿鑿地斷定,大麥其實是個“正規的黃牛”,“它留有一部分票給(其他)票務賣,放出來的不是全部”。

      大麥網挨的罵,除了自身問題之外,更多反映的是整個票務市場的通病。演出公司有過打破大麥網壟斷的嘗試,終究還是落得個同樣的結局。

      周杰倫曾經在大麥等主流售票平臺之外,推出過“地表最強”的售票App。顯然,海報上“演唱會門票官方指定唯一首發平臺”的定位,粉絲們并不買賬,“需要累計積分,才能有買票的資格”。App上附帶的周邊售賣等功能,更是讓她覺得這并不比大麥便捷很多。

      笑果在自家節目中反復為小程序“笑果”做廣告——“微信搜索笑果小程序,讓快樂繼續”。一手票務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的難題始終無法解決,黃牛大量囤票,高價售賣的現象依舊存在,連演員呼蘭都聊侃“火了,買不起自己的黃牛票”。

      “微信搜索笑果小程序,讓快樂繼續。”/視頻截圖

      天下苦黃牛久矣。

      在黃牛這個灰色地帶,主辦方、藝人、粉絲,一直在此持續不斷地拉扯博弈。“已經實名制購票,為何不支持刷身份證入場”,在安安看來,持身份證入場是唯一有效抵制黃牛囤票的方法。

      技術上,各大票務平臺幾乎具備了實現實名制入場的條件。但票務平臺并不是門票的唯一出票渠道,內部票如何實現實名制,尚未有行業先例。除此之外,其根本原因還在于落實實名制可能會間接影響到票務平臺、主辦方等多方利益。

      安安正在耐心等待真粉絲的出票,因為真粉絲不會“加價出售”。“有些票務直接把‘自己是黃牛’放在明面上,售票系統上就寫著加價賣票”。安安自嘲道,“我們可真是長勢喜人的韭菜”。

      (文中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