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心理健康藍皮書:國民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收入上升_獨家焦點

      發稿時間:2023-02-27 14:55:40 來源: 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當前我國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投入持續增加,成年人群自評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國民心理健康服務的便利性和滿意度較以往顯著上升。近日發布的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數據顯示,我國國民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收入而上升,抑郁風險檢出率低于2020年。

      藍皮書對2021至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共采集超過19萬份樣本,核心樣本覆蓋全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心理健康藍皮書主編傅小蘭介紹,藍皮書綜合分析呈現了當前我國多個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探討了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現狀、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并就進一步維護和改善國民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了建議。

      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國民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收入而上升。其中,抑郁風險檢出率為10.6%,這低于2020年調查的數據,而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工作時間的變化、工作倦怠、朋友支持、婚戀關系、運動與午睡等因素均對心理健康存在顯著影響。

      “雙減”政策實施后,中小學生作業量減少、體育運動時間增多、發展興趣愛好時間增多,這都對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藍皮書副主編陳祉妍表示,“雙減”政策實施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特別是非畢業年級學生在作業負擔方面顯著減輕,有更多時間采取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仍需重視。在對全國3萬余名青少年的調查中,參與調查的青少年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女生相對于男生有更高的抑郁、孤獨得分,抑郁、孤獨、手機成癮得分有隨年級增長而升高的趨勢。

      針對上述調查結論,藍皮書建議我國應繼續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規范性,推動心理體檢普遍開展,關注和支持低收入群體、失業無業群體、青年群體。同時,要關注工作倦怠,加強職業指導、提供心理服務,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與支持。

      標簽: 心理健康 數據顯示 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