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好多人工作忙、事情多,忽視了身體給出的諸多提醒,錯過疾病最佳的治療時間。有些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卻有令人棘手的并發癥,等出現了并發癥再去治療往往效果不理想,一定要引起重視!
(相關資料圖)
曹子豪/攝
一、糖尿病
1、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個“并發癥大王”,它可以引發100多種并發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且棘手的并發癥之一。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聞博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防治糖尿病足首先要改變生活習慣,戒煙、減重;其次要關注血糖值及身體、皮膚上的細微變化;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縮短傷口愈合時間。①
2、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部病變易被忽視,因為容易與老年人出現的眼病混淆。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陳焓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糖尿病患者確診后最好馬上做眼底檢查。首次檢查后,還需保證每年一次復查。如果已有眼底病變,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②
3、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與普通腎病只損傷腎臟不同,如果控制不好對患者的損傷是全身性的,并且早期沒有明顯癥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世東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1型糖尿病患者確診后10~15年是糖尿病腎病的高發階段,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出糖尿病就要盡快做糖尿病腎病的篩查,最好每年查1~2次尿蛋白。
4、自主神經病變
稍微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不管多熱的天就是不出汗、總覺得肚子脹脹的、有時一周不解一次大便有時又一天好多次等,病根可能都在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上。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醫師楊叔禹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大約有50%的患者在糖尿病確診的同時已存在了神經病變,有的甚至是以神經病變為首發癥狀。病變發生所導致的臨床表現各異,輕重不同,很容易被當成是其他疾病而被忽略。④
5、酮癥酸中毒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袁振芳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由于很多年輕人不注意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了酮癥酸中毒。
酮癥酸中毒發生前有一些征兆,精神萎靡不振就是典型癥狀之一。日常不注意飲食,把甜飲料當水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體內血糖急劇增高,此刻胰島素已不能降低體內的血糖,脂肪分解不能被抑制,就變成了酮體從尿液中排出。⑤
二、高血壓
高血壓如果控制不當,長期發展下來很容易會誘發一些并發癥,導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1、心力衰竭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20年在其公眾號刊文指出,長期患有高血壓的人群,由于血壓不斷上升,心臟所受到的負擔漸漸加重。
長期如此,會導致心臟的正常功能和結構發生變化,左心室負擔更加嚴重。會因為代償而出現左心室擴大或肥厚等現象,很容易引起高血壓性心臟疾病的發生,到最后發展成為心力衰竭。⑥
2、腦血栓
長期沒有控制好血壓的話,很容易會誘發大腦動脈硬化以及腦血栓的形成,當大腦內血液循環不暢時,還可能會引起腦梗死。
對于高血壓的患者而言,突然出現全身麻木無力、眩暈以及眼前發黑等癥狀的時候,一定要警惕是否是短暫性的腦缺血而引起的。⑥
3、腦出血
高血壓的患者體內的血管多數都比較脆,這種情況下會導致發生腦出血的風險大大增加。⑥
4、腎病
在臨床上高血壓患者并發腎病的幾率也非常高,嚴重的還可能會引起腎功能減退、腎衰竭等,高血壓腎病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個高血壓并發癥。⑥
三、脂肪肝
1、肝炎
脂肪性肝病可以發生肝內的并發癥也可以發生肝外的并發癥。如果脂肪長期在肝內過度蓄積,肝臟的血液供應、氧氣供應、自身代謝受到持續影響,會造成脂肪性肝炎,使肝細胞大量水腫、炎癥浸潤、變性壞死。⑦
2、肝纖維化
長期的肝細胞變性,會導致肝細胞再生障礙甚至壞死,進而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有15%~25%的脂肪性肝炎會出現纖維化。⑦
3、肝硬化、肝癌
有3%~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最后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⑦
4、心腦血管病
脂肪肝還會導致激素代謝紊亂,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誘發或導致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⑦
四、消化性潰瘍
1、上消化道出血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溫洪濤2021年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潰瘍的最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約20%~25%。十二指腸潰瘍多于胃潰瘍。
當消化性潰瘍侵蝕血管時,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出血。輕者表現為大便隱血陽性、黑便,重者出現大出血、表現為嘔血或血便。⑧
2、胃腸穿孔
當潰瘍穿透胃及十二指腸壁時可發生穿孔。急性穿孔時可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可由右上腹及中上腹,持續而快速蔓延至全腹。
亞急性或慢性穿孔者可有局限性腹膜炎、腸粘連或腸梗阻征象,部分潰瘍穿孔時也可向后背放射。⑧
3、幽門梗阻
主要表現為上腹脹痛,餐后加重,嘔吐后腹痛可緩解,嘔吐物可為宿食。部分梗阻可因藥物治療、潰瘍愈合而緩解;嚴重瘢痕與周圍組織粘連、惡變引起的胃流出道狹窄或變形,表現為持續性梗阻。⑧
4、癌變
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胃潰瘍癌變風險較高,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發生癌變。胃鏡活檢有助于明確潰瘍的良惡性。⑧
五、流感
1、肺炎
北京地壇醫院2019年在其公眾號刊文指出,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導致流感并發肺炎元兇一是流感病毒本身,二是繼發細菌感染,而感染的細菌中最常見的是肺炎球菌。⑨
2、病毒性心肌炎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呼吸內三科2018年在其公眾號刊文表示,流感相關病毒性心肌炎多數病情較輕,且呈自限性,部分患者病情重,甚至導致死亡。
其臨床癥狀多在病毒感染4~7天出現,患者常出現氣短癥狀加重,或流感癥狀改善后再次出現氣短,并出現胸痛、心悸、乏力等癥狀。⑩
3、心衰
有心臟病的患者得了流感后,因高熱、咳嗽和呼吸困難,可能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衰。⑨
4、急性腎損傷
流感患者的腎臟并發癥包括急性腎損傷、溶血尿毒綜合征、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急性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重癥流感尤其是甲型流感發生急性腎損傷相對常見,存在腎病綜合征等腎臟基礎疾病的患兒更易發生急性腎損傷。⑩
最后提醒大家:
小病也要引起重視,
早治早好別耽誤!
本文綜合自:
①2015-05-07健康時報 《對抗病足有三道坎》
②2015-07-16健康時報《糖眼病不是單一眼病》
③2015-06-25健康時報《糖尿病腎病危害全身》
④2015-01-26健康時報《糖友別忽視這些小毛病》
⑤2015-05-21健康時報《酮癥不只盯著1型糖友》
⑥2020-09-27微信公眾號“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這些常見的高血壓并發癥,奪走了許多生命》
⑦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健康生活小百科——防病知識》(主編:羅鳳基)
⑧2021-01-31河南鄭州新聞廣播《醫生說》節目
⑨2019-02-12微信公眾號“北京地壇掌上健康”《流感季,談談流感并發癥》
⑩2018-01-14微信公眾號“呼吸內三”《流感并發癥只有肺炎?肺外并發癥更可怕!》
- 這5種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癥!一個比一個“要命” 全球熱資訊
- 全球微動態丨美國計劃首次向烏克蘭提供遠程火箭彈
- 當前速看:12.4萬買保時捷引熱議!“烏龍”訂單有法律效力嗎?
- 生活成本危機加劇 英國多行業掀起罷工潮
- 《狂飆》大結局,取景地江門熱度上漲 世界今日訊
- 注意!北京海淀區注銷這16家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證明 全球速遞
- 人勤春來早 各行各業開啟加速模式 經濟跑出新活力 天天觀點
- 北京世園公園:2月2日起暫停接待北京公園年票持卡用戶
- 環球今熱點:Fate/stay night HF 圣地巡禮-戶塚周邊
- 說說第四集-當前熱聞
- 【新視野】[奧盟代購]野獸王國 奧特曼服飾發售
- 【自譯】ツキプロインフォ特集 SOARA編
- 獸娘動物園2———每個人必須要看的神作 世界熱點評
- 中疾控通報多項最新數據! 報資訊
- “輝煌冬奧”主題展覽將在三處冬奧場館同步推出
- 焦點快播:觀感不錯,但還真有不少疑問,不知道有沒有人解答
- 斬!赤紅之瞳!
- 名偵探柯南《萬圣節的新娘》
- 【全球播資訊】關于維輝自媒體工作室(冒充)的嚴正警告
- 新一屆中國男籃開啟集訓 球員報到充滿期待_天天速看
- 一圖讀懂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后可持續發展報告_全球要聞
- 00640期Pixiv站人氣熱榜二次元美圖精選#原神合集
- 【扭腰歌獸設模板】兔年來跳兔子舞吧
- 世界最新:“要是魯邦也喝了藥變成小孩子就好了。”——加藤一彥
- 【搬運/漢化】傘霙同人漫畫:陰沉的早晨也不例外
- 快看點丨永定河治理春節不停工,上游水庫持續進行生態補水
- 總投資1440億元,石景山區78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 《狂飆》炸出2023年第一嫂,演了13年女配角,這個“壞女人”終于火了-新資訊
- 要聞:鎮魂街:霍去病壓制呂布,閻風吒暴走,夏玲召喚李軒轅救場
- 世界通訊!Premiere 無縫轉場之拉絲轉場制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