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為您出行安全!零下23℃,護路兄弟連堅守大年夜 世界速訊

      發稿時間:2023-01-21 14:04:30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梅 張立朝

      今天是農歷臘月三十, 又是一年春節到,也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第一個春節,選擇乘坐高鐵回家團圓的旅客越來越多。為了讓春運中的旅客過一個平安年、幸福年,京張高鐵鐵路人堅守崗位、默默耕耘。他們中,有這樣一個兄弟連,趁著高鐵240分鐘“天窗點”,夜半在零下23攝氏度的室外,給鐵軌除冰檢修,及時排查故障、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平安團圓。

      冬日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小鎮,寒氣逼人。凌晨3點,大多數人沉浸夢鄉的時候,京張高鐵張家口工務段太子城站綜合維修工區工長馬帥和他的兄弟連,正扛著30多斤重的鼓風機,拿著鐵鍬,在風雪中“暴走”。道岔設備檢查和除雪、絕緣設備和WJ-7扣件檢查、道岔軌件狀態檢查和除冰、軌道平衡值檢測……這些操作,他們一氣呵成,十分嫻熟。


      (資料圖)

      太子城地處燕山山脈,是北京冬奧核心賽區之一,京張高鐵貫穿而過。這里平均海拔超過1500米,平常有8級大風,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攝氏度。山坳里難見太陽,年均存雪期達180多天,“白毛風”刮在身上,再厚的衣服都會被打得通透。

      太子城站是京張高鐵唯一的冰雪站區,每年10月到來年2月底,每天深夜12點半到凌晨4點半,所有列車停運進入240分鐘“天窗點”,馬帥們穿上電加熱棉衣,打著光,檢查鋼軌、道岔、軌枕、道砟等鐵路線路和相關設備是否有問題,并及時對出問題的鐵路線路及橋隧設備進行維修。他們一晚上少則跑四五公里,多則繞行上百公里,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1月17日深夜12點半,記者和馬帥們一起深夜護路。

      完成工具清點、區段核檢后,大家踏著積雪進入作業通道門。“今晚氣溫零下23攝氏度,還有大風,能穿多厚穿多厚。”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馬帥對記者說,然后他又轉向隊員,寒風中他大聲叮囑:“我們要對站內15組道岔和4條股道進行除雪鏟冰作業,時間緊,任務重。氣溫低,結冰快,咱們先把軌道上的冰塊鑿松再除雪。”

      深夜里,嚴寒中,搖搖晃晃的頭燈映射下,5個身影快步躍上道岔,用大鐵鍬鏟冰,軌道上的堅冰被鑿起,只聽“呼”一聲長嘯,寂靜的夜空被打破,隊員手握的鼓風機響起,瞬時冰花四散,冰粒打在臉上,鉆入衣領、鞋襪,記者感到寒冷難耐,而5個身影始終奮戰在軌道上,沒有絲毫退卻。這些“90后”深夜護路人,平凡的身影像夜空中的星,照亮前路。

      道岔除冰結束,已是凌晨3點,馬帥取出電子道尺,蹲在軌枕旁,將尺子穩穩落在鐵軌上,再前后輕輕挪動位置,兩條鐵軌的間距和高低數據便清晰顯示出來。“只有軌道間距和高差保持在0.5毫米內,疾馳其上的高鐵才能平穩順當。”馬帥一邊測量一邊解釋,“這是保障旅客乘坐這條智能化高鐵時舒適性體驗的關鍵。”

      一公里軌道,大概有1600多根軌枕,粗略計算,完成一晚近10公里的測量,起碼要蹲起1800多次。這樣的重復動作幾乎是“馬帥們”每晚的必修課。

      凌晨4點半,馬帥和兄弟連結束了檢修任務返回宿舍,他們準備今年三十晚上吃頓餃子再接著上崗……

      標簽: 鐵路線路 周而復始 最低氣溫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