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王新禧
額頭上翹著一小撮金色頭發,穿著花格兒燈籠褲,手牽小白狗,披上大衣,拎起皮包,說一聲:“白雪,我們出發吧。”他是誰?
每一個出生成長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人,或許都還記得他。
(資料圖)
是的,他就是“丁丁”!一個熟悉而親切的名字。一切熱愛文學、喜愛漫畫和連環畫的讀者,無不對這個風靡全球的名字耳熟能詳。
1929年1月10日,《丁丁歷險記》開始連載。如今,我們的老朋友“丁丁”已經94歲了,這位富有正義感和冒險精神的小記者,足跡幾乎遍布全球,他異彩紛呈的冒險旅程吸引了全世界眾多讀者。
2021年1月14日,完成于1936年的《丁丁歷險記:藍蓮花》原始封面彩色手稿在法國巴黎的拍賣會上以317.54萬歐元成交,成為當時歷史上最昂貴的漫畫藝術品。
環球旅行、探索世界、高昂的手稿價格……作為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漫畫作品,《丁丁歷險記》的價值還遠遠不止于此。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的原始封面手稿《丁丁歷險記:藍蓮花》
純真年代的美好回憶
如今,一提起漫畫,不諳此道的讀者,或許會以為當屬日本和美國為扛鼎者。其實,歐洲才是現代漫畫的濫觴之地。無論從繪畫水平還是創作者的綜合素質來考量,大多數歐洲漫畫皆在經典之列,其內容多樣、風格多元、表達奔放、技法細膩,藝術水準堪稱典范。這些具有極強個人意志和文化內涵的漫畫精品展現出的故事力量,以及呈現出的藝術生命力,都值得國內漫畫從業者和愛好者,以高水準讀物的角度展開,進行閱讀與研習。
法語是世界五大常用語言之一,除了法國,在歐洲、非洲和美洲,還有不少國家與地區也以法語為官方語言。部分法語圈內的漫畫,不僅在歐洲鼎鼎有名,更享譽世界。在歐洲漫畫的園地里,《丁丁歷險記》就是一朵法語漫畫的燦爛名花。
從孩提時代起,丁丁就帶領我們經歷了一段段英雄的幻想與冒險。作為一名記者,他帶著迷人微笑和一只可愛的小白狗米盧(又譯白雪),風風火火地穿行于世界各地,足跡幾乎遍布全球,從埃及的尼羅河到中國的西藏,再到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甚至比美國人更早登上月球。他操著滿口熟練的俄語、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日語、阿拉伯語,技術精湛地駕駛汽車、摩托車、裝甲車和戰斗機、直升機,甚至宇宙飛船,上天入地,粉碎著地球上五花八門的陰謀和罪惡,簡直就是少年版的007。他是完美的小英雄,是理想化的人格,是無數孩子用一生努力想要成為的人。
自1929年誕生以來,《丁丁歷險記》被譯成了七十余種文字,全球銷量超過3億冊。如同中國的“紅學”一樣,在法語世界里也誕生了“丁丁學”(tintinlogie),研究《丁丁歷險記》的專著有一百多本,從語言學、翻譯學、社會學、精神分析學等各個角度對丁丁進行了研究,光是《丁丁歷險記》里出現的一個人名,就能引起國際爭端。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難怪戴高樂將軍曾感嘆:“丁丁是我唯一的國際對手。”而比利時國王也說:“丁丁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大使。當我訪問某個國家時,我發現他早已經在那里了。”
“年輕人”丁丁94歲了,讓我們在此祝丁丁,還有他的伙伴白雪永遠年輕,永遠做我們的好朋友!
丁丁之父
丁丁是怎么誕生的呢?
就像提起《三毛流浪記》,中國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張樂平一樣,“丁丁之父”埃爾熱(Hergé,又譯艾爾吉)的大名在法語世界也是無人不曉。埃爾熱原名喬治·雷米,1907年出生在漫畫之都比利時布魯塞爾。布魯塞爾漫畫事業的發展,遠早于日本和美國,其熱潮也絕不比日本低。童年時的喬治就酷愛看漫畫,雖也調皮搗蛋,但他的父母有兩種方法使他迅速安靜下來:一是傳統的打屁股;第二種更有效,就是給他一支筆一張紙。
1924年,雷米開始使用“埃爾熱”這個筆名,因為“埃爾熱”的發音和他名字開頭字母的法語發音相同。1925年,十八歲的埃爾熱高中畢業,加入《二十世紀日報》。次年,他在《比利時童子軍》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連環漫畫集《冒失鬼巡邏隊長托托》,其主人公是一個熱愛冒險的偵察員,也就是丁丁的前身。1928年,埃爾熱給了托托一條機靈可愛的狗。這條狗的名字是埃爾熱戀人的名字:米盧(Miro)。在后來的英文版里,這條狗被譯為“白雪”。
1929年1月10日,埃爾熱將托托(Totor)的身份改為記者,并把名字改成了丁丁(TinTin),丁丁在《二十世紀日報》的增刊《二十世紀的年輕人》上誕生了。他的第一次演出,是在蘇維埃的冒險經歷。為了讓讀者能對這個新人物留下深刻印象,埃爾熱特地給丁丁頭上加上了一撮永遠上翹的黃頭發。埃爾熱每周發表兩頁內容,到1930年5月將《丁丁在蘇聯》連載結束。此后,他以15個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創作,丁丁去了剛果、美洲、埃及,以濃郁的異國風情吸引著讀者。《丁丁歷險記》的早期作品中,對異國的描繪有時還存在著一些西方的偏見,《藍蓮花》成為了其分水嶺。1934年,埃爾熱開始創作著名的《藍蓮花》,書中注重細節的真實,流露出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惡態度。從此,丁丁不再是一個給西方人展示奇觀的導游,而成為一個重感情、重勇氣、智慧、正義的形象化身。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
接下來的《丁丁歷險記》有規律地出版,它們是《破耳朵》《黑島》《奧托卡王的權杖》。1939年埃爾熱應征入伍,在軍營里完成了《黑金之國》。比利時被納粹德國占領期間,埃爾熱的作品不再像從前那樣涉及敏感的政治話題。《金鉗螃蟹販毒集團》《七個水晶球》,特別是《獨角獸號的秘密》和《紅色拉克姆的寶藏》這類尋找埋藏財寶的浪漫故事,都是逃避現實的例證。而《神秘的流星》則開創了《丁丁歷險記》的彩色版時代(此前的丁丁漫畫均為黑白版,二戰后全面重修為彩色版)。
1946年,《七個水晶球》的續集《太陽的囚徒》開始發表,獲得重大成功,以后的日子里,不斷攀升的出版數字和巨大的榮譽開始伴隨著埃爾熱。1950年,“埃爾熱工作室”成立,眾多的助手環繞著埃爾熱,丁丁的冒險事業蒸蒸日上,小記者和他的伙伴們成為國際化的明星。1976年9月29日,丁丁和白雪的銅像在布魯塞爾落成;1979年,布魯塞爾人和巴黎人為丁丁慶祝了50大壽,同時修建了丁丁博物館;1982年,比利時政府將一顆新發現的星命名為“埃爾熱行星”,作為獻給埃爾熱的75歲壽禮……晚年的埃爾熱很少公開露面,他說要創作丁丁在現代藝術世界中的新歷險,不過這一愿望沒能實現。
丁丁博物館
1983年3月3日,埃爾熱因病去世,丁丁在藝術世界正在進行的探險被迫終止。根據埃爾熱的遺愿,《丁丁》系列不再創作后續漫畫。1986年,《丁丁和阿爾法藝術》(又譯《丁丁和字母藝術》)出版,這是《丁丁歷險記》的最后一部,全書還處于未完成的草稿狀態。算上這本,所有的官方丁丁故事,一共是24本漫畫。另外還有其助手們以“埃爾熱工作室”的名義編繪的少量丁丁故事,以及一本根據動畫片改畫的《丁丁在鯊魚湖》,但悉數神采盡失,很快成了過眼云煙。只有正統的24本作品,永久留存在了漫畫藝術的天地里。
縱觀丁丁的黃金歲月,從1929年到1983年這五十四年間,是丁丁不斷進行冒險的五十四年,也是丁丁漫畫從人物形象到藝術成就,再到思想內涵成長發展的五十四年。他的每個故事都充滿著離奇探險,幽默詼諧、健康向上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始終是作品的“主旋律”。那一個個極具個性、魅力四射的人物,處處節外生枝、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經歷,構成了跌宕起伏、妙趣橫生的情節。埃爾熱以夸張的筆法和精湛細膩的漫畫功底,強調、渲染著《丁丁歷險記》的畫面,又以簡潔的筆觸突出重點和布置場景,再輔之鏡頭感十足的連續畫面,取得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同時,他用連載漫畫的方法寫小說,特別注重文學語言的靈活運用,善于調動小說的各種手段為其漫畫創作服務。他還善于調度偵探小說中常用的懸念、推理等技巧,著意挖掘人物的心理世界,以心理因素作為故事發展的動因。這些優點令《丁丁歷險記》充滿了極大的內在張力,每一頁都躍然有聲,滿紙生輝。
無情的歲月會在每個過客的身上留下永恒的烙印,丁丁就是我們身上一個永恒而幸福的烙印。猶記當年春衫薄,春霧濃,哪想得如今顰眉空對月,思昔年。每當我們捧起《丁丁歷險記》,請不要忘記他的父親,名叫“埃爾熱”!
1979年,喬治·雷米與丁丁和白雪的銅像合影。
丁丁與中國的緣分
《丁丁歷險記》翻譯版本眾多,中文舊譯曾用名“天天歷險記”或“亭亭歷險記”,后來根據第五本《藍蓮花》里出現的官方書寫的“丁丁”二字,將正式譯名定為“丁丁歷險記”。您大概要問了,難道埃爾熱還通曉中文,竟能親筆寫下丁丁的中文名?此事說來話長,讓我們把回憶拉回到1934年。
丁丁和中國的緣分特別深,一切都從《藍蓮花》開始。1934年,當埃爾熱把丁丁送到蘇聯、剛果、南美之后,決定讓他去神秘的中國,但他擔心無法在漫畫中真實地勾畫出中國的風貌和人物,是以很是躊躇。這時經陸征祥修士和戈賽神父的先后推薦,27歲的埃爾熱結識了在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的27歲中國留學生張充仁(名字實為張充仁,但埃爾熱一直以為是張仲仁,此系同音誤譯),許是同齡人的緣故,兩人一面如舊,遂成莫逆之交。
年輕時的埃爾熱與張充仁
埃爾熱坦誠地告訴張充仁,自己想創作一部丁丁在遠東的游歷故事,但中國的文明太過博大精深,自己短期內難以把握,所以需要中國友人的大力協助。他把張充仁接到家里,一連幾個星期聽他講述中國,從歷史、哲學、文學、政治、藝術,到生活習慣、人情風俗、山川地理……逐漸地消除了對中國的誤解。埃爾熱說,在這之前,他和幾乎所有的歐洲人一樣,很不了解現實的中國,似乎中國人依然拖著長辮子,吃燕窩,生了女孩兒扔進河里……在張充仁的啟發下,埃爾熱抹去了“眼前的迷霧”。中國人如詩般的心靈和精彩的東方故事更深深震撼了他,從此他徹底破除了西方人對其他文明的偏見,一改過去迎合流行和時尚的觀點,開始用一顆包容開放的心和冷眼看世界的超然立場來描繪其他文明,并在今后的創作中將自由、解放和平等作為不變的主題。
埃爾熱與張充仁約定,先由埃爾熱將編好的故事草稿給張充仁過目,修改確定后再由埃爾熱畫成鉛筆稿,張充仁在鉛筆稿上修飾街道、人物形貌,并題寫漢字匾額。埃爾熱凡事認真,每個細節都要問個明明白白;張充仁也努力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盡心盡力協助好友編繪《藍蓮花》。他送給埃爾熱一本《芥子園畫譜》,教埃爾熱用毛筆來勾畫線條,并指導埃爾熱掌握了中國畫單線白描的技法。埃爾熱從此畫風一變,開創了歐洲漫畫中的“ 清線畫風”(Ligne Claire)。兩人合作無間,友情在日復一日的配合中進一步加深。
張充仁與“張”
在《藍蓮花》里,埃爾熱委婉地表達了重新認識中國的感受:偵探湯姆森兄弟花翎頂戴、長袍馬褂來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自以為“化裝”得跟中國人一樣,結果遭到眾人的圍觀和嘲笑,出盡洋相。當然,更重要的是《藍蓮花》以張充仁為原型,塑造了一個叫張仲仁的中國小孩,他謙虛勇敢,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同日軍斗爭,幫助丁丁打垮了毒販,體現了中國人民國難當頭時的尊嚴和勇氣。這部作品里,還出現了大量讓中國讀者倍感親切的中國元素,比如掛著中文牌匾的酒樓飯館、黃包車夫、青花瓷、旗袍等,都是地道的中國貨。畫面上那些或措辭文雅,或具有時代特色的漢字,如“吉慶如意”“隨意小酌”“取消不平等條約”“天下為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都出自張充仁之手。最特別的是,在一張日軍通緝丁丁的告示上,明確用漢字寫著“懸賞緝拿兇手丁丁”,“TinTin”就這樣得到了等于是官方確立的中文譯名。而“張”也成了法語國家中最著名的中國人,西方國家知道“張仲仁”這個名字的多達10億人。
因為埃爾熱詳細地在書中描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揭發了日軍蓄意制造矛盾、破壞和平的行徑,使得《藍蓮花》成了當時揭露日軍侵華罪行、爭取國際聲援的武器。日本方面極其痛恨他,日本大使向比利時政府遞交了一份抗議書,認為埃爾熱對日不友好,《藍蓮花》是在污蔑日本的遠東政策,要求禁止該書。甚至比利時軍隊也對此書的出版做出了反應,指責它不適合兒童閱讀。埃爾熱則承認他的書不僅僅是針對兒童的,但兒童都喜歡讀它,而且中國也因這一突然和意外的幫助而感到高興。1939年夏,為感謝埃爾熱,宋美齡邀請他赴華參觀訪問,但此刻歐洲上空已戰云密布,埃爾熱終究未能成行。宋美齡出于對《藍蓮花》的喜愛,努力推動了《丁丁歷險記》最早中文版的問世。
《藍蓮花》揭露了日軍的侵華罪行
張充仁對于埃爾熱的影響如何形容都不過分,也毫不奇怪他們兩人成為了終身的密友。《藍蓮花》中許多情節直接取材于他們友情的發展,張充仁也在書中成為了丁丁的第一個好朋友——張。這一集是如此完美,以至于到1946年重新編輯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畫面和情節需要改動。
埃爾熱和張充仁分別后,多年失去聯系。1960年他推出了《丁丁在西藏》,實現了一個“純白色”的夢想。他設計的情節是,張乘坐的飛機墜毀在喜馬拉雅山脈,人們都認為他必死無疑,但丁丁在夢中聽到張向他呼救,堅持前往西藏,歷盡艱辛,從“雪人”手里救出了張。1981年,埃爾熱和張充仁闊別多年再重逢,那天仿佛是比利時人的節日,當兩位年過古稀的老友滿含熱淚緊緊擁抱在一起時,整個歐洲都為之動容。張充仁受到比利時國王和王后的熱情款待,印刷廠日夜不停地加印《藍蓮花》,這時張充仁才知道自己的名氣在歐洲有多大!1999年,《世界報》的一項讀者評比結果顯示,影響二十世紀的著作中,《藍蓮花》列在了第十八位。
丁丁與“張”
如今埃爾熱和張充仁都已謝世,但丁丁的傳奇故事卻使他們成為不朽的人間美談,他們的名字也將和《丁丁歷險記》一起與世長存。大概只有藝術的力量,才能跨越艱難險阻甚至生死輪回,讓遠隔千山萬水的兩顆心,永遠相吸。
1981年埃爾熱和張充仁重逢
永不褪色的少年偶像
埃爾熱辭世后,獲得了人們極高的評價。法國文藝界將他與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齊名并提,稱之為“名垂青史的漫畫家”。有評論說他“將不被重視的連環畫發展成了偉大的藝術,和電影并肩媲美”,是“兒童的良師益友”。這些偉大贊譽的取得,自然與丁丁的巨大魅力分不開。
憑借著對風起云涌的20世紀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的濃厚興趣,埃爾熱將真實的歷史與虛構的情節巧妙結合,通過他明快的繪畫風格和清晰的敘述表達能力創造出了丁丁的一次次歷險,讓丁丁這個機智多謀的平民化少年記者踏遍五洲四洋,對歐洲漫畫的發展起了良好的推進作用。丁丁絕不懼怕任何人和任何勢力,以“世界就在腳下,冒險就是生活”為信仰,在漫長艱辛的旅游采訪中經歷著種種奇遇,所到之處都與當地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做英勇的斗爭。他沒有任何秘密武器,靠的是正義、機智、勇敢和善良。他講友誼、重諾言,扶弱斗強,文武雙全,但又平凡普通得讓人讀來真實可信。因此在經歷了這么多故事之后,他依然還是我們所熟悉的英雄的化身。他永遠都被稱為“年輕人”,但基本還是個孩子,是一個永遠執著于追求夢想、永遠長不大的老男孩。
埃爾熱的親筆簽名和“小畫”
丁丁的中間立場使他可以毫無困難地融入各種場合和處境,每個人也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說明丁丁涵蓋了人間普遍認可的美好情操和價值觀。平凡如你我,也許正將心底的英雄夢投射在他身上吧。我們緊張且期待地注視著他的歷險,仿佛那是我們正親身經歷的;我們被他的每一個決定所折服,似乎那是他替我們所下的決心。心心念念間,牽掛無限,思緒無邊。
《丁丁》的非凡號召力不僅來源于它流暢的線條、可愛的形象,精彩的故事、浪漫的背景,角色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都是丁丁成功的秘訣。特別是在情節方面,故事線索多而紛繁,卻不凌亂,每一句對白都有它的用處。而最可貴之處,丁丁誕生于那樣一個種族主義橫行的年代,卻并不以一個白人救世主的身份出現,他對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都抱有平等態度。其間還貫穿著一種真正的幽默精神,那不是形體層面夸張的滑稽,而是思維層面不露聲色的幽默。這些都讓人情不自禁地由心底發出欽敬的贊嘆聲。
摩登的時代,早已現實得令人忘記了奇跡。人們只有在電影、小說,甚至漫畫里去欣賞一個個俠骨柔腸、劍膽琴心的英雄美人;去演繹一個個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感人傳奇。
但是“丁丁”,那是不同的。
沒有俊男倩女,沒有愛戀糾纏,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讓人發出尖叫的黑幫老大。只是這樣簡單的畫面線條,有驚無險的故事情節,為什么卻能得到這樣的成功?
也許,正是因為它能如此純粹地帶給我們歡樂的緣故吧。畫里面,是一個美麗的、合理的社會,好人一定會有好報,壞蛋一定沒有好結果。光明磊落的世界觀,天真、純樸,充滿著美好的希望。它給五大洲的人們——不僅僅是兒童,還有成年人——送去無盡的快樂,征服了無數人的心。
當有一天我們厭倦了單調刻板的都市生活,又已無心也無力去為一個個虛幻的人物去感動去心痛時,那么請取出一本《丁丁歷險記》,在明黃的燈光下,回憶起我們曾經擁有的純真年代,看到丁丁和他的朋友們正對我們說:來,來,讓我們一起去探險吧!這永不褪色的少年偶像,活在所有丁丁迷的心里。愿夢想如丁丁,一直在奔跑……
- 永遠的丁丁:一位94歲的年輕記者_天天聚看點
- 微頭條丨離職員工返京盜竊萬元電子產品,海淀民警千里追蹤擒賊
- 幼童零食卡喉,警車及時送醫, “人民警察永遠可以信任!”|聚看點
- 魏春榮委員:深挖“會館有戲”,讓傳統戲曲“活”起來 世界微動態
- 天天實時:新春走基層 | 助復工,保用工,“快修保食潔”崗位發出征集令
- 環球訊息:感謝《三月的獅子》,撫平了我內心的傷痛
- 今日關注:主線之新蘭動畫總結(TV+劇場版),新一形態+柯南形態
- 《賽馬娘》漫畫:Windows版馬娘路線分歧前選擇肢 焦點速遞
- 環球實時:【柯南漫畫】阿曼達死亡訊息分析
- 輕松搞笑日常番頂峰-當前短訊
- 央行開展7790億元MLF操作 利率不變 天天看熱訊
- 當前聚焦:李雪瑩代表:優化網絡安全預算管理
- 每日熱文:抖音與央視總臺達成合作,除夕夜可通過抖音觀看直播
- 【觀后感+個人分析】舞臺《終將成為你》初演:やがて君になる—你終將成為你自己③ 全球熱點評
- 藝畫開天與鵝廠《三體》對比 播報
- 環球視訊!世中逢爾,你勝過百個泛泛之交
- 【環球時快訊】溫馨感動,讓人放松沉浸的好番耶!
- 律師:老人醫院撩女子裙底涉嫌猥褻
- 看熱訊:華海藥業去年凈利預計超11.2億元,華海藥業去年扣非凈利預增超17倍
- 明晚國內成品油或迎來今年首次下調 一箱92號汽油少花8元左右 全球今熱點
- 【時快訊】外媒:尼泊爾墜毀飛機的黑匣子被發現
- 焦點熱文:煙臺海邊再現大量海腸 市民趕海撿“年貨”
- 暖心!重慶為返鄉農民工推出就業創業“政策大禮包”_環球熱聞
- 茂縣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3阿壩州書法家協會送“福”寫春聯惠民活動
- “國子文脈”故宮午門展出,同在孔廟和國子監呈現
- 轉需!有吃有玩,可宅可逛!北京春節活動攻略請查收 熱門看點
- 借“冬風”,委員獻策推動北京冰雪運動持續發展|天天觀察
- 天天熱頭條丨張穎穎曬和汪小菲聊天記錄,信息量巨大,放話要和汪小菲徹底分手
- p站2023年1月8日—2023年1月14日排行第一插畫合集-世界訊息
- 全球新消息丨客觀評價
- 1 永遠的丁丁:一位94歲的年輕記者_天天聚看點
- 2 微頭條丨離職員工返京盜竊萬元電子產品,海淀民警千里追蹤擒賊
- 3 幼童零食卡喉,警車及時送醫, “人民警察永遠可以信任!”|聚看點
- 4 魏春榮委員:深挖“會館有戲”,讓傳統戲曲“活”起來 世界微動態
- 5 天天實時:新春走基層 | 助復工,保用工,“快修保食潔”崗位發出征集令
- 6 環球訊息:感謝《三月的獅子》,撫平了我內心的傷痛
- 7 今日關注:主線之新蘭動畫總結(TV+劇場版),新一形態+柯南形態
- 8 《賽馬娘》漫畫:Windows版馬娘路線分歧前選擇肢 焦點速遞
- 9 環球實時:【柯南漫畫】阿曼達死亡訊息分析
- 10 輕松搞笑日常番頂峰-當前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