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冠疫情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怎樣挽救更多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生命?昨天舉行的第二屆光華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作了主題演講。在他看來,中國進入大規模流行第一波后,將逐漸進入地方性流行階段,與世界“同步”。
在從大規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轉化期,他呼吁盡快根據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數,完成藥物儲備。“如果能對100%高危因素患者覆蓋抗病毒藥物,將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癥率。”他還呼吁:盡快將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種率提升至90%。
“我相信,中國具備把新冠疫情變成地方性流行的能力。”張文宏說。論壇主持人、復旦大學教授盧大儒表示:“張主任的演講堅定了大家的抗疫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加坡抗疫“成績”為何優于美國
張文宏在演講中介紹,近百年來,全球有5次大規模的傳染病流行。除了新冠,前4次都是流感,分別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1958年亞洲流感、1968—1969年香港流感、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
如今,流感已成為地方性流行傳染病,全球每年只有近20萬人因流感死亡。當然,因為流感病毒檢測量不足,這個數據可能存在低估。
那么,新冠是否也會從全球大流行演變為地方性流行?張文宏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在一些國家,公眾經歷了大規模流行的陣痛后,目前超額死亡人數已大幅降低。超額死亡是指一個地區實際發生的死亡人數與未發生傳染病年份估算得到的死亡人數之間的差額,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傳染病的致命性。比如新加坡,超額死亡已接近0,新冠病死率近期也非常低。
張文宏認為,新加坡之所以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超額死亡人數大幅降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德爾塔變異株流行期間,絕大多數老年人都完成了3針疫苗接種。
與新加坡形成對比的是,奧密克戎在美國的致命性很強。統計分析顯示,奧密克戎引起的65歲及以上美國人超額死亡率峰值是德爾塔峰值的163%。這和美國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種率不夠高有密切關系。就醫和住院老年人的急劇增加,還導致了醫療資源擠兌,從而進一步抬高了超額死亡率。
“很多人擔心,各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水平都會減弱,導致突破性感染。那么接種疫苗是不是就沒有作用了?”對于這個問題。張文宏介紹了他帶領課題組去年開展的一項研究——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在疫苗接種3—6個月后進行B淋巴細胞克隆擴增分析,結果發現:在6個月后抗體水平很低的情況下,B淋巴細胞、特別是記憶B細胞在遇到奧密克戎入侵后,會迅速克隆擴增。這說明免疫細胞的“記憶力”很強,即便沒有抗體,病毒進入人體后仍會觸發免疫反應。
基層有藥可用,才能防止醫療擠兌
在應對疫情第一波沖擊的優化防控應對方案中,做好藥物儲備工作也非常重要。目前,抗新冠病毒藥物已進入多管線競爭局面,Paxlovid(奈瑪特韋/利托那韋)、阿茲夫定、莫諾拉韋、單克隆抗體、靜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給脆弱人群的臨床救治帶來了多種選擇。此外,托珠單抗、巴瑞替尼等抗炎癥藥物也已到位。
當前,相關部門應根據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數,盡快完成藥物儲備。“基層要有藥可用,這樣才能防止二級、三級醫療資源擠兌。”張文宏說。
各地還要加強三級分級診療體系,包括:社區街道行政體系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為無癥狀和輕癥患者做好居家康復診療管理;發熱門診篩查出需要到定點醫院的高危人群,及時救治轉診;引入信息化與遠程醫療系統。
張文宏表示,在感染者起病后的“黃金72小時”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充分用好抗病毒小分子藥物,同時可采用氧療、中藥和低劑量的激素治療。“中藥會給中國人帶來額外的輔助療效。”
中國內地如今也進入了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隨著醫療資源的逐步到位,我們將過渡到地方性流行階段。“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全球趨同,就像流感一樣,成為季節性流行病。”張文宏說,“當然,新冠病毒今后是否會出現大的變異,使人群缺乏預存免疫,還需要科學家未來進行嚴密監測。”
來源 上觀新聞
編輯 王瓊
- 【新要聞】“我國具備把疫情轉變為地方性流行的能力”,張文宏最新研判
- 北京豐臺1298套公租房1月9日起登記
- 感染新冠后,看病吃藥咋報銷?
- 5萬年一遇彗星將造訪地球 或肉眼可見
- 當前快看:中緬最大陸路口岸瑞麗口岸全面恢復通關
- 選購制氧機管用嗎?適合哪些人使用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提示 今日關注
- 諾安基金股權轉讓有新進展 20%股權公開掛牌轉讓_全球熱文
- 全球快消息!英國罷工持續 交通受阻嚴重
- 注意防寒!北京下周進“三九” ,較強冷空氣將來襲-世界快看點
- 微信群發購買煙花爆竹“接龍”信息,兩人經舉報被警方抓獲
- 5萬年一遇彗星將造訪地球 屆時或可用肉眼直接觀測
- 今年春運出行量或大幅提升 務工、學生流呈現錯峰分批特征-環球熱點
- 財政部釋放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多個重磅信號 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 環球熱聞
- 成都一大叔被卷入車底20人抬車救援 120和警方趕到現場大家才散開
- 酒店年夜飯預訂緊俏 主題套餐訂單量增長210%|天天新資訊
- 1月8日起這些國際航班取消入境分流 直航北京-環球熱資訊
- 每日簡訊:多地出現小孩誤咬摔炮被炸事件 摔炮做成糖果包裝
- 西班牙觀光委員會:旅游界期待中國游客回歸 環球報道
- 冰雪“冷資源”為旅游復蘇注入“熱動力”
- 現場|北京地鐵不再對進站乘客測溫 熱門看點
- 環球視訊!新物種!我國科學家發現2.44億年前“奇異羅平龍”
- 今日熱聞!鄭州機場客運航班快速恢復
- 焦點快看:國鐵鄭州局預計發送旅客逾1203萬人次 “米”字形高鐵網作用凸顯
- 河南全省客流總量預計8816.1萬人次 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七成
- 2023年六項改革發展任務明確
- 財政部下達河南省資金43.4億元支持學生資助
- 螞蟻集團股東投票權調整,馬云不再是實際控制人 重點聚焦
- 美國過去一周675人因槍擊死亡
- ETC到期抓緊登錄驗證?北京反詐中心提示此類短信不要信
- 李亞鵬抱小女兒下圍棋,帶她玩電腦引人擔憂,父女倆被調侃像爺孫|每日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