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要聞:中關村通州園4家單位設博士后工作站

      發稿時間:2022-12-23 08:11:02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 記者 趙鵬

      聚人才、促創新,中關村通州園新添了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州園管委會方面昨天透露,為提高博士后工作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經市人社局批準,園區所屬中筑創聯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加隆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北京良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大數據中心等4家單位獲批設立園區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資料圖片)

      園區已有20個博士后分站

      人才濟濟的中關村通州園將再次聚集一批“最強大腦”,助力相關單位實現科研創新。通州園管委會方面表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區域機構內,經批準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的組織,是產學研相結合、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對吸引集聚博士后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推動成果轉化具有重大意義。對于企業來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助于實現科技和經濟相互促進,也是催生企業發展動力的新引擎。

      通州園管委會方面介紹,目前其博士后工作站共有20個園區類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主要涉及醫藥、科技、設計、制造等產業,共培養了34名博士后,其中在站博士后18人,出站博士后16人,2022年新進站博士后有12人。

      對于城市副中心來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副中心聚集高端人才的重要舉措,更是中關村通州園培養高層次人才、聚集高科技企業、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不僅如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還有望成為通州企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未來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為城市副中心的高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服務于首都建設副中心

      如今已經活力綻放的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園區,其設計方案正出自中筑創聯的“手筆”,這也成為了張家灣設計小鎮打造北京設計之都、數字之都的平臺的點睛之筆。

      將東方美學融入可持續發展設計當中,中筑創聯團隊從中式繪畫中連綿起伏的山脈以及仿生設計中汲取靈感,設計了多個形狀各異的大型天幕。受大自然啟發,樹狀結構在支撐天幕的同時,結構內置的物聯網傳輸網絡,太陽能光伏面板以及光伏玻璃內所有能源數據將會傳輸到智慧能源管控中心平臺。各天幕還應用創新材料與技術,從視覺上透過天幕串聯園區各個建筑物,使園區各建筑交流更緊密,為園區內工作的專業人才創造更多休憩與綠地空間,也激發出設計小鎮在功能與用途上更多的可能性。

      這一設計盡可能減少人工照明,最大限度提高太陽能光伏效率,節約能源并減少碳排放。該設計還弱化原有方正形狀的辦公建筑,強調垂直流線線條,提升園區視覺形象與空間流動感。

      事實上,為了配合北京新的城市規劃,發展創新科技與創意產業,響應國家碳中和目標,中筑創聯在設計方案方面不斷創新,其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園區方案以低碳改造的設計幫助園區實現相關需求。為此中筑創聯實現了四大改造重點,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應用海綿城市概念、推廣可持續生活理念、以科技激發設計小鎮活力,滿足了園區未來對綠色生活、生態循環、綠色能源供給以及元宇宙場景基礎配套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中筑創聯集聚于地產開發全周期設計管理服務、設計出圖服務、設計咨詢服務等綜合性技術創新領域。伴隨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設立,未來其將立足于構建智慧建筑生態平臺,力爭成為擁有先進高新技術孵化器的技術共享服務平臺。

      無獨有偶,北京市大數據中心也是園區的“明星企業”。該中心負責本市政務數據和相關社會數據的匯聚、管理、共享、開放和評估等,建有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擁有1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重大科研項目,10多項發明專利,牽頭或參與設立行業標準、地方標準20余項。眼下,該中心還具有北京市大數據平臺、政務數據資源網、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北京通APP、北京健康寶等,這些軟硬件資源以及中心豐富的社會資源,未來將為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保障其開展技術創新。

      發力京津冀揚威海內外

      北京加隆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給石家莊市政的建筑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已經被列入工信部、科技部發布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在這背后,得益于該公司已成為行業先行者,化身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產量的瀝青拌合設備制造企業。

      自2001年成立,北京加隆始終深耕于瀝青混合料拌合設備、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成套設備、干混砂漿設備等諸多領域。目前其產品不僅覆蓋國內30個省和4個直轄市,在全國有800多套設備運行,而且在俄羅斯、歐洲、東南亞、西亞等地,北京加隆的100余套設備也正在提供著“中國力量”。

      如今的加隆已成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養路機械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建筑垃圾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我們已擁有專利180多項,是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行業相關標準的主要參編單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北京加隆還是建筑垃圾處理成套設備的首套制造者,在北京通州、河北邯鄲、廣東珠海擁有三個生產基地,為保護綠水青山做著貢獻。

      與此同時,專注糧食與物資儲備行業近20年的北京良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國內首家引進及研發數字化糧情測控技術的專業廠商,公司技術人員占比高達80%以上。目前,北京良安正專注于糧食和物資儲備綠色智能環控物聯網產品、數字平臺產品的研發,深耕智慧糧儲行業核心應用。眼下,其已擁有一系列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產品,產品和業務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累計終端用戶超過5000家。

      標簽: 成套設備 數據中心 垃圾處理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