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6212米采集 零下20攝氏度保存
珠峰種子萌發記
核心閱讀
(資料圖)
去年9月,我國科研人員在珠峰東絨布冰川6212米處,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的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
今年7月,采集到的5種珠峰植物種子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保存近一年后,均順利萌發。這意味著我國成功采集、保存了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植物種子,為未來相關種質資源的研究打下基礎。
海拔6212米,雪峰綿延。珠穆朗瑪峰下,連流石灘也常年被積雪掩埋。大風、極寒、缺氧……在這片“生命的禁區”,是否還能尋到生物蹤跡?
2021年9月,在珠峰東絨布冰川6212米處,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庫”)的科研人員在植物科考中,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的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
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保存近一年后,科研人員決定對種子進行萌發實驗。須彌扇葉芥能否被重新“喚醒”,從而成為世界上成功保存的海拔最高的植物種子?
6212米采集,刷新我國植物種子采集最高海拔紀錄
尋找種子,離不開耐心和勇氣。有時,也需要一點點運氣。
2021年9月24日,種質庫采集隊員郭永杰、趙延會一行8人,再次攀登珠峰,挑戰我國植物種子采集最高海拔紀錄。
時至9月末,已算是日漸轉涼的秋日,但對珠峰植物來說,卻是采集種子的最佳物候期。
此前,全球公開可查到的在海拔6100米以上采集到的植物有15種,絕大多數為國外學者采集。采集隊此行不僅要找到植物,還要采集到成熟種子,難度大大升級。
此行的目的地,是珠峰東絨布冰川的流石灘。石縫之間,是最有希望發現植物的區域。從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出發,紛飛的大雪模糊了腳下的冰縫,攀登珠峰的每一步,采集隊員都需要格外謹慎。
爬到海拔6200米左右時,距離采集隊員出發已經過了幾個小時。隨行的向導輕輕哼起當地古老的歌謠,采集隊員則俯身細心尋找。
“須彌扇葉芥!”碎石縫隙里,郭永杰一眼就認出了這種身著偽裝色的植物,半跪半趴從各個角度給須彌扇葉芥拍照,并認真記錄采集地海拔等位置信息——海拔6212米,這是采集隊在6000米以上海拔看到的第一種植物。更讓郭永杰開心的是:這株須彌扇葉芥的部分角果已經裂開,這也意味著,采集隊員有機會采集到這種植物的種子。
此時,遠處珠峰恰巧露出真容,郭永杰忍不住輕輕舉起手中的植物,細小脆弱的枝葉在風中搖曳,與遠處巍巍雪山遙遙相對。珠峰讓人敬畏,但生命的頑強并不比珠峰遜色分毫。
最終,采集隊探索到達了珠峰海拔6605米的地方,可惜沒有發現植物的蹤跡。而這次采集到的須彌扇葉芥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
零下20攝氏度保存,種子可存活幾十年甚至上千年
實際上,2021年8月,種質庫就啟動了世界海拔最高植物種子采集行動計劃,當年9月已是科研人員第二次前往珠峰。作為國家戰略生物資源,采集回來的珠峰植物種子很快被送到位于昆明的種質庫。
根據種質庫的標準,一份完整的種子樣本至少需要2500粒種子,1萬粒左右最佳。然而,珠峰高海拔地區的植物種子極為稀少,根本無法滿足基本的2500粒要求,只能先盡可能多地采集保存。
每一粒種子都非常珍貴,保存處理必須更加小心。“種子的采集時間、地點、經緯度、海拔、物種信息,種子最初質量、數量等信息,都要及時準確地錄入數據庫,以便今后開展研究和生態修復時使用。”種質庫保藏中心種子管理小組組長秦少發說。
秦少發帶著組員,將計數、稱重后的須彌扇葉芥、鼠麯雪兔子等植物的種子放進了主干燥間。在溫度15攝氏度、空氣濕度15%的環境中存放一個月后,種子的含水量降到了5%左右。
在低溫、干燥狀態下,須彌扇葉芥、鼠麯雪兔子等植物珍貴的種子進入了“休眠期”,隨后被密封包裝送入冷庫長期保存。“在零下20攝氏度的恒溫條件下,這些種子有望存活幾十年甚至上千年。”秦少發說。
“珠峰上的種質資源十分獨特,其中蘊含的基因非常稀有。正是因為其珍稀,更需要我們克服困難,優先收集保存。”種質庫保藏中心主任蔡杰介紹。另外,在3700米到4700米海拔范圍內,采集隊還采集到40多種野生植物種子,都已經入庫保存。
“作為國家戰略生物資源,珠峰地區種子的收集和保存,有助于保護珠峰地區的物種和基因多樣性,同時為未來相關種質資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原材料。”蔡杰說。
5種珠峰地區野生植物種子全部順利萌發
今年7月,須彌扇葉芥、鼠麯雪兔子、西藏沙棘、碎米蕨葉馬先蒿、小葉棘豆這5種珠峰地區野生植物種子低溫保存近10個月后,被種子萌發管理員楊娟從冷庫中取出,置于干燥間回溫后,小心翼翼地將其中一部分放到瓊脂培養基上。
“為確保種質庫內保存的種子是活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每份種子抽樣開展活力檢測。”楊娟說,距離珠峰植物種子采集時間10個月后,包括最高海拔種子須彌扇葉芥在內的5種“珠峰種子”迎來了第一次萌發實驗。
這一次實驗,至關重要。如果種子順利萌發,就能證明這批珠峰地區野生植物種子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實際上,此前國外有研究者曾在更高海拔地區采集到種子,然而在冷庫保存一段時間后種子未能萌發。如果須彌扇葉芥能夠順利萌發,則意味著這是目前世界上成功保存的海拔最高的種子。
為了科普,記者通過微距相機、延時攝影的方式對種子萌發過程進行全程記錄。然而,來自極高海拔地區的植物種子,在經過近一年的冷凍保存后,能否在海拔1900米的區域萌發,誰也不敢打包票。
頭兩天,除了吸水漲大,5種種子幾乎沒什么動靜。倒是蔡杰的一席話,讓團隊少了些擔憂:“珠峰地區氣候惡劣多變,為了能盡快完成生命周期,種子萌發應該會比較快。”
果然,第三天開始,不少種子胚根端開始有了些許變化;又過去兩天,西藏沙棘的胚根率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須彌扇葉芥、鼠麯雪兔子等植物種子也相繼破皮,胚芽連同子葉緩緩舒展,長成了小苗。
短短9天,5種珠峰地區野生植物種子全部順利萌發。尤其是須彌扇葉芥的萌發,證明我國成功采集、保存了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植物種子。
不只是珠峰植物種子,種質庫保存著數以萬計的珍貴種質資源。從運行以來,種質庫已保存我國野生植物種子10917種87863份,我國有花植物物種總數的36%在此備份。
一顆種子,從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孕育著生命的希望。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珍藏的種子,無疑讓生物多樣性保護多了一分希望。(記者 張帆 楊文明 李茂穎)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帆 楊文明 李茂穎
責任編輯:馮崢
- 當前視點!珠峰種子萌發記
- 短訊!廣東省:職工隔離企業應正常付工資 不能要求勞動者休病假
- 世界視點!女性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機制發現
- 焦點快播:2023四川迎春購物月暨第21屆成都新春歡樂購今啟動,消費盛宴“開席”!
- 世界即時看!四川印發電能替代推進方案 力爭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
- 銀河系“衛星”排列成平面之謎解開
- 四川跨境公路運輸集散中心落子天府新區
- 新資訊:“一面”嘗盡南北
- 今日訊!四川繼續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
- 環球播報:藝術與歷史建筑邂逅 廣州舉辦沙面文化月活動
- 當前最新:吉林省博物院數字展廳上線滿族民間刺繡展
- 全球快消息!秦嵐魏大勛三亞酒店被網友偶遇 兩人打扮低調牽手熱聊
- 全球熱文:涼宮系列的重點未必是涼宮
- 世界動態:冰海戰記觀后感
- 全球熱消息:【漢化】瑪茜日記:入隊考核
- 環球快資訊丨橘紅色暈染天空!北京今晨的朝霞,美不美?
- 救助陽性孕婦她獲正能量獎,“如果不去幫她,我一定會后悔”
- 天天資訊:山東這兩個地方明確:過年期間可燃放煙花爆竹
- 環球快消息!部分城市過年可放煙花 限時限地放開符合人心
- 環球熱文:日本旅游開始緩慢復蘇 10月訪日游客達49萬
- 天天簡訊:北京天氣:西部北部或飄雪 最低氣溫-7℃
- 動態焦點:冷空氣致黑吉遼有較強降雪 最高峰里達10級
- 【全球獨家】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數已近260萬 繳費通道關閉僅剩10天
- 全球視點!試點城市“擴圈” 數字人民幣優勢和價值持續凸顯
- 信息:人才生態建設,河南應關注存量人才潛能釋放
- 滾動:加強市場化引才,專家提出這些建議
- 天天訊息:《2023年全國小學生寒假分年級閱讀推薦書目》發布
- 世界今頭條!河南應該如何在穩外貿上發力?
- 綠電延綿貫西東——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綜述
- 當前熱議!河南一二類苗比例近九成 越冬期苗情為近年來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