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新資訊:“陽過”老人傳經驗:多喝水,不起急,別瞎琢磨

      發稿時間:2022-12-19 12:58:23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琪鵬

      感染人數持續增加,作為“重點保護”人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備受關注。相比疫情初期,許多老年人已經不那么緊張。一些感染過的老年人甚至通過“抗疫日記”現身說法,為其他老人緩解焦慮。

      心理專家表示,特殊時期下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愛至關重要。面對新冠病毒,老人需要在科學應對的基礎上保持良好心態,千萬不要低估了自己。


      (資料圖)

      特殊階段,老年人不但要“挺住”還要“穩住”

      “大家都不要怕,真的沒什么可怕的,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快結束了……”在“銀齡書院”微信群中,老年志愿者趙香琴的一席話,讓因為擔心感染有些沉寂的老人們活躍起來。

      年近七十的趙香琴是“銀齡書院”的一名老年志愿者,疫情期間,她和其他幾位老人通過錄制心理廣播劇,為居家和住在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減壓”。聽說她“陽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關心起她的情況。

      “這幾天雖然很難受,但是不可怕,就跟我這些年鼻炎、咽炎、氣管炎急性發作時一樣。咱不能老躺著瞎琢磨,累了就躺著,睡不著就起來看看書,看看電視,聽聽咱的廣播劇。”趙香琴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多喝水,不起急,別瞎琢磨。

      為了能給更多的老人提供參考,趙香琴還把自己感染新冠的經歷寫成“抗疫日記”,發到了微信群里。“我發燒38.8℃,后來鼻子不通氣,嗓子干疼,疼醒了就喝水,就這么堅持著過來了。”

      趙香琴的抗疫經歷,讓群里擔驚受怕的老人們心里有了些底。不過,她還是叮囑大家,能不感染還是不要感染,萬一真的“中招”,也不要害怕。“大家踏踏實實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吃點藥,很快就會過去的。”

      如果家人感染了怎么辦?趙香琴繼續現身說法:“我的兄弟姐妹和我們的子女、孫輩已經有十幾個人中招了,現在都在康復中,有的時間長點兒,有的時間短點兒。”她說,在這個特殊的階段,老年人不但要“挺住”,還要“穩住”。

      越來越多老人現身說法,恐慌焦慮逐漸回落

      “心情非常重要。”趙香琴的經驗之談,得到許多老人的認同。最近,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現身說法,老人對新冠病毒的看法正在發生變化。

      “身邊感染的人多起來之后,大家的恐慌焦慮反而開始逐漸回落。”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隆春玲發現,在沒有感染之前,老年人的焦慮情緒最高。一旦自己真的感染了,老年人反而能夠慢慢去接受這件事。

      隆春玲說,老年人的恐慌和焦慮背后,其實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有的老人擔心家人生病,或者孩子生病;有的老人則是因為家里沒有準備充足的藥品而憂心忡忡;還有的老人因為是空巢、孤寡老人,會有一種無助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幫助老人解決問題,老人的焦慮感就會大大緩解。

      隆春玲舉了個例子,一位老人因為患有高血壓,前段時間一直擔驚受怕,經常給她打電話,還經常給她轉發一些關于感染后會有什么癥狀的文章。而感染后,這位老人卻像變了一個人,不但不緊張了,還經常發信息介紹自己的情況,“教”她如何應對、如何防護。原來,這位老人的女兒給她準備了充足的藥品,讓她很有安全感。

      “有的老人把整個感染的過程記錄下來,告訴大家感染后是什么癥狀,用什么藥,什么感受,也能夠幫助大家減輕恐慌。這些來自身邊人的經驗,會對老年人產生更大的影響。”隆春玲說,疫情發生以來,許多老年人接種了疫苗,平時也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隨著對病毒的認識越來越深入,相比疫情之初,老年人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隆春玲說,在這個特殊時期,要對老年人多一些關心。這種來自他人的關心,會對老年人的情緒調節產生巨大的幫助。“關心老人不一定非得見面,但要讓老年人知道自己與社會是有連接的。”比如,子女可以通過打電話、微信的方式與老人保持溝通,對于空巢、孤寡等特殊老人,社區則要備加關注,滿足他們當下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困難。情感支持到位了,老年人的心態就會更加積極。

      獨居老人如何做

      生活規律、充足睡眠、做好手頭事

      當前,北京市新增感染者處于快速增長期。養老機構實行封閉管理,居家老年人也不敢輕易出門了。這種情況下,老年人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隆春玲表示,對于老年人來說,保持規律的生活,做好手頭的事情至關重要。

      她表示,老年人做到生活規律,就能把控自己的情緒。“比如沒有吃飯,你就去做飯;想看會兒書,你就看會書;想做做家務,就去做家務。做好手頭的事情,一會兒就能從焦慮的情緒下走出來。”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睡眠。隆春玲說,當老年人有了充足的睡眠,整個人的狀態就會不一樣。而且,充足的睡眠還會提升老年人的免疫力。“睡眠好了,整個人的心情就會好。”

      另外,老年人在家里還可以適當做一些運動,比如拍拍打打、抻抻筋等。隆春玲說,除了這些常規的方法,老年人還可以通過學習肌肉放松、音樂冥想、呼吸練習等自我放松的方式緩解緊張情緒。疫情期間,她就帶領社區老人多次進行音樂冥想和呼吸練習,在輕柔的音樂中,隆春玲引導老人們通過深呼吸來感受音樂中的意境。每次時長不過5到10分鐘,老人們卻感到非常放松。

      那么,如何來判斷老年人是否焦慮呢?隆春玲表示,當老年人突然不斷地去尋醫問藥,經常性地去轉發關于病毒的文章,就說明老年人焦慮了。她說,老年人如果覺得其他減壓方式太過復雜,不妨可以用“曬幸福”的方式轉移焦慮情緒。“比方說,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讀了什么書,畫了一幅畫,都可以拿出來曬。”

      在一個由空巢老人組成的微信群中,隆春玲就是通過這種方法來調動空巢老人的情緒。在她的帶動下,老人們天天在群里“曬”自己做的拿手菜,大家為了把菜做好忙得不可開交,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愛將一直持續

      作為老年心理專家,隆春玲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從而科學地為老人提供幫助。這段時間,她在線上開展老年心理講座,通過電臺節目進行科普,為老年人不斷加油打氣。“很多人覺得老年人的適應能力很差,實際上,只要給老年人一些引導,教給他們一些應對的方法,他們就能很好地適應。老年人不能低估了自己。”

      隆春玲說,老年人的心理服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并不是要等出現了心理問題才去關注,而是要長期關心關愛,及時幫助老年人調節情緒。即使疫情結束,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愛還會繼續。

      標簽: 現身說法 別瞎琢磨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