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松林 魏婧
近日,北京優化調整了核酸檢測、核酸查驗、交通出行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作為市民生活的身邊人,基層社區雷厲風行,有序跟進。
基層社區,是城市管理的“末梢”,也是一線。歷經幾輪疫情的錘煉,在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的防控措施前,基層社區工作者憑借積累的有益經驗, 形成了各自適應的協同配合體系,他們龐雜忙碌卻并不慌亂。
(資料圖)
現場
巡查小區點位 調整卡口職責
“開場前咱們得把落葉掃干凈,做好消殺。”清晨剛過六點,朝陽來廣營地區北京青年城社區書記王晉燕便穿好防護裝備,開始新一天的巡查工作。
與物業協調完清理任務,她又依次到小區內有居家封控人員的單元樓門前,和各自值守人員確認快遞、物資等派送及時,生活垃圾也得到妥善處置。
各個點位安排妥當,王晉燕轉身來到社區服務站,跟站長討論起要趁著中午休息時間,更換升級相關裝備、運送防疫物資等事宜……距服務站不遠,是北京青年城小區的一處活動小廣場。大風過后,天空湛藍如洗,有家長帶著孩子跳繩、踢球,一片日常安寧。
“進社區不再查驗核酸了,我得趕緊給物業轉發下去。”另一邊,通州區玉橋街道玉橋南里社區書記郭凱英,看到新聞后,立即在工作群里通知了社區物業經理,并將通知傳達給每一位社區工作者。 不到一小時,玉橋南里社區的6個出入口,全部開始不查驗核酸證明。而王晉燕,也帶著社區工作者認真學習了相關規定,第一時間按照要求對卡口值守點位進行了調整。“這個變化,我們居民、社區工作者和物業都很支持。”
轉發最新通知、調整卡口值守職責完成后,郭凱英和王晉燕顧不得多休息,又趕緊投入到手頭的其他事項中。“事情是真不少,除了疫情管控之外,你看這還有下水道堵塞、管道壞了,也得趕緊聯系人去處理。”郭凱英一邊介紹,一邊電話響個不停……
記者發現,基層社區每天面臨的事務雖龐雜忙碌,卻不見大家的慌亂。 歷經幾輪疫情的錘煉,協同前行間,社區工作者早已形成各自適應的配合體系。
工作
自建思維導圖 提前預案應對
臨近中午,王晉燕終于得空回到辦公室略坐,桌上靜靜躺著一份色彩斑斕的文件,她拿起筆來開始圈畫。
“協作共濟,分工不分家”,記者看到,這是一份《青年城社區疫情防控流程圖》。核心內容即,社區若涉及到“十混一”結果異常該如何處置——抻出的兩條長線,將工作指向“復核結果為陰”“復核結果為陽”兩類。前者處置相對簡單,后者則分化出“數據保障”“醫療保障”“生活保障”等六組。每一組清晰排列著社工的名字,每個名字后,繼續羅列著這位社工要負責的詳細任務、要對接的人、要聯系的部門等等。
從規范疫情通知發布口徑,到準備消殺用品、關注群內居民訴求……有了這份流程圖,大大小小40余件社區事項,都被具體劃分到組、落實到人。
“這是我們自己畫的工作思維導圖,一版一版在推進更新。”王晉燕指著右下方標注的日期,以及圖中一兩處修改痕跡介紹,考慮到近期疫情防控要求、口徑、政策等不斷變化,專門安排了一位同事收集匯總。“每天給大家下發最新版本,只要有一點改變,涉及誰,該怎么辦,馬上就能體現。”
有15年社區工作經歷的郭凱英,也總結出了一些自己的方法論。郭凱英工作的玉橋南里社區,共有約2100戶居民。此前疫情平穩的時候,郭凱英就提前帶著13位社工同事一起,每人分配了約200戶的包樓居民,要求每位同事與負責樓棟的居民建立“點對點”的微信,并留下聯系電話。“幾乎每個同事都與負責樓棟80%以上的居民建立了聯系,一旦有什么事,大家24小時都可以找到我們。”而就在 最近一個月以來,“十混一”混檢陽性涉及的居民突然多了起來。從接到流調“單子”到核實居民信息,到落位管控……依據當時的措施,最忙的時候,小區一天之內封控了10多個單元樓門。
正是得益于依據社區實際,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面、做出預案,社區工作者才能在繁雜的事務中,盡量為自己減輕一些壓力。
近日,根據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雖然不再對核酸“十混一”初篩陽性涉及居民的單元樓門進行封控,但轉運一些確診者,仍是郭凱英和同事的工作之一。轉運的前前后后,來自居民、轉運車輛的電話,總是不停歇,她只得一遍遍負責溝通。天色漸暗,她終于協調物業人員,把小區的幾名確診者轉運到了醫院,“我們之前跟居民也做了不少工作,征求他們的意愿。所以整體上是緊張但不慌張。”
從不得采取硬質隔離、硬質圍擋等措施,到長期居家老人、嬰幼兒等可不參加社區核酸篩查;從公交地鐵不得拒絕無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乘客,到進入社區(村)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常住居民可不掃碼……政策一次次優化調整,擁有多年社區工作經驗的王晉燕和郭凱英,都表示樂見和支持。 一輪輪疫情考驗下,她們已經信奉“每臨大事有靜氣”,越是變動頻繁、狀況起伏,越不能“急吼吼”,要講究工作方法,沉下心去梳理、守好各自當前職責。
守護
疏導各方情緒 盯住居民需求
青年城社區共14位社工,服務著轄區內8000余位居民。作為社區書記,王晉燕是社工們的主心骨。近一個月來,她基本上每三四天回家收拾洗漱一番,日常都住在辦公室。好在上初中的兒子自理能力很強,會得一手好廚藝,免了她的后顧之憂。“辛苦是肯定的,但疫情這么長時間了,我們早已經習慣,也不用說得太多。”
在她看來, 現階段最具挑戰性的,是對各方情緒的疏導。社區一邊承載著與多個部門的溝通對接,一邊直接面對著居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居民免不了會將情緒宣泄在社工身上,有的年輕社工撐到居民離開,不禁委屈得落淚。
“我要照顧好團隊的情緒,跟社工講,疫情之下,居民有壓力、有難處,完全可以理解,我們要盡力幫居民解決好。”王晉燕稱,安撫過后,更重要的技巧是給社工“輸入”一些信心和希望。“告訴大家這個階段是暫時的,當然不是空白式的喊口號,我會舉一些以前遇到類似的例子,讓社工意識到,那會兒能適應,現在也沒問題。”
“我常給同事講, 要把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當作我們工作的重點。居民要啥我們盡量滿足啥,是服務人而不是管人。”在郭凱英眼中,她的“方法論”工具箱里,還有這樣一個重要的經驗。
此前,社區有一位居民需接受居家隔離,但該居民表示,自己只要一天不去上班,就幾乎沒有收入,十分著急,甚至投訴社區。郭凱英和同事了解情況后,給其耐心講解政策,多次電話溝通,詢問居民有什么具體需求。“我們幫著送水,去超市買菜,去藥店買藥等等。只要提出來要求,我們基本都滿足了。”后來, 大家的努力感化了這位居民,“人家也理解了我們。這樣的事,咱們基層經歷不少。”
與居民溝通時,信心和希望同樣重要,信息的及時同步,也非常關鍵。“之前一個封解控的全過程,我們總共要發4封信向居民告知。封控什么范圍、多長時間、如果后續發生什么還要延長幾天……以終為始,讓居民有所預期和準備。”王晉燕認為,社區工作一定要有韌性,吸納、化解好潛在問題與沖突。“我們和居民一起努力,疫情防控肯定會向著更加理想的方向去演變。”
- 進社區不再查核酸了!北京小區里有什么變化?記者探訪
- 管線爆裂北京一社區突然停水,寒風中14小時緊急搶修
- 6張圖告訴你 為什么純債基金仍然值得
- 世界看點:暴漲之后 港股來年的投資機會怎么看?
- 【獨家】道路“小手術”品質大提升,成都高新區這條老干道升級換新顏
- 【世界報資訊】以生態為基底 錦江水域文化新地標建成
- 天天觀焦點:山西推進黃河生態保護 計劃到2025年修復天然林75萬畝
- 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不斷“上新” 住房公積金貸款場景落地
- 要聞速遞:北京石景山推動綠色生態建設
- 天天關注:黑天鵝幼崽被凍冰面男子匍匐營救 成功救出
- 河南濟源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 南太行生態屏障作用顯著提升
- 【聚看點】墨脫老戰士退役寫下山河相守 邊關最念是家國
- 全球焦點!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成功參展“第八屆四川農業博覽會”
- 貴州:緊貼實際 彰顯活力
- 班主任制作刮刮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們非常期待抽獎
- 通訊!“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強中醫醫院智慧化建設
- 科創賦能 成都新津專精特新企業助力卡塔爾世界杯
- 世界速讀:多地餐飲企業有序恢復堂食 商家:上座率已在逐步回升
- 天天動態:細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聳人聽聞,林黛玉父母死因異常
- 天天新動態:觀文脈|何香凝美術館:香凝如故
- 陳冠希曬迪士尼度假照,秦舒培牽手女兒坐旋轉木馬,Alaia長相隨媽媽
- 每日速讀!離婚還能占到便宜的,一定不是好東西
- 環球熱資訊!清晨恰最新鮮的小可愛【686】
- 精彩看點:基金一個月密集調研510家A股公司 消費股獲“掃貨式調研”
- 前沿資訊!北京:多家購物中心逐步有序恢復餐飲堂食
- 【世界播資訊】基金年內派現2178億 債基成主力
- 溫泉游逐漸火熱 搜索熱度周環比增長將近50%
- 當前快報:最多上漲近50%!這類牛基吹響反攻號角
- 新動態:論英雄|過猶不及 反受其累
- 精彩看點:北京:精細評估 公開中軸線文化遺產“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