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視訊:登上市運會舞臺 攀巖運動期待大發展

      發稿時間:2022-09-25 22:04:30 來源: 北京日報

      京報體育 | 記者 趙曉松

      5度仰角的人工巖壁之上,兩名少年你追我趕,奮力爬向15米高的頂點,他們身后,是現場觀眾的助威與歡呼聲……9月24日,北京市第十六屆運動會攀巖表演賽在首鋼極限公園舉行,參加本次比賽的小選手和攀巖從業者都希望借此機會讓這項“小眾運動”被更多人關注。

      11歲少年立志參加奧運會


      (資料圖片)

      “這里的設施太棒了!難度很高,爬起來非常過癮。”在男子丙組速攀比賽后,海淀區代表隊的小隊員張明實十分興奮——憑借出色的發揮,他以明顯優勢拿到冠軍,“比賽還是有一點點緊張,有小失誤,其實成績還可以再提高。”

      小選手在市運會表演賽上一展身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曉松 攝

      9歲的楊絲絲止步女子丙組速攀1/4決賽,但她仍然認為這次參賽經歷收獲多多,“我爬得有點兒慢……但是交到了新朋友,參加比賽真好玩。”

      張明實與楊絲絲走上巖壁的經歷都算是偶然,前者是為了陪“不敢爬”的姐姐,后者走進攀巖館是因為首選的蹦床館“關門了”。不過,幾年的訓練讓他們都愛上了這項運動。

      11歲的張明實已經是“巖友圈”里的小明星,多次在全國大賽中拿到好名次。今年8月,他在全國青少年攀巖錦標賽U系列聯賽中奪得U11組亞軍。張明實自信地對記者說:“去年我看了東京奧運會的攀巖比賽,特別棒!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參加奧運會,為中國隊拿金牌!”

      小選手在市運會表演賽上一展身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曉松 攝

      談起攀巖對青少年成長的好處,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副秘書長胡松說:“攀爬過程中需要各種姿態,每一個身體部位,是應用肌肉群最多的運動之一,對青少年成長發育很好;攀巖能鍛煉孩子的膽量,也需要參與者遵循嚴格的規則與流程,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更重要的是,攀巖天然就是挫折教育,想爬到頂點,孩子需要訓練很久,每一次失敗后都要總結教訓、提升自我。”

      項目入奧促進發展

      東京奧運會上,攀巖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為項目發展注入“強心劑”。“對于任何一個體育項目來說,進入奧運會都意味著跨越式發展的機會。”胡松表示,目前北京在攀巖參與人數、場地館數量、專業人員數量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更擁有像首鋼極限公園這樣硬件、軟件均達到國際水準的賽場。他舉例說:“這次市運會表演賽,仲裁委員會負責人程瑩,是我國唯一的國際級裁判,裁判長也是國家級裁判,可以說是全運會攀巖比賽的裁判配置。”

      小選手在市運會表演賽上一展身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曉松 攝

      基層從業者也肯定了攀巖近兩年在北京的快速發展。奧攀攀巖俱樂部教練倪博對記者感慨道:“我們在北京有5個校區,青少年學員超過2000人,很多都是近兩年增加的。”倪博認為,這一方面是攀巖入奧的推動,另一方面也是攀巖場館走進綜合商業體等鬧市區的“眼球效應”,“有的孩子逛商場路過巖館,就想著體驗一下,然后就練下去了。”

      在小紅書上搜索攀巖,有大量針對青少年和成人的“攻略”。

      同時,自媒體傳播讓更多成人參與攀巖運動。在小紅書、大眾點評等APP搜索“攀巖”,都會出現大量筆記、攻略等圖文、視頻內容。33歲的白領李瑤就是在小紅書博主“安利”后,嘗試了攀巖運動,“我平時工作壓力很大,爬的時候你就不會想別的事情,很解壓。”

      讓大眾了解這是一項安全運動

      在奧運會賽場上,攀巖是新興項目。但在北京,攀巖已經有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胡松介紹說:“攀巖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中國就是在北京,當時沒有人工巖壁,就在密云區白河的自然巖壁,那里可以說是中國攀巖運動的誕生地。”

      胡松透露,為了促進攀巖發展,市體育局、競賽管理中心、登山協會等單位,正在籌建系統的賽事體系,“一方面是錦標賽與市運會,讓孩子們每兩年都有一次綜合性大賽檢驗水平;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謀劃把北京的專業場館與資源利用起來,根據各個巖館特點,組織不同年齡段的比賽,再建立與公開賽、錦標賽等參賽資格掛鉤的積分制度,形成賽事閉環。”

      小選手在市運會表演賽上一展身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曉松 攝

      多名從業者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快速發展的攀巖仍然是小眾運動,面臨不少發展阻礙。倪博表示,對于俱樂部來說,專業教練人才匱乏的問題急需緩解,“目前我們只能靠俱樂部自己培養。好消息是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開設了攀巖專業,未來會有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行業。”胡松對專業人才問題更加樂觀,他告訴記者,很多高校攀巖隊的隊員都在畢業后走入這個行業,貢獻了高素質的“新鮮血液”。

      胡松認為,攀巖發展面臨的最大痛點,是如何向大眾證明這是一項安全的運動,很多家長還是因為擔心安全原因拒絕孩子練習。胡松說:“攀巖天然具有一定風險性,是中國首批4個高危運動項目之一。但正是因為有風險,全世界的攀巖從業者通過建立完備的流程與規則,讓項目變得安全。攀巖能入奧,不就是證明它很安全嗎?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起努力,向社會展示這項運動的安全性。”

      標簽: 北京日報 快速發展 可以說是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