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焦點熱聞】為世界文化遺產筑牢“防火墻”,昌平消防全力守護明十三陵

      發稿時間:2022-09-14 08:04:56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宇

      為全面落實好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和市文物局下發的加強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通知精神,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區文旅局,對轄區5處國家級文博單位、3處市級文博單位,以及29處區級文博單位,開展“回頭看”和動態隱患消防核查消隱工作。

      據悉,昌平區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均集中于明十三陵景區,總面積120余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該陵園建于1409至1644年,距今已有300至600多年歷史,陵區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筑群。

      為保護明十三陵景區古建筑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轄區防火監督員多方協調屬地鎮街推動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巡查檢查,2022年1月至今,共檢查文物365家次,出動818人次,利用長城管理巡護員開展檢查19次出動59人次。今年以來多次深入明十三陵景區開展消防培訓和實戰演練,督促景區全體職工開展“一警六員”培訓并制定詳細切實可行的滅火救援演練預案,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筑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火墻”。

      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前期作了大量全面細致工作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明十三陵景區消防安全形勢,提出了具體的隱患整改意見。協調區文旅局每月組織召開明十三陵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聯席會8次,推動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5份,對明十三陵管理中心15處文物重點部位開展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消防工作責任機制。

      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還聯合分局、安監、文旅局成立專項檢查小組,集中摸排明十三陵管理中心附屬配房建筑耐火等級、消防設施器材、應急疏散通道和用火、用電、用氣等情況,特別是針對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企事改革期間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存在漏洞等問題進行明確,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發揮主推手和主力軍作用,對歷史遺留問題列出整改清單,推動明十三陵景區與下屬單位簽訂《消防安全承諾書》和《隱患問題整改承諾書》,明確主體責任,要求管理、使用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巡查檢查措施、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及防控措施,從“斷、停、減”三個關鍵點入手,對附屬配房重點部位及文物本體建筑實行斷電管理、對耐火等級不符合要求附屬建筑配房自行停用、核減電氣設備,對文保區內電氣設備重新核定總功率,杜絕私增電氣或違規用電。同時指導駐點派出所對文物建筑開展用火、用電、用氣和周邊可燃物的清理自查工作。

      結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消防安全區域聯防,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對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內部14處有消防設施的具體點位、24小時應急值守力量情況進行了摸排,推動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在未開放陵區建成微型消防站9座,增配消防滅火器等器材1563余件,采取“面對面、手把手”的培訓方式,對微型消防站人員開展應急處置培訓、規范處置程序,全面提升管理中心安保人員對初期火災撲救的處置水平。

      同時,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督促指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最大限度依托各類宣傳載體,在文物建筑景區入口處設置消防疏散路線、標注消防設施位置、設置消防安全提示,在景區內路邊、建筑外墻、游客通道及其他顯眼位置設置消防宣傳教育公益牌、警示牌;統一印制并懸掛文物古建消防宣傳橫幅15條,利用消防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物消防安全溫馨提示20條;分批次、分類別組織景區文職人員、安全員、景區講解員、景區環衛人員開展消防技能演練培訓10場次,發動陵區周邊群眾開展防火巡查180余次,發現并督促立即整改火災隱患53余處,清理可燃物30余噸。

      標簽: 明十三陵 消防安全 消防設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