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焦點速讀:北京市政協常委會首邀市民代表旁聽,3位市民代表聽會

      發稿時間:2022-08-30 21:02:45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現在碳排放與碳匯實時監測體系尚不健全,應建設近實時環境監測平臺……”8月30日,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分組討論會場,市政協委員、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史琳闡述著自己的建議。

      現場旁聽席上,市民代表、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頻頻點頭,找到了共鳴:綠交所正在開發建設碳核算賬戶系統,能為各類綠色資產交易提供定價、評估等服務,正式上線后將可作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雙碳管理公共平臺。


      【資料圖】

      中午會議間歇,王乃祥找到史琳委員,就監測平臺建設的細節進行探討。

      本次常委會是議政性常委會,圍繞“加強減污降碳協同,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進行專題協商議政,也是市政協首次邀請市民代表旁聽常委會。

      阿里研究院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彬也是3位旁聽市民代表之一。他參與了民建北京市委關于數字平臺碳普惠助力北京低碳社會建設課題的研究。

      “現場聽了調研組的建議,發現我們的部分建議已經被吸納進了探索碳普惠助力低碳新路徑和深入開展綠色低碳全面行動兩條具體建議中,非常榮幸。”郝建彬說,目前北京市低碳生活場景日益豐富,覆蓋衣食住行等方面,數字技術與數字平臺正成為生活方式轉變的驅動力量。

      “數據多跑路,人和汽車少跑路;比特多做工,瓦特少做工。”郝建彬還建議打通各個場景,形成碳普惠生態圈,建立一套“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受益”的可持續的碳普惠模式。

      “北京市應該更多開放市場,為減污降碳協同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模式提供應用場景和試點示范。”市民代表、中智科博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黃永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呼吁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在城市副中心布局形成綠色相關節能減碳產業的聚集。

      “旁聽市政協常委會,聽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的專題報告,還有市政府、市政協介紹相關情況,列席了分組討論、大會發言,各界別黨派的委員、專家學者圍繞一個話題協商議政,同頻共振,為北京市美好生活建言獻策,這種形式非常好。”黃永剛說。

      “邀請市民代表旁聽是本屆政協一項制度性安排,能夠讓廣大市民對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政協工作中的開展有更直觀、生動的了解,拉近政協與市民的距離。”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專職副主任郝留亮說,本次常委會議題相對專業,邀請的市民代表也聚集在相關領域。市政協也將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在調研報告修改過程中,將他們的建議也吸納到其中,凝聚共識,助力全面推動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

      張斯偉 攝

      標簽: 北京日報 動力工程系 中國工程院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