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熱文:模擬火星重力!北京在建航天領域的“跳樓機”

      發(fā)稿時間:2022-08-19 22:09:30 來源: 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通訊員 王東坡

      用4秒鐘彈射到40米高空再落回到地面上是一種什么體驗?

      近日,中建二局安裝公司一項被喻為航天領域“跳樓機”的高科技實驗裝置項目竣工驗收,正式進入核心試驗裝置安裝階段。“跳樓機”名為4秒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項目,坐落于海淀區(qū)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內(nèi),是國家大科學裝置,為亞洲首例、世界第二例工程。

      該裝置采用一種類似于炮彈造型的直線電機驅動實驗艙體,通過電機全程控制加速度過程,以“2秒彈射到40米高空再2秒回落”的方式來產(chǎn)生微重力和超重環(huán)境,最終實現(xiàn)模擬微重力、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運動模式,為航天大規(guī)模空間科學項目提供地基短時微重力實驗服務。

      如此神奇的裝置,藏身在一座40米高、占地136平方米的“高塔”里,總用鋼量不足千噸。“136平方米約等于一個三室兩廳,干了十幾年工程,沒見過這么小的。”項目經(jīng)理李長龍介紹,平地豎起一座高塔,看似容易,實際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實現(xiàn)微重力環(huán)境,發(fā)射裝置被包裹在兩層六邊形鋼結構中,內(nèi)塔鋼結構用于連接電機設備,外塔鋼結構則是用來控制整體軌道裝置的穩(wěn)定性。

      與高精尖的國家大科學裝置相對應的是2毫米的精度要求,施工難度集中在了鋼結構安裝環(huán)節(jié)。一開始,擁有豐富的鋼結構項目施工經(jīng)驗的李長龍面對如此之“小”的項目也犯了難。“施工技術與質(zhì)量標準要求極高,‘零焊接’‘全螺栓’方式,讓常規(guī)施工方法和工藝難以保證。為了保證整個鋼結構體系的分毫不差,所有的現(xiàn)場安裝全部采用螺栓與法蘭盤栓接形式,僅拇指粗細的高強螺栓就用了1.6萬余個。”李長龍介紹,4秒落塔項目鋼結構安裝過程中,一千多根構件組合成的空間幾何體及近千塊連接板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正對距離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2毫米相當于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

      為將安裝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nèi),項目團隊構建了4秒落塔可視化三維模型,對鋼結構安裝全過程模擬,實現(xiàn)可視化施工,避免與其他專業(yè)的沖突與碰撞,有效解決了鋼結構安裝精度及變形控制這一難點問題。

      “栓接相比焊接有可調(diào)整的空間,人工作業(yè)很難保證一次成型,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diào)整鋼結構位置,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李長龍說,考慮到安裝時的緊密性,他們特別制作了0.5毫米和1毫米兩種墊片,并在鋼結構兩端各留出2毫米的空間,確保鋼結構之間能夠以最小的空隙塞到一起,再用螺栓和墊片對縫隙進行填充。

      記者了解到,如此高精尖的裝置,在安裝過程中還采用了最傳統(tǒng)的“線墜兒”技術糾偏。整個鋼結構安裝完成后,在頂部拉出8根0.5毫米的鋼絲繩,尾部綁上鉛墜,確保自上而下自然垂落,根據(jù)結構與鋼絲繩的位置進行最后的修正,最終成功地把安裝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nèi)。

      這是繼“中國天眼”之后,中建二局安裝公司再次助力國家大科學裝置成功實現(xiàn)預期目標,該項目的建設經(jīng)驗也將為后續(xù)國內(nèi)千米落井裝置的關鍵技術驗證項目提供重要技術支持和施工保障。下一階段,項目團隊將繼續(xù)與各方密切配合,努力把4秒落塔項目打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微重力實驗設施,助力國家探索浩瀚宇宙實現(xiàn)新突破。

      標簽: 中建二局 安裝公司 高精尖的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