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彈琴
(資料圖)
天很熱,但這兩條消息,卻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一條來自西方,一條來自東方,我覺得, 這是對全人類的一個警訊,我們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先說西方的。
8月12日,英國宣布,英格蘭八個地區,進入干旱緊急狀態。此前,英格蘭經歷了自1935年來最干燥的7月,降水量只有往年平均的35%。
學過地理的朋友都知道,英國是一個島國,而且位于北大西洋,緯度比我們東北還高,屬于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這種氣候,一大特征就是多雨,春夏天尤其多,所以,你看英劇中很多英國人出門,都要帶一把傘。
但這個本應多雨的夏天,英國沒有雨。
英國,只是整個歐洲乃至西方的一個縮影。
英國著名的泰晤士河的上游,已幾乎全部干涸;法國著名的盧瓦爾河一些河段,甚至你都可以徒步穿越。
按照法國政府日前的說法,法國正經歷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干旱,超過100個市鎮的供水管道缺水,只能靠水罐車來補給。
看觀察者網的梳理,在意大利,波河水位下降,人們發現了二戰時留下的炸彈。
在“歐洲水塔”瑞士,一些河流也近乎干涸,政府派軍隊動用直升機給奶牛送水。
水位下降,對水生動植物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德國、波蘭邊境的奧得河,每天都有死魚浮出水面。
大地正在龜裂,我們正在目睹歷史性的一幕。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ECJRC)高級研究員安德里亞·托雷蒂警告,2018年的干旱,是歐洲近500年都沒有經歷的,但是根據他的初步判斷,今年的干旱似乎比2018年的還要嚴重,“極其異?!?。
看歐洲旱情觀測站(EDO)的地圖顯示,在截至7月30日的十天中,歐盟約有17%的土地已進入最嚴重的警戒級別,47%的土地處于警告狀態。
也就是說, 本來降雨充沛的歐洲,在這個夏天,一半以上的大地,正在告急。
這是西方,東方呢?
我們同樣不敢樂觀。
就在英國宣布8個地區進入干旱狀態的前一天,中國水利部也宣布,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ㄖ陛犑校?,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我們水量最豐沛的母親河——長江,也在告急。
現在正是長江汛期,以往這個時候,人們都必須提高警惕,警惕長江洪水,尤其是1998年的大洪水,我依然印象深刻。
但現在,洪水沒看到,干旱卻來了。
按照水利部通報的信息,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的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少了4成;一些地方,已連續超過20天沒有降雨。目前,長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積967萬畝,83萬人供水受到影響。
前不久去南京,看到秦淮河水位,比以往低了很多,我當時還很詫異。但其實也不必詫異,水利部的數據顯示, 整個長江干流,以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
請注意: 有實測以來最低。
那意味著,這其實就是我們人類有史以來最低,因為沒有實測,那就是傳說中了。
這似乎是很荒唐的一幕,長江汛期,但卻只有干旱。
而且,旱情還在繼續。
這兩條消息,其實還關聯著很多其他消息。
比如,在歐洲,由于缺乏降水,導致高溫持續,空氣干燥得如同火藥桶,西班牙還沒燒完,法國又是山火連綿。
法國消防員精疲力竭,急得法國總統馬克龍向歐洲緊急呼救。最新的消息,8月12日,德國、希臘、瑞典、波蘭、羅馬尼亞、奧地利等國,紛紛派出消防隊伍,幫助法國撲滅山火。
干旱高溫還導致航運受阻,鐵軌彎曲,加劇糧食危機、能源危機,乃至民生危機。
在我們中國,南方則是高溫,在一些地方,比歐洲還高的高溫。
8月12日,中央氣象臺更是發布了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
如果沒弄錯的話,這是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首個高溫紅色預警,我們也算是見證歷史了。
根據這個預警,8月13日白天,陜西東南部、四川東部、重慶、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和東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可達40-42℃,局地可超過42℃。
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圖,感慨一下這個特殊的夏天。
這種極端天氣,就只發生在歐洲和中國嗎?
也不是的。
別忘了,我們之前也寫過的,今年3月,是印度1901年以來記錄到的最熱的3月。在印度的中北部地區,4月平均氣溫,是122年以來最高的。印度至少10個城市,最高氣溫突破了45攝氏度。
在巴基斯坦,4月29日,東南部兩座城市氣溫達到了47攝氏度,創下當時地球最高氣溫。
請注意, 那是氣溫,不是地表溫度,而且還是在春天。
我不是氣象專家,但我想,最近這二三十年,我們每個人都看到了太多反常的氣象。
去年,美國就經歷了有紀錄127年來的“最熱6月”,當時全美有1238個地方,白天氣溫刷新了最高紀錄;1503個地方,夜里氣溫創造新的歷史紀錄。
在加拿大,當時僅不列顛哥倫比亞一個省,短短一周內,至少報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溫引發野火,漂亮的萊頓鎮被付之一炬。
動物也倒了大霉。在溫哥華附近的基茨拉諾海灘,很多貝類直接在海灘被“烤熟”……密密麻麻。
熱浪同樣會死人。尤其是在北歐、英國、加拿大等地,因為以前哪怕是夏天,天氣也很涼爽,人們普遍都不安裝空調,熱浪襲來,有能力的去避暑,沒能力的呆烤箱。
不要漠視這種危機,看到CNN援引專家的話說, 與摧毀城鎮的洪水或野火不同,致命熱浪帶來的緊迫感似乎并不那么強烈,但這是一個“無聲殺手”,很多人不知不覺中就遭遇了噩夢。
為什么會這樣?
我也不知道,但一個誰都明白的事實是:氣候變化。
根據世界氣候歸因(WWA)的研究,科學家們對比了歷史氣候數據與當代天氣,去年在加拿大和美國測得的極端天氣,約每一千年才出現一次。
千年一遇!
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而且在不斷見證新的歷史。
以蘇南老家為例,最近的這種悶熱,以前似乎無法想象的。記得小時候,蘇南冬天也是滴水成冰,河流冰厚得可以行走,屋檐下會垂下長長的冰凌,現在還有嗎?(這句話,不接受反駁,因為我親身經歷過)
當然, 我們也不用回避,氣候變化,總有好有壞。
至少同樣這個夏天,北京就很不錯,白天也熱,但早晚涼爽,還時不時下場雨。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幾年,中國北方雨水特別足,甚至比南方還要多。
不好的消息是,暴雨引發山洪,引發城市內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好的消息是,黃土高坡也在披綠,敦煌附近的戈壁,據說都長草了。
我之前就說過,我沒有絲毫否認我國植樹造林努力的意圖,作為全世界最喜歡耕種的民族,我們的努力確實是驚天地泣鬼神,但我們更不能忽視,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變化,人力無法想象的變化。
哦,忘了提一句了, 現在長江流域干旱,但塔里木河流域在發洪水。
完全是個人觀點,氣候變化對西方對南亞對島國的影響,總感覺比對中國要更大一些。當然,中國幅員遼闊,一些地方同樣被波及,而且,這種巨大的負面影響,關系到我們生存,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印巴的超級熱浪,歐洲的干旱狀態,長江流域水位下降,以及北半球的持續高溫、山火綿延,就是一個又一個警訊。 極端天氣正越來越頻繁,我們必須面對,必須適應,更必須采取行動。
讓人感嘆的是,一些西方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調門最高。但要知道,它們釋放的溫室氣體最多,但它們的行動最不成比例,而且,還經常橫生枝節,影響全世界共同行動。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地球,已經不起更多的折騰了。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 衢州風華學校教師宋晴斬獲省級比賽一等獎
- 阿根廷隊將與阿聯酋隊進行一場友誼賽后前往卡塔爾
- 卡塔爾世界杯各隊大名單全出爐 我們總結了5個“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線換乘”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交通樞紐獲批
- 全球新動態:美國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專家呼吁民眾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個唾液孕檢試劑盒即將上市
- 天天滾動:今年以來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 創歷史新高
- 熱點聚焦:北京朝陽:繼續增加核酸檢測點位和通道,優化點位布局
- 美國登月火箭終于發射升空 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
- 看熱訊:10月民航客運數據發布 ?主要運營指標同比下滑
- 世界熱資訊!綠色菜單引領餐廳低碳消費新風尚
- 燕麥奶不等于燕麥加牛奶
- 四川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走進遂寧
- 今日關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為隔離觀察人員,涉及13區
- 全球播報:貴州大方:非遺傳人高光友獲“貴州工匠”稱號
- 世界通訊!用包裹著火焰的詩句,撫平時光的皺紋|“娜夜詩選”首發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寫潮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悶雷滾動近義詞都在這兒!
- 中國最嚇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中醫不學本草綱目?
- (V面日報11.15)彩虹醬哇、鈴宮鈴、阿薩獲漲粉、營收、人氣榜榜首
- 干燥劑怎么重復利用?與壓片型干燥劑類似的干燥劑有哪些?
- 世界微資訊!疫情午報|31省區市昨日新增1.9萬余例,詳情匯總
- 環球今日訊!國內旅游市場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 焦點精選!2022“閱讀北京·十佳優讀空間”評選結果出爐
- 全球新資訊:衢江區“一庫一策”動態清零病險水庫
- 世界熱文:安化縣退休交警給村民送頭盔
- 每日熱文:?衢州“烏引”建設高速互聯“智能引水網”
- 速讀:黃山風景區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業趨勢?
- WTA發布明年1至8月賽歷 澳網農歷春節期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