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guān) | 科技 | 熱點 |
      環(huán)球今日訊!老戲樓有了“新玩法”,多視角《牡丹亭》正乙祠戲樓線上開演

      發(fā)稿時間:2022-08-05 16:58:01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驁

      戲臺之上,園林春駐,佳人尋春,如癡如醉。四百多年來,歲月流轉(zhuǎn),滄海桑田,《牡丹亭》依舊講述著那份生死至情。

      8月5日晚,由北方昆曲劇院主辦的一出穿越時間、跨域空間的 多視角《牡丹亭》將通過抖音平臺首次進入觀者的視野。這場古韻和現(xiàn)代的碰撞將在正乙祠拉開帷幕。已建成310年的正乙祠戲樓在“會館有戲”系列活動的引領(lǐng)下,與古老的昆曲相攜而行。

      正乙祠戲樓曾是銀號會館,也是中國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純木結(jié)構(gòu)戲樓,被稱作“中國戲樓活化石”。為全力打造“會館有戲”文化惠民新品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昆曲劇院修繕、運營及使用。

      “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本場演出,正乙祠戲樓將帶領(lǐng)觀者以多視角的方式進入戲曲——自如的鏡頭切換,自由的視角構(gòu)成,全方位的環(huán)境展示,多功能的線上互動,引人入勝的舞臺花絮,將昆曲演繹形式進行了極大地豐富。

      本場直播創(chuàng)新性運用多視角技術(shù),多方位展現(xiàn)舞臺、后臺、觀臺,古色古香的昆曲《牡丹亭》首次以“實時多視角”的方式呈現(xiàn)。觀眾在聽曲賞戲的同時,可以在手機上隨意切換臺前、幕后、樂隊、舞美、互動聊天、建筑多個場景,從而開啟前所未有的線上觀演新體驗。

      西城區(qū)是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 目前西城區(qū)已列入普查登記的各級會館類不可移動文物有31處。重新認識會館和會館文化,保護好、利用好會館遺存建筑,對保留城市記憶、老城整體保護和復(fù)興有著重要的意義。“十三五”以來,西城區(qū)通過各類途徑啟動騰退福州新館等17處。曾經(jīng)的會館以戲院、博物館、社區(qū)活動中心等身份重新亮相,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wù),開始具備嶄新的經(jīng)濟和社會價值。

      西城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標簽: 正乙祠戲樓 北方昆曲劇院 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