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快資訊丨科技創新助力遵義紅粱品種選育實現新突破

      發稿時間:2023-02-08 10:25:49 來源: 中國網創新中國

      “總投資4987.16萬元,占地19.8畝,總建筑面積8347平方米的種質資源庫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這是遵義市紅粱等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安全保護中心,預計年內將投入使用。”近日,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紅粱研究團隊成員陳小翠說,這是我們依托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發展,強力推進種子工程建設的生動縮影。該項目建成投用后將對全市特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系統鑒定和保護,為深入推進農業科學研究工作和壯大產業筋骨,助力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近年來,陳小翠和她的團隊立足遵義資源稟賦,聚焦醬香白酒產業發展,切實把紅粱作為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重點。從扎根田間地頭的科學技術指導服務,到專注伏案于實驗室的品種選育;從輾轉多地奔走各方的深入溝通交流、密切對接協作,到系統梳理總結歸納紅粱高產栽培的技術研究……他們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積極開展農業科技研究與集成應用,大力推動科技助農興農。陳小翠連續6年擔任省級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幫助服務企業(合作社)申報項目3項,解決群眾農業生產中的問題50余個。

      在陳小翠看來,只有堅持把科學技術研究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導,把人力、物力、財力用到刀刃上,才能真正精準把握關鍵,優化資源力量,以實際行動把科研論文寫在黔北大地上。


      (資料圖片)

      遵循這一理念,陳小翠和團隊帶著責任與使命,心系群眾和產業,致力于紅粱種質資源的農業科學研究。團隊現有核心人員8人,平均年齡37歲。現有高級職稱5人,研究生7人,市管專家1人,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千層次)3人,覆蓋傳統育種和現代分子育種研究領域。他們希望依托科學技術的力量,選育支鏈淀粉含量高、玻璃質含量高、單寧含量適中、種皮厚、耐蒸煮、抗逆性好的遵義紅粱優良品種,為加速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我院遵義紅粱科研工作雖起步較晚,但目前仍在精準持續發力中。”陳小翠說,通過近年來科研團隊的不懈努力,我們通過資源收集、材料創制獲得育種材料2000余份,并多措并舉選育了一批新品系,現獲得成熟新品系22個,完成初步鑒定5個。特別是矮化新品種的選育取得顯著成效,預計能平均降低紅粱株高50厘米左右。

      陳小翠進一步解釋道,致力于開展紅粱矮化新品種選育工作,是因為研究成果的應用不僅將轉化為現實的農業生產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紅粱種植密度和它的抗倒伏性,為全面實施機械化收割創造條件。

      更為重要的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農科院、紅纓子公司的有力指導下,遵義紅粱種植科研工作高效推進中,一方面深入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大力推廣“紅粱+”綠色種植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產出率。另一方面,開展紅粱早熟種質資源的創新、應用以及紅粱相關功能基因挖掘和QTL定位,為紅粱分子遺傳育種奠定基礎。

      兩年來,陳小翠和科研團隊共同承擔并實施科技項目10余項,獲批總經費200多萬元,并在項目實施期間發表論文《EMS誘變對酒用糯高粱出苗及產量相關農藝性狀的影響》《遵義市酒用高粱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的相關分析》,申請發明專利1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目前,紅粱育種進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我們通過甲基磺酸乙酯(以下簡稱“EMS”)突變體庫構建,創作優良材料100余份;利用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獲得紅粱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分離獲得紅粱紫斑病病原菌,為抗病育種奠定了基礎。”陳小翠表示,這些基礎性工作意味著我們成功掌握了現代育種技術,為遵義紅粱種質資源保護與指紋圖譜構建,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提供了條件。

      科研成果能越快轉化于應用,越將為產業壯大發展賦能。今后,遵義市農科院將進一步加強與四川省農科院、上海市農科院、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貴州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等交流學習,全面開展遵義市特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保護、鑒定、開發利用工作,著力提升新品種培育能力,加強遵義特色產業全生命周期科技研發和應用,充分用好“技術股+現金股”科技體制改革試點政策,持續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奮力推動遵義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張家華)

      標簽: 種質資源 農業科學 技術研究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