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guān) | 科技 | 熱點 |
      世界報道:一抔黃土在,千秋罵不停

      發(fā)稿時間:2022-12-25 21:57:15 來源: 騰訊網(wǎng)

      一個人如果表現(xiàn)出瘋狗一般的行為,一定是有目的和動機(jī)的。在這一點上,不論是阿Q一樣的小人物,還是號稱真正“科學(xué)家”的校長一類知名人物。

      有理不在聲高,歇斯底里潑婦一樣罵街,除了讓人撇嘴之外,證明不了什么科學(xué)不科學(xu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連起碼風(fēng)度都沒有的“科學(xué)家”,恐怕也沒什么深度。

      按說,科學(xué)家也好,專家也好,干的都不是靳尚秦檜的活兒,對本質(zhì)工作專心一點不好嗎?難道也要跟靳尚和秦檜一樣,為后世留下一個創(chuàng)作的爛素材嗎?

      一抔黃土在,千秋罵不停。這說的是靳尚。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說的是秦檜。

      俗話有言,蒼天曾經(jīng)饒過誰。

      這類口無遮攔心胸狹隘的人,說實在話,也不可能靳尚、秦檜一樣留下千古罵名,他們的分量還差得遠(yuǎn)。

      以上是題外話。

      這幾天讀《這就是長沙》,順帶著讀了一本湖南人寫的《屈原傳》,感觸不是很多,分享在這里。

      書名:屈原傳(中華文人經(jīng)典傳記)

      作者:楊雨

      P s:以下墨綠色字體為原文,閱讀感觸以正常字體顯示。

      在屈原的思想中,最為可貴的就是,無論祖國對他如何,他都始終如一地、如熱戀般地愛著自己的國家。在他的心目中,楚國和他自己完全是一體的,楚國的利益就是他自己的利益,楚國的命運(yùn)就是他的命運(yùn):楚國興,就是他的成功;楚國亡,就是他的失敗。

      我個人認(rèn)為,屈原之所以對楚國如此忠誠,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他的出身——楚國王室出身的榮耀與責(zé)任,都集中在他身上,讓他有了與同時代其他名人截然不同的人生基礎(chǔ)。

      說白了,楚國是他自己家的,沒有人會輕易背叛自己的家。

      對照來看,同時代很多“朝秦暮楚”的名人,都不過是“天選打工人”而已,所以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fù),“朝秦暮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這樣來看,屈原是幸運(yùn)的,又是不幸的。

      魏國崇尚火德,所以魏國的服飾就以紅色為主色,魏國的旗幟也是紅色;趙國是火木德,以紅、藍(lán)為主色調(diào);戰(zhàn)國時候的齊國自命“火德為主,金德為輔”,崇尚火金德,服飾以紫色為主……

      楚國人民,作為火神祝融的后裔,不是唯一適合崇尚“火德”的民族嗎?在這一點上,其他那些國家崇尚“火德”的做法,涉嫌裝逼作秀。

      可見,一切皆有淵源。

      在精神上堅持干凈的人,那一定是值得一國之君信賴的人。

      遺憾的是,有史以來,沒有幾個國君是干干凈凈的人,不論身體上還是精神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王與臣子也同樣適用這一原則。

      誰變法誰就強(qiáng)大,誰因循守舊誰就會衰落。

      面對病毒,是不是同樣的道理?

      屈原首創(chuàng)了以“蛾眉”比喻忠臣的典故,從屈原開始,后代很多著名詩人都襲用了這個比喻。

      這才是真正的原創(chuàng)。

      閱讀古籍經(jīng)典,才能深刻領(lǐng)會到中華文化的源頭在哪里,只有真正領(lǐng)會了這些源頭上的原創(chuàng)文化,才算得上踏上中華“國學(xué)”的正確方向,至于登堂入室,還有非常遙遠(yuǎn)的距離要走。

      這也是如何判斷一個“國學(xué)大師”是不是騙子的有效方式之一。讓我們笨想:一個連毛都沒長齊的人,除了天縱英才之外,怎么可能在“國學(xué)”這個范疇內(nèi)達(dá)到“大師”的境界?

      屈原的理想是當(dāng)一個政治家,但其骨子里,其實還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他的性格也是單純的,甚至可以說是天真的,離政治家應(yīng)該有的城府似乎太過遙遠(yuǎn)。

      仔細(xì)品味這段話,我們可以在李白身上隱約看到屈原的影子。當(dāng)然,這個影子只是精神、品性層面的影子。

      在“惡草”當(dāng)?shù)?、“丑女”橫行的現(xiàn)實中,哪有“香草”“美人”的出頭之日呢?

      看看此時此刻的現(xiàn)實,又是一個“惡草”當(dāng)?shù)馈俺笈睓M行的現(xiàn)實。

      的委屈一直藏在心里,至今還不好受呢!

      史上如同鄭袖這種只長臉和胸的女人太多太多,如今恐怕更是觸目可及了。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只要他認(rèn)為是對的,他都會堅持到底,哪怕要為此死亡多次,也絕不后悔。

      從這一點來看,屈原多少也算生不逢時。想實現(xiàn)屈原這種內(nèi)心堅守的理想,明君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擴(kuò)展一下,這句話與此時此刻的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起來,也基本上符合劉潤老師所倡導(dǎo)的“正確的事情重復(fù)做”,就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說的就是一個堅持,在正確的前提下去堅持。

      一個偉大的詩人,無論他個人遭遇多大的苦難,他都絕不可能拋棄自己的良心。

      所以有史以來,真正偉大的詩人少之又少。

      一個詩人如果奴性滿滿利欲熏心,這是文字的不幸,也是一個國家的不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也是這個江南,屈原離開1000多年之后,杜甫也在凄涼落魄的晚年,在幾乎同樣的地點發(fā)出回天乏力的感慨: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閱讀之后的評價:

      當(dāng)傳記來看,差強(qiáng)人意。如果當(dāng)做屈原代表作品的解析和注釋來看,或許更貼切一點。

      讀完,屈原的印象是沒有五官的,是模棱兩可的,不論怎樣聚合,仍然形不成一個屈原的立體形象。

      用一句俗話來表達(dá),這本傳記中的屈原就像“隔壁老王”,知道有這個人,卻無論如何不知道這個人到底什么模樣。

      個人感觸,僅供參考。

      2022年12月25日 剩個蛋節(jié)

      標(biāo)簽: 一抔黃土在 千秋罵不停

      責(zé)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