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兩位書法家討論張旭光書法,你更偏向哪種觀點?

      發稿時間:2022-12-12 09:46:15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片)

      一位書法家在談到張旭光的書法時說到,現在一些書法愛好者總是認為他的作品很丑、很亂,但站在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張旭光是當代一流的書法家,他的作品一般人是很難看懂的,不僅是藝術性方面,更有他的筆墨語言很豐富,尤其是一幅作品中的筆法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欣賞張旭光的書法作品,就要站在筆墨語言上來看待它,而不是對他所寫的字能不能認識上。

      對于這樣的觀點,一些書法愛好者說,如果這樣來說,張旭光寫的就不是漢字了,而是一種線條和筆墨語言了,與其這樣說,為什么還要寫成漢字來表現書法藝術?也有的人認為,張旭光進入到草書行列中以后,他的書法的確是退步了,以前他在電視上給書法愛好者講授《圣教序》,行書寫得真好,而現在的草書作品是跟風了,嚴重退步了。還有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張旭光很聰明,也很有才情,他由行書到草書的轉變,都是由才情實現的。

      這些年,書法演變成為書法藝術,許多書法名家都在以漢字為載體的書寫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做出了一些成就,這些方面,張旭光也是一位倡導者和力行者,可以說,書法藝術的成就,是離不開張旭光的。但是,張旭光在繼承“二王”書法以后,為了自成一家,也為了表現書法藝術性,就選擇用草書這一書體來作為書寫的“母體”,他曾經多次說過,書法除了藝術性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就是它的筆墨語言。

      關于筆墨語言,其實就是指書法作品中的用筆、用墨和章法的問題。一件作品中的筆法是決定作品功底的重要因素。而墨法也是作品中章法的構成形式,用墨上可分為干枯濃淡等,以此來實現點、塊、面的表現形式,如輕生、虛實等都是給章法形式造勢的,但其中的筆法卻是貫穿一切的決定性因素。由此可見,一幅好的作品,根本的決定因素就是筆墨。

      這位書法家說,張旭光的書法作品,筆法非常豐富,他在繼承前人筆法的基礎上,寫字時不拘一格,熟練運用各種筆法,為筆墨語言服務。他的筆法大致包括:推、捻、拉、蹭、倒等等,這其中有些筆法是古人也沒有用過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張旭光的筆法是在繼承中發展起來的,是當代人的創新之處。這位書法家說,一般人在寫字時,總是運用一種、兩種或者三種筆法,但張旭光在創作作品時,是多種筆法共用,多達數種,甚至十作種筆法。

      從張旭光的書法作品中,由于豐富的筆法給作品帶來了很大的意境之美。雖然有很多人對此不屑一顧,但僅僅從筆法這里,卻讓很多書法家望而生畏,創作如此豐富筆法的作品,實為一件不易之事。以前也有人說,一件好的作品的構成元素,一是要有三種以上的筆法,二是要有高超的技法能力,三是要有相當水平的形式構成。而張旭光的書法作品,在這位書法家的眼里,他就是很高明的,是上乘之作,也是當代水平很高的書法家。

      但是,對于張旭光的書法水平,另一位書法家卻是這樣覺得的:他的作品燥氣很重,缺乏文人那種審美意境與思想表達,是不值得被捧到這個高度的。盡管他的作品中筆法很豐富,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不足之處,一是畫面有燥氣,不沉著,二是過于強調書法的藝術性表現,卻少了古人那種靜氣,三是他在章法的處理上還不夠明快,對時間的把控和空間的處理都顯得基礎薄弱,尤其是形式構成上表達不清晰,給欣賞者會帶來急躁情緒。

      標簽: 兩位書法家討論張旭光書法 你更偏向哪種觀點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