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冬橘好詩五首欣賞:江南有丹橘,自有歲寒心

      發稿時間:2022-12-11 23:09:21 來源: 騰訊網

      橘子古詩五首:橘綠橙黃應不數,枝頭橙橘摘黃金

      橘樹原產中國,但是到底原產地在哪里呢?

      先秦屈原說“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屈原本來也是楚國人,對于中原地帶算是南方,但他還是說,橘樹產自南方。他流放湖南湘沅一帶,這里多山林,自然看得到這種常青的,秋冬結果的美樹。所謂受命不遷,大抵是指的這種樹,移植到北方很難存活,或者很難結出甜美的果實。


      (資料圖)

      和屈原同時期的晏子對楚王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說明當時人們曾經從南方引種橘樹到黃淮以北,結果長出的樹和橘子類似,但是味道就差遠了。而且晏子的話是有道理的,橘子的品種甜度和地域水土氣候相關。

      就算是在現代,橘子的重要產地,仍舊是在長江流域以南。

      每年北方入冬的季節,正是南方橘子成熟的旺季,大量的橘子橙子柚子通過水路運輸,送到北方人的餐桌。在大雪天里,圍爐伯橘子,清甜潤肺,而冰心的《小桔燈》,寫了另外一種美,用蠟燭點在較完整的橘子皮里,仿佛冬天最溫暖動人的童年燈火。

      實際從先秦開始起,北方也是有橘樹的,只是果子滋味酸澀,但是在風雪中看到綠油油的橘樹垂著明麗的果實,那種感覺無疑是冬的靚麗。

      “嘉樹出巫陰,分根徙上林。

      白華如散雪,朱實似懸金。

      布影臨丹地,飛香度玉岑。

      自有凌冬質,能守歲寒心。”?隋 ·?李孝貞《園中雜詠橘樹詩》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寫了漢武帝皇家園林的美景和盛況,這里有來自天南地北的奇樹和動物。所以隋朝的李孝貞,這里直接點出北方的橘樹,出自漢朝時期,從四川進貢移植的橘樹。

      實際南北朝隋朝時期,橘樹的北移肯定多,不只上林苑這個途徑。

      他這里的用意,肯定是贊美橘樹的歷史。

      況且他也曾經做過隋朝的高官,在隋朝宮廷看到冬天大雪里依然青翠,且解著累累果實的橘樹,實在正常,因為隋文帝時期,廣有四海,從四川再度移植橘樹,裝點宮廷園林。

      但是這種果樹,肯定觀賞價值高,口味則難以盡述。

      然而對于冬天缺少綠色和蓬勃的北方,橘樹的存在,就足夠了。

      在橘樹開花,如同雪落在枝頭,而橘樹結果,像懸著的黃金。

      那橘樹種滿了華貴的宮廷,那細細的清香,飄得很遠。

      我喜歡橘樹,是因為它自有對抗冬天的特性,能安然守在寒冷的歲暮。

      隋朝的都城,是長安,妥妥的黃河流域的古都,這里的冬天來得早,草木凋謝得快,天氣寒冷。而橘樹從遙遠的南方移植過來,卻依然開花結果。

      南國嘉樹,雖然果實味道差點,但還是在這樣凜冽的地方傲然存活生長。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唐 ·?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三 》

      張九齡,唐朝名相,廣東人。從傳統而言,橘樹產自他的故鄉。

      他因為收到唐玄宗的賞識,為開元盛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那么在這首詩里,他是拿家鄉的橘樹和橘子自比。

      江南有最甜美的橘子,橘樹經過冬天,而依舊綠葉成林。

      這不是因為江南地氣和暖,而是因為橘樹本來就有著抗拒嚴寒的本心本色。

      我愿意拿橘子來獻給美好的客人,只是因為這里路太遙遠,送不過去啊。

      橘樹和我一樣,接受的是命運的安排,等待的是命運的垂青。

      都說桃李綠葉成蔭子滿枝,實際橘樹也一樣啊,且耐寒。

      這首詩并非他懷才不遇時的作品,相反是他功成名就時的感懷。因為他要辯駁的是,他和橘樹一樣,并非只是好看好吃的盛世點綴,而是確有其才,才被委以重任。

      橘樹耐寒,果實豐美,四季常青,有花有果,綠蔭舒展。

      而張九齡在歷史上,是以政治家這樣的高評價而定論的。吃得起苦,釀造得出盛世繁華。

      張九齡的命運多少是唐玄宗的提拔知人善任,但張九齡開創了大唐的南北交通,修建了梅嶺古道,被譽為古代的京廣線,就這一舉措,造福了不知道多少后來人。

      橘樹豈無陰?

      “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

      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蝕),采掇爽其宜。

      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

      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

      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

      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

      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唐 ·?杜甫《病橘》

      晚年的杜甫,也有過最后的快樂,從一個落魄貧寒的流落在四川的官僚,變為一個坐擁橘園的莊園主。四川的橘子當時盛名,被作為貢品或者是珍貴的年節佳果,運出四川。獲利不菲。

      但是第一年種橘子,杜甫遭遇了坎坷。橘子掛果雖然多,但是生長緩慢。

      結果很小,且味道酸澀如同野梨子。

      打開橘子一看,里面都壞掉了。只能留下皮子。當然這皮子也有用處,可以入藥。

      大雪天里,看見橘林蕭瑟在風雪中,那些半死的葉子在風中瑟瑟。

      很大可能,是這片橘林遭受了蟲害。

      杜甫說,我聽說皇宮里,過年的時候要擺滿這種從湖南四川運過去的橘子。

      如果這些橘子無法臨期送到,皇帝的飲食就少了光彩。

      現在戰爭還在延續,君王想必看到送過去的橘子數量少,他百感憂患,在減免飲食。

      所以今年這些橘樹生病是天意,表達的是國家不太平。

      我曾經聽說漢朝時候,地方進貢荔枝,百馬死在路上,造成了當地人們巨大的陰影。

      也許是為了成就一個好君王,所以我的橘子樹干脆病了。

      杜甫也真是,每件事,都會聯系到國事。他的橘子樹生病,這么悲觀的事,被他化解成一種和國家命運相關的情懷。

      不過老天還是眷顧了一絲陽光給他,第二年后,橘子豐產,他也擺脫貧困,攢了一筆從四川回洛陽的路費。

      實際杜甫的商業才華是很高的,有時候我想,如果杜甫在這里再待上三五年,或者會腰纏萬貫,富貴還鄉吧,可是,性格決定命運,在橘林小試身手之后,他奔向了家鄉,也奔赴了死亡。

      寥落園林度小春,枝頭橙橘摘黃金。

      蟹螯樽俎新禮美,剪燭連宵憶故人。?”南宋 ·?金朋說《冬日憶友》

      南方的冬天,沒有想象的蕭瑟,反而十分的富足。

      那沒有人的園林里,初冬和暖如春,到處是橘樹,垂著最沉甸甸金色的果實。

      此時正是螃蟹膏非的季節,滿院橘果,樹下,螃蟹宴,迎冬酒。

      但是這里實在豐足到寂寞。

      因為橘林往往在城市之外的山林,而故人不來,豐收滿盤,何以分享這種喜悅呢?

      聽說你會來,我一整夜都點著蠟燭,剪著燭花等你。

      這位朋友,一定是在生活和事業上,給了他最大支持和鼓勵的貴友,可以看到一家人都在盼望等待。你噠噠的馬蹄何時響徹深谷,去看看如同笑臉的橘子黃?

      “桃花開映小陽月,荔萼叢生大雪天。

      橘綠橙黃應不數,將詩評品入新年。”明 ·?王漸逵《四時吟?其四?冬?》

      這是一首寫新年將到的冬美詩,時間跨度是初冬到新年的三冬。

      一,農歷十月,是桃花反季節開花的小陽春。

      二,農歷十一月,是大雪節氣,雪寒之時,有鳶尾開放在雪地里。

      三,農歷十二月是晚冬,黃綠的橘子橙子采摘,作為過年佳品,堆滿了房間和桌面,吃也吃不完。

      誰說冬天蕭瑟,冬天美麗豐足,有花有果,有向上的生命力,是詩情畫意的季節,在詩的浪漫里,在累累的果實里,迎接新的一年。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源于網絡。

      標簽: 冬橘好詩五首欣賞江南有丹橘 自有歲寒心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