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觀速訊丨復旦教授梁永安:年輕人太苦,我支持他們啃幾年老

      發稿時間:2022-12-03 09:45:34 來源: 騰訊網

      1

      年輕人太苦? 我支持他們啃老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再爆金句。


      【資料圖】

      他在接受采訪時鼓勵年輕人積極“躺平”:年輕人太苦,我支持他們啃幾年老。

      (圖源:bilibili)

      此言一出,引起網絡上不小的爭議。

      有網友評論:有老可啃是人生最大幸福,有平可躺是人生最大運氣。

      更多的人提出疑問:這不是鼓勵剛畢業的年輕人集體啃老嗎?

      如果我們看過這個采訪的完整視頻,不僅會打消一些我們的誤解,還有可能為我們的人生找到一個合適的坐標系。

      在采訪中,梁教授被問到:

      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數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嚴峻,互聯網大廠也都在裁員,年輕人應該如何應對內心的焦慮和外部的不確定性。

      梁教授的回答是:

      我一直提倡一個新觀念:一定要鼓勵孩子啃老,至少啃三年。

      我在西藏碰到的年輕人,他們就是大學畢業以后不工作,跑到那兒跟牧民各種跨文化交流,體會自己到底熱愛什么,能做什么。

      一個人一輩子不能糊涂,要知道自己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

      自己的專業上限就是我的能力,我的創造力能達到什么程度;

      下限就是我的良知,我自己的價值基點在哪里。

      知道了上限和下限之后,你對一生該做什么,就能獲得一個清晰的方向感。

      所以這個話題討論的核心,并不是說年輕人應該追求安逸或者不勞而獲。

      而是在于年輕人如何能夠盡可能見識多樣性的人生,把目光放長遠,在有限的人生中,盡早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

      (圖源:一條)

      如果足夠幸運,年輕人可以讓自己有一段緩沖的時間,不急于找一個世俗意義上的理想工作,先探索自己的內心和未來方向。

      2

      做一流的事情? 過大眾的人生

      在他的新書《梁永安:閱讀、游歷和愛情》中,梁永安描述了艱苦的知青歲月。

      1973年他去了一個叫做“芒合”的傣族寨子,度過了人生中最為難忘的兩年時光。

      芒合寨背靠怒江奔流的高黎貢山,少數民族同胞們過著質樸的農耕生活,耕種山地水稻,上山打獵,下水捕魚。

      房子外墻很多是竹子編織的,穿的衣服是自己紡織的布做成的。

      (圖源:一條)

      于是他有了兩點啟發:

      一是在學會種菜之后,梁永安體會到通過勞動可以收獲幸福感。

      因為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要給予他人幫助,通過他人的肯定增強自身的價值感。

      點滴勞動是對生活的耕耘,人在勞動中構建起自己的生活,并獲得尊嚴和力量。

      二是熱愛自然。秉持“人是自然的人”這一根基,我們才不會慢慢喪失了身上的自然性,不至于執著于物質生活和個人得失。

      (圖源:unsplash)

      梁永安總結出一個觀點:要做一流的事情,過大眾的人生。

      追求一流的專業能力無可厚非,但只追求上流的生活,會使人把路越走越窄。

      就像金字塔越往上越窄,一味追求塔尖的位置,人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化。

      所以在追求一流專業能力的同時,我們還能保持一種大眾的、樸素的生活態度,這樣就不會被“叢林法則”裹挾,陷入無止境的互相競爭。

      相反,我們還會關照弱勢群體,力所能及地回饋社會。

      3

      每個人有自己的小徑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楊照,被稱為深懂年輕人的“人間清醒”。

      楊照贊揚中國年輕人“是非常有能力的世代,如果爆發出來,能達到一個高度。”

      另一方面,楊照也表達了對很多年輕人的惋惜之情。

      他看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往“下”躺平,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去競爭管理員的工作。

      他認為往“下”躺平,浪費了年輕人積累的知識,無法讓年輕人的才能得到施展。

      除了去競爭這些既有的工作機會,年輕人是否想過依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和新的工作形式呢。

      清華大學博士后石嫣和同是博士的丈夫程存旺,兩人放棄光鮮工作,到順義鄉下發展可持續農業。

      (石嫣與程存旺在自家地里品嘗無花果?圖源:一條)

      夫妻倆白手起家,自學農業科技知識,墾荒地、建農場、種植綠色蔬果。

      10年間,他們的農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可持續農業的案例。

      如今的農場,吸引不少90后、95后、00后來耕作,大家面朝黃土背朝天,為成為農民而驕傲。

      其實,沒有年輕人真正甘心“躺平”。

      我們終究要匯入世俗世界,但人生之路,并非局限在“躺平”“內卷”“打工”。

      每個人有自己的小徑,無須在同一條路上爭搶。

      我們行走在自己的英雄之旅,我們的生活就有無窮無盡的故事和詩意。

      文學藝術、人文社科、科普教育、少兒家教、教材課件……體裁不限,題材不限。

      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可以是其中單一形態,亦可以是融合形態的作品,經評估后具出版價值,均可出版。

      從作品提交到正式出版發行,今文金典平臺最快只需要一個月。

      想出書的你別再猶豫了,

      標簽: 復旦教授梁永安年輕人太苦 我支持他們啃幾年老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