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讀書的女兒之黛玉

      發稿時間:2022-11-11 17:54:15 來源: 騰訊網

      林黛玉的讀書教育背景和薛寶釵其實是非常雷同的,都是因為有個有遠見的父親,寶釵“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林黛玉的父母:“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資料圖片)

      薛寶釵的父親是個皇商,能有此見識已經不凡,而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更是了得,乃是前科的探花,后升至蘭臺寺大夫。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舉考試中已經出現。當時新進士在曲江杏園初會,稱探花宴。以年少英俊者為探花使,游遍名園折取名花。北宋開始,進士經過皇帝殿試,立進士一甲只有三人。一甲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名。

      探花這個稱謂始終于人一種浪漫的遐想。74回尤氏和惜春爭執,就說道:“你是狀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個才子。我們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狀元榜眼探花就是知識淵博的象征。

      關于蘭臺寺大夫,蘭臺,原為漢代宮廷藏書之所。主管糾察、彈劾官吏的御史府為蘭臺寺。大夫,是古代高級文職官階。脂批云: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無,半古半今,事之所無,理之必有,極玄極幻,荒唐不經之處。

      不管是虛擬還是如何,這個官職名稱與高雅的蘭有關。和探花一樣,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和渲染,顯示出世外仙姝寂寞林身世不凡,乃是人間極品啊。

      給林黛玉的父親以探花這一稱謂,蘭臺寺大夫這個官職,非常有詩情畫意,也非常有內涵,作者是為了暗寫黛玉。林黛玉的詩才見識不同凡響,她的氣質、愛好、行動出凡超俗,她的日常生活片段,定格下來簡直就是一幅幅工筆美人圖。這一切無不說明她受到過世代書香的文化底蘊熏陶。

      寶釵的母親是不識字的薛姨媽,而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因避諱黛玉念作“密”,出身于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是賈家尊貴的三小姐,賈赦賈政的妹妹,從賈母對孫女們的教育可以想見,賈敏是受過讀書教育的。

      當初賈敏的富貴女兒生活讓王夫人都贊嘆道:“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秦少游有一句詞: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林如海讓人聯想到“灌愁海”,敏(密)讓人聯想到“蜜(諧音密)青果”。那絳珠草化作人形后,“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

      仙界的絳珠仙子是由灌愁海水和蜜青果來維持生命的,凡間的林黛玉是由海和敏來共同養育的。因此黛玉的出身既有鐘鼎之家的尊貴,也有書香之族的高雅。

      賈雨村是林黛玉的啟蒙老師。賈雨村何許人也,當朝進士,本府知府,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竟然到林如海家中當一個家庭教師,專門教五歲的林黛玉。

      所以林黛玉的學識水平之高那是可以想見的。初次來到賈府,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四書》可是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官定教科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多少人窮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苦讀,而小小黛玉已經閑閑讀過,可見林家對林黛玉的假充養子之意可不是隨便說的,是按照對男子的正統教育來指導林黛玉的學習的。

      黛玉是愛書之人,絲毫不掩飾對書的熱愛,15回她從蘇州回來,帶了許多書籍。40回劉姥姥參觀瀟湘館,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贊嘆“這那里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黛玉的房間就是一個小圖書館,書架上有著滿滿的書,提到的有歷代著名詩集曲賦如王維、杜甫、李白、陶淵明、應玚、謝靈運、阮籍、庾信、鮑照等(48回)、《樂府雜稿》(45回),她對于如《青苔賦》、《神異經》、《畫記》中的典故信手可得(76回),對史書如《唐書》《唐志》等細節敢和湘云叫板(76回),跟她擁有這些豐富藏書有關,瀟湘館是古代個人圖書館的縮影,常常作為藏書、讀書、借書的場所,黛玉算是館長了。

      林黛玉還善于學習,從善如流,寶釵對寶玉講解寄生草的啟發,對寶玉是醍醐灌頂,當寶玉聽了,喜的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贊寶釵無書不知,林黛玉道:“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倒《妝瘋》了。”說的湘云也笑了。湘云、黛玉都是極為聰明的明白人,一點就透,馬上用上這些唱詞名。因為有學識的底子,聰明人之間斗嘴也是有趣的。

      寶釵對戲詞的欣賞對黛玉也是有了很大的影響,果然在第23回,寶玉和黛玉共讀西廂記,先看完曲詞,黛玉再聽到戲詞就觸類旁通,感悟深刻。黛玉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不排除有寶釵說戲詞話語的影響。在這里,有脂硯齋批語,非不及釵,系不曾于雜學上用意也。

      黛玉心思純真,情感單一純凈,情路唯一,情情的女孩兒關注的是自己的情感走向,是自己的靈魂安放。此后,黛玉看戲,對戲詞,戲中的深意有所思考,不完全只是看個熱鬧,打發時間,第44回,眾人看演《荊釵記》,寶玉和姐妹一處坐著。

      林黛玉因看到《男祭》這一出上,便和寶釵說道:“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作什么!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林黛玉還誨人不倦,善于傳授知識,48回香菱發憤學詩,拜林黛玉為師,林黛玉介紹了入門書籍,并慷慨出借教材和參考資料給香菱,此后學習期間,香菱將林黛玉的瀟湘館當作圖書館,借借還還。

      香菱學詩是一段非常精彩的讀書故事,香菱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做詩,被探春邀請入社,主要原因之一是有良師黛玉指點,良師提供了一份學詩快速入門書目:

      王維詩集五言律一百首精讀(黛玉給香菱選讀的王維詩集里的詩歌是經過了黛玉的圈選,是精品,尤其有價值);杜甫的詩集七言律一百二十首精讀;李白的詩集七言絕句一二百首精讀;陶淵明、應玚、謝靈運、阮籍、庾信、鮑照等名家詩作泛讀;閱讀時間一年,效果可達到入社標準。

      我國古代學者非常講究治學之道,治學須得門徑,得門而入,事半功倍,清王鳴盛:“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涂,方能得其門而入,然此事非苦學精究,質之良師,未易明也。”開列供學生入門學習之書目,是很受學者重視的。

      不少學問大家都為年輕學子開出過入門讀書書單,如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撰寫過《輶軒語》、《書目答問》兩本書,以教導士子應讀什么書,應怎樣做學問以及修養品德等,《書目答問》至今仍是目錄學的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書;梁啟超開列過國學入門書目以及附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魯迅為許壽裳的長子許世瑛開列了一份應讀文學書目......

      除了書目,黛玉還采用了集啟發、討論、互動于一爐的教學輔導,既注重了學生的知識獲取和情感體驗,又有深度深刻的遷移和挖掘,再加上香菱的自覺、自為和刻苦,展示了一場教與學的典范,詮釋了完美生動的教學讀書方式。

      標簽: 讀書的女兒之黛玉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