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提改建又引發爭議,島內民眾批以修復之名“去中國化”

      發稿時間:2022-11-06 21:52:00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據臺灣中時新聞網6日報道,對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前提出的“建筑修復及再利用計劃”,一些民間團體近期表示,該計劃將破壞臺北故宮博物院原有的整體景觀,恐怕會破壞建筑主體結構。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自創建以來外觀為中國宮殿式設計,報道稱,有島內民眾認為臺當局是以修復之名將臺北故宮建筑外觀“去中國化”。

      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建筑修復前原貌。(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報道稱,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自1965年創建,幾經擴建仍維持原建筑師黃寶瑜的設計,外觀呈中國宮殿式,并于2020年10月26日登錄為歷史建筑。近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正館展覽空間不足,先后提出“大故宮計劃”、“新故宮計劃”。然而今年9月23日、24日舉辦的故宮“建筑修復及再利用計劃”說明會上所公告的設計圖,卻令附近居民及關心臺北故宮博物院者感嘆:形同毀容。

      中時新聞網援引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公告稱,修復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將在一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筑為“入口亭”,不僅現有“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被取代,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有建筑的米色宮墻不協調,還遮蔽二樓宮墻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野美感。館內則一樓到二樓的迎賓大樓梯拆除,四樓三希堂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4層樓的八角中庭。

      報道提到,對此案持反對意見者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主體修復應是以漏水、管線修復、結構補強為主,然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提出的計劃卻破壞了原歷史建筑群的完整。在57年的舊建筑中做出挖地板等大規模拆除工程,是否會破壞結構也令人擔心,且修復后的主館展覽空間也未獲大幅增加。報道稱,有島內民眾稱,根本是以修復之名將建筑外觀“去中國化”。

      針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建筑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有島內網友認為是“亂來”、“刷存在感”。↓

      有網友毫不客氣地在臺媒評論區留言表示,“意識形態的綠汁腦,每天都在‘去中國化’,去了又怎樣?”“這么不喜歡,干脆將臺北故宮的物品全部還給北京故宮吧。” ↓

      還有人稱,“搞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面對現實很難嗎?選你們(民進黨)出來是要你搞這些?下臺吧。” ↓

      有網友質疑,臺北故宮博物院此舉是“又要想辦法撈錢吧?”還有人稱,“要撈錢要騙錢請找別的目標。” ↓

      更有網友表示“抵制”,稱“先去民進黨化!” ↓

      標簽: 臺北故宮博物院提改建又引發爭議 島內民眾批以修復之名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