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快消息!已非首次!臺北故宮博物院兩職員因人為疏失致文物破損被懲處

      發稿時間:2022-11-04 15:56:05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4日,南都記者從臺北故宮博物院獲悉,針對因人為疏失致文物“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盤”破損,該院將依情節輕重,懲處兩名職員,其中一人記一大過,另一人記申誡二次。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3日晚也向媒體還原人為疏失過程,同時為文物破損事件致歉。

      據南都此前報道,臺北故宮博物院發布聲明稱,器物處瓷器科人員整理文物時,在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打開文物包裹后發現“明朝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朝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破損。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由于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疏忽,致“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經調查,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之破損查無人員疏失;2022年5月19日則明確為人員操作疏失。

      11月3日,臺北故宮博物院發布通報公布處罰結果。臺北故宮博物院稱,依情節輕重,懲處兩名職員。其中一人因執行公務疏失,致文物有重大毀損,核予記一大過處分;另一人未妥善照管提出的文物盒,于盒內尚有文物情形下,也未確實扣上盒子系帶,致他人因疏失而導致文物毀損,核予申誡二次處分。

      11月3日晚間,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也公開還原人為疏失過程,同時為文物破損事件致歉。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稱,“很遺憾臺北故宮博物院發生這樣的事情,希望民眾可以理解文物損傷免不了,但必須將損傷降到最低程度,尤其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汲取此次教訓,包含典藏環境、作業規范、同仁訓練都會加強。”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臺北故宮博物院因人為原因導致文物受損的消息并非首次。1967年,為了拍攝“故宮藏瓷”圖錄照,工作人員不慎打破“清琺瑯彩紅地纏枝牡丹碗”。1975年,“清乾隆粉彩三多小碗”因于瓷器囊匣裝箱時,不慎破損。2000年初,由于“受外力擠壓”導致“玉石盆飾栽景”扭曲變形、斷裂。201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被曝出員工盜取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永樂大典”等國寶文物,并在未獲取授權的情況下,將其制作成“復刻版”。

      文物人為受損事件頻出引發島內輿論不滿。有臺媒發表社論稱,“整個臺北故宮博物院從規劃到管理,都隱秘不為外人所知,其間有無弊端,不免引人質疑。而如今,竟有3件館藏的珍貴明、清瓷器,為了因應數字化典藏的計劃取出,遭到摔破。文物輾轉流離于戰火之際,未有損傷,居然在現在遭到人為的損傷,這簡直是世界級的丑聞、博物館之恥。”

      采寫:南都記者 楊苓妍

      標簽: 已非首次臺北故宮博物院兩職員因人為疏失致文物破損被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