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走進黎族·作家日記|馮晏:沉默的黎族語言符號

      發稿時間:2022-11-01 19:49:04 來源: 騰訊網

      走進黎族·作家日記

      馮晏:沉默的黎族語言符號——走進黎族筆記之六


      (資料圖)

      走進黎族,跟我交流最多的應該是那些替代文字的語言符號。那些長調、短調、羅尼調;那些萬物有靈意識中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甚至那些圍繞熱帶雨林的古村落,也讓我看到的是一種大自然對人類在遠古接納的符號。這些符號雖然是精神上的,但是在黎族,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圍繞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是黎族的不同方言: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美孚方言和賽方言五種方言的服飾區別,讓我知道碎片與碎片記憶之間的內在聯系與不同之美。

      黎族的符號意識從來都是建立在現實之上,即使巫師稱被稱為“道公”“娘母”,他們也不脫離生產。還有黎族的民間樂器鼻簫、口弓、水第、洞勺等,鼻簫用鼻孔吹奏,聲音柔和低沉;口弓用薄竹片或銅片制成,吹奏時用手指彈動弓片,自由的節奏;水第音色清脆,響亮。以及打柴舞、舂米舞等,也都是圍繞生產和生活的一種聲音和肢體符號。

      或許,正因為黎族沒有文字,那些色彩和線條、服飾上密集的圖案、黎錦、紡織展示、文身等,才大量傳承下來,給研究和探索人類民族的歷史留下了珍貴記錄。

      昨天,在與保亭文化部門的一位黎族長者交流中,他告訴我,黎族的圖騰品種之多無法計算。他邊說,手指邊在自己穿著的上衣繡邊上數著……他說,五種方言中的圖騰符號也各有不同之處,有的是從個人或者家族與大自然建立關系中的感恩記憶,在小范圍內還有更多人們不知道的存在,不僅只是大眾得以公認的代表性吉祥之物。

      再比如黎族的姓氏,我在昨晚的一場見面中得知,由于發音聽不清,沒有文字表現,有時,一個黎族家庭成員會出現不同的姓氏。就像姓“黃”和“王”的發音就容易造成錯覺的產生。

      黎族在對符號圖解上充滿個性的認知。比如黎錦的紡織,我在一個民族村看到坐在地上當眾制作黎錦的金花,她創作的手工圖案“戀愛中的小人”等被人們紛紛預定。人們信奉這些象征喜慶和愛情的符號傳承,尤其是出自擁有符號歷史的民族傳承人之手。

      符號代替文字,象形部分有時只能是一種意會。走進黎族,隨處都可以遇見這些印在不同位置上的文字符號。一路上我都在像讀一本難懂書,對誤讀也充滿包容。黎族眾多的符號所呈現的記憶碎片,在當代詩歌創作中,猶如一種對詞語的碎片意識,語言的碎片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種開放,去掉邏輯和約定俗成的束縛,詞語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而沉默也一樣,有時詞語省略的部分恰好就是想象力被打開的位置。

      事實上,黎族流傳下來的大量符號已經替代了文字。也許正因為沒有文字,另一部分豐富的民俗形式也是被沉默激發出的。

      沉默本身具有對語言更大的解釋能力。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種具有行動的沉默。文字的沉默是神圣的,它有利于更大化的表達肢體,聲音,直覺,以及對象形符號的捕捉和隱喻。

      2022年11月1日 保亭

      作家簡介

      馮晏,著名詩人、作家、旅行家。20世紀8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并在國內外發表作品。出版詩集《馮晏抒情詩選》《原野的秘密》《看不見的真》《馮晏詩歌》《紛繁的秩序》《鏡像》《碰到物體上的光》《內部結構》《刺穿冰層抵達水》以及詩叢詩集《吉米教育史》《與從前有關》《邊界線》《小月亮》《意念蝴蝶》《焦慮像一列夜行火車》等。2020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文藝思潮研究所和《作家》雜志社召開“馮晏詩歌研討會——詞語無邊界”。先后獲《十月》詩歌獎、第二屆長江文藝·完美(中國)文學獎、首屆蘇曼殊詩歌獎、漢語詩歌雙年十佳詩人、2019年中國長詩最佳成就獎、第十二屆澳門文學散文公開組一等獎。詩歌作品先后被翻譯為英語、日語、俄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文字。多年來已深入世界數十個國家旅行、寫作、演講,應邀出席過國內外多種詩歌學術活動。

      標簽: 走進黎族作家日記|馮晏沉默的黎族語言符號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