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微資訊!【心動聊城金秋行】無石不雕、無木不刻、無板不繪的聊城山陜會館

      發稿時間:2022-10-17 19:50:42 來源: 騰訊網

      據文旅聊城:

      自古以來,秦晉地區的商人就在中國的商業文化中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為了滿足聯誼同鄉感情、祭祀神明、貿易洽談、滿足思鄉需求等目的,晉商與秦商在全國多地修建了山陜會館。聊城山陜會館就是其中一家,雖然它的面積不算大,但館中精美的建筑及雕刻藝術,確是國內首屈一指的。

      “八大會館”之首


      (資料圖片)

      聊城運河文化特色鮮明,明清時期“因水而興盛”了四百余年,是聞名遐邇的商業大都會。彼時的聊城非常繁榮,太汾公所、江西會館、贛江會館等會館林立,山陜會館則是八家會館中最精美、規模最大的一家。隨著漕運的沒落,時間的流逝,其余會館逐漸消失,只有山陜會館留存至今。

      山陜會館始建于1743年,距今已有近280年歷史了。當時山西、陜西的商人為“祀神明而聯桑梓”集資修建會館,從乾隆八年一直修到了嘉慶十四年,歷時66年時間,花費近10萬兩白銀。

      延續至今的戲樓

      和其他地區的會館相比,山陜會館的面積不算大,只有3000多平方米,但卻濃縮了非常多的雕刻、書法、繪畫等藝術品,這其中,以石雕、磚雕和木雕最為精彩。走進會館過了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華美的戲樓。戲樓分兩部分,上面用來祭拜神明,下層則是演出的地方。戲樓屋檐下的木雕精美絕倫,每段都是由整塊核桃木鏤空雕刻而成的。戲樓如今仍在開放使用,每到節假日會有演出、廟會等,熱鬧非凡。

      精美的石刻

      戲樓的后面就是會館最中心的關帝殿,殿前庭院中,坐落著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右手邊的雄獅腳踩繡球,是權力的象征,左手邊的雌獅子腳下則是一只淘氣的小獅子,小獅子還把腦袋探出來咬著媽媽項鏈上的流蘇,非常生動。整座獅子雕像高3.25米,除了獅身部分,下面還有雕有法器、樂器、花瓶等精美圖案的須彌座和刻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底座,從上到下處處工藝精湛。

      更驚人的是,聊城本不產石頭,所以整座院子中的石板、石柱等所有的石頭都是從山西拉過來的。光是這對石獅子就花費了634兩白銀,相當于如今的200萬左右。

      生動的木雕

      關帝殿的檐下同樣也有整塊核桃木的木雕,因為是按故事雕刻的,所以和戲樓相比,這里的更加生動有趣。正中間雕刻的是道家始祖老子,他的兩側是靈動的八仙人物,右側為二十四孝主題中的七則故事。

      比如最右邊是一位穿紅衣服的小孩,在竹林中懷抱一棵青綠的竹筍,講的是三國孝子孟宗的母親生病想吃竹筍,但冬日無筍,孟宗扶竹而哭,感動竹子,最終地里生出竹筍的《哭竹生筍》的故事;這旁邊則是一個小房子,里面擺了張床,床旁邊站著個小朋友,講的是《扇枕溫衾》——漢朝黃香為讓父親安睡,夏天時用扇子把涼席扇涼,冬天自己鉆被窩把被子捂熱的故事。這些木雕不僅非常靈動,而且非常精妙。透雕、懸雕等手法的運用,讓木雕看起來立體又傳神,活靈活現。

      “永垂不朽”的賬本

      除了各種雕刻,山陜會館里還有個不得不看的,就是碑文。這里的碑文不是詩詞歌賦,而是賬本,而且記得非常詳細。有各商戶捐贈的明細,從上到下從多至少,甚至僅捐了幾分的都碑上有名。支出的內容更是詳細,不只有材料費、工費這些常見的,還有騾子費、燈油費等這些非常細節的費用,以及地契合同。不僅說明當時秦晉商人做生意思慮周全講究誠信,更證明了聊城清代商業的繁榮。

      地址:聊城市東昌府區雙街55號

      門票:30元

      開放時間:8:30~ 17:30

      圖片及內容來源:@超級小包子

      標簽: 心動聊城金秋行無石不雕、無木不刻、無板不繪的聊城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