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速遞:《尚書》: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發稿時間:2022-09-30 06:46:21 來源: 騰訊網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于前五世紀,傳統《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尚書》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尚書》相傳為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后經秦代焚書,損失很大。該書要旨:


      (相關資料圖)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備受痛苦。為救危世,感化當世人君,史官作《書經》一書,希人主得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堯、舜、禹、湯、文、武之治。因此,闡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書》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賢臣事君之道。

      周室東遷之后,人臣之事君,遠不如往古,亂臣殺君之事屢見不鮮。史官作《周書》,記古賢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1、知人則哲

      本句大意是;能識別人就是聰明。

      人是復雜的,所以能夠知人,識別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聰明。

      2、政貴有恒

      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長久不變。

      一條政令,一項政策,在執行中重在連貫不變,長久堅持。時間短暫,則不易見其效果;朝令夕改,則執行者易生疑惑而無所適從。

      3、習與性成

      我們常說習慣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性格。我們的老祖宗造就把這些說明白了。

      4、作德,心逸日休

      積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無憂無慮。事情一天比一天順心。

      《尚書·周官》還有“作偽。心勞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虛作假干壞事的人,用盡心機,藏奸飾偽。處境卻越來越窘迫困難。兩句從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勸善戒惡,教育人們多做好事,不干壞事。

      5、滿招損,謙受益

      這兩句大意是:自滿招來損害,謙虛使人得益。

      這兩句上古傳下來的訓誡,言筒意賅,對比鮮明,表現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淺,可用作座右銘。

      6、詩言志,歌永言

      詩用來表連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過詠唱的語言,抑揚頓挫地把這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7、作偽,心勞日拙

      弄虛作假的人費盡心機,處境越來越困窘。

      現實生活中,確也有些人弄虛作假,機關算盡,到頭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見這兩句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特別是后一句“心勞日拙”,現已成為成語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盡小聰明,使盡壞心眼,最后不但沒有得到好處,處境反而越來越糟。

      8、樹豫務滋,除惡務本

      培養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斷地進行;清除邪惡的東西,必須從根本上鏟盡。

      培養高尚的品德,應循序漸進,潛移默化,不斷提高;鏟除邪惡必須雷厲風行,果斷堅決,除惡務盡。

      “除惡務盡”已成成語,說明打擊邪惡勢力,清除壞人壞事,務必干凈、徹底,力爭從根本上消滅之。

      9、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迷戀女色會喪失道德,沉迷于玩賞喜愛的東西,會捎磨掉志氣。

      沉溺于玩人玩物,則無法保持銳氣和德行。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總結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歷史教訓,便是最好的說明。

      10、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不注重小節,最終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從一個人的立身道德上說,平時不檢點,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風方面的細末小事,久而久之。積細行而成惡習,必將影響到立身大節。

      11、罔游于逸,罔淫于樂

      不可游蕩于安逸,不可過分地享樂。

      這兩句可用于告誡人不可過分沉溺于安樂。

      人活著總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義;如果過分地沉溺于安樂,生活沒有意義,生命毫無價值,同時也會影響到身心的健康。

      12、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點努力就不能完成。

      告誡人們要善始善終,切莫虎頭蛇尾;某些事情接近成功,最后的一步也許是困難最大的。

      13、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遇事多問的人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人會使自己知識貧乏。

      古人也有不恥下問的訓誡,就是說不好以向別人請教問題為恥辱,哪怕是職位比自己低的人。

      14、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這兩句大意是:一時過失,雖大也可以寬恕,明知故犯,雖小也要懲罰。

      15、任賢勿貳,去邪勿疑

      任用賢才不能三心二意,廢除奸邪不可舉棋不定。

      任賢有貳心則如無任,去邪有猶豫則如不去,結果,賢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為猖獗。

      16、蓄疑敗謀,怠忽荒政

      猜疑積蓄得多了就會敗壞預先的謀劃,怠惰疏忽就會荒廢國家的政事。

      一件事情謀劃好了,就要有信心去辦,切莫在辦的過程中猜疑猶豫,否則就可能無所成就。

      17、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能夠辛勤地為國效力,能夠節儉地操持家政。

      成語“克勤克儉”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勞,又節儉。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8、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這兩句大意是:每天勤勤懇懇,不敢安閑逸樂。這兩句可供引用形容或描寫有些人對工作和學習非常刻苦,經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19、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這兩句是說對待別人。不應過于苛求。要看到人家的長處,優點;而對待自己要嚴格。要經常認識自己的不足,這樣才指保持謙虛、謹慎。既能學到別人的長處,又能克服自身的缺點。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過分地苛求別人,過高地估計自己。

      因此,熟記這個名句,常常對照檢查自己,是會受益非淺的。可供論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時引用。

      20、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蹈虎尾和涉春冰,都是比喻身臨險境的。心中懷有深深的畏懼,好像踩著了老虎尾巴和在春天即將融化的薄冰上行走一樣。

      兩個比喻十分形象、貼切,可引用表現人們承擔了某種重任之后,小心謹慎不敢稍有懈怠的心情,也可以說與《論語》中“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相通;也可引用形容人們身臨險境時的恐懼感覺。

      21、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

      喜愛那個人,就連他屋上的烏鴉都覺得可愛;厭惡那個人,就連他村里的墻壁都令人生厭。

      俗話說“情人眼里出西施”,這個情人眼里的“人”未必是個美人,但在有情者眼里就像西施一樣地美麗。

      俗話也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個仇人眼中的“仇人”未必是個壞人,但在仇人看來就特別感到憎惡和可恨。

      轉自曾國藩讀書會

      明倫書院——“全國十佳國學教育機構”

      標簽: 尚書作德 心逸日休作偽 心勞日拙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