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即時看!京派熠熠百代奇

      發稿時間:2022-09-24 05:46:45 來源: 騰訊網

      “古韻傳承 匠心筑夢——北京燕京八絕宮廷藝術精品展”展出 楚建鋒(教師、雜文家)

      “天地氤氳秀結,四時朝暮垂垂,透過鴻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這是清著名畫家石濤的藝術感悟。

      《禮記》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天地,是舞、是詩、是畫、是音樂,是藝術家在天地物態中尋覓天趣,在宇宙萬形中感悟生命,在“心源”和靈性的“造化”中表達人生真際的深心自我。


      (資料圖片)

      藝術家就是要用自己心源的光,透過一切物象的表面,把自己對宇宙生命的“妙悟”生發出的“妙境”,展現給世人,達到“透過鴻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之境界。

      幾千年來,尤其是北京建都860多年來,藝術家們留給世世代代的精神產品形成了獨特的“京派”藝術奇觀,可謂星漢燦爛、彪炳千秋。

      據有關部門統計,北京積淀了大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昆曲、太極拳等12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幽燕氣韻是真宰。探尋北京的藝術奇觀,探源尋根是究因之本。《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人在天地萬物環境中,感受生生不息的宇宙、物象、人事之變化,醇化出超以象外的精神境象。

      中國文化的差異,是統一中國內部的地域差異。“京派”奇觀,離不開最初地理、物候、人文特征孕育的幽燕氣韻的熏陶。西周時召公封燕,周禮開始發端,成為外來的燕文化。后燕兼并薊,把黃帝后裔代表的本地薊文化融合,以燕薊為核心的北京地區游牧與農耕相融相通的幽燕文化開始形成。

      幽燕文化“禮賢下士的黃金臺精神、慷慨悲歌的俠義精神、以勇著稱的尚武精神、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精神”之內核,便成為北京藝術氣質最初的基因密碼。

      之后,幽燕文化在多個民族的文化融合中發展,北京逐漸成為遼的北方文化中心、金中都的文化中心和元明清以來全國的文化中心,并借此不斷締造出“京派”藝術的氣韻。

      風云際會得其妙。文學藝術的“通天”之妙,在于藝術家把豐富多彩的宇宙、社會、人生之美發掘出來,用文藝作品予以呈現。

      作為客體的藝術家,要創作出經得起歷史摔打和檢驗的藝術珍品,除本身要具備的情懷、靈性、修養外,面對主體的創作對象,往往與主體的創作素材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尤其與藝術家自身所處的區域、時代,所經歷的時代變遷,所接受的時代洗禮息息相關。

      古老的北京大地,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尤其自春秋戰國后,幽燕大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古燕國的幽燕文化發源,到秦漢至隋唐是北方軍事重鎮的邊塞文化,到遼金時期的北方文化中心,再到元明清的全國文化中心。這里,風云際會,險象環生。

      “得幽燕者,得天下。”這里,一直是權柄、榮辱、善惡、美丑、得失的大舞臺、利益場。

      人間萬境中,幽燕是晴雨表、萬花筒、照妖鏡。從公元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送遼,契丹改幽州為南京,到金滅遼再滅宋,遷都燕京改稱中都,再到元明清的大都、皇都,各色人群在此上演一幕幕人生活劇,為藝術家提供了獨特創作景象。

      百花爭妍留青史。在燕京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從御用文人士大夫到一般官吏,大都喜愛文學藝術。風尚之下,萬木齊發,百花競開,至今仍在中華民族藝術長河中熠熠生輝。

      據記載,遼景宗幼喜書翰,十歲能詩,并曉音律;遼興宗好儒術,通音律;遼圣宗親自用契丹文翻譯白居易的《風諫集》。隨著大批契丹人南下定居,在草原游牧文化影響下,形成了燕云地區獨具一格的“北方畫派”。

      金時,金世宗翻譯儒家經典《孝經》供女真學習,還創作歌曲供女真演唱。每逢婚嫁、宴會、大型活動,女真都有歌舞活動。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大興禮樂,編纂《大元統一志》,修訂《授時歷》,吸引了一大批文學家、藝術家來到大都,創作了一批杰出的文學藝術作品。如天下奪魁《西廂記》,關漢卿的雜劇,馬致遠、貫云石的元曲,趙孟頫、康里巎巎的書畫,等等。

      明代文化昌盛,典籍刊印盛行。昆曲傳入北京,打造出“百戲之師”;文學“前七子”“后七子”均為一時之選,“公安三袁”主張文學應隨時代發展;徐渭創造“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妙境,仇英《漢宮春曉》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景泰藍成為中國歷史文化標志性符號之一,等等。

      有清一代,康熙“尊孔崇道”篡修《朱子大全》《四庫全書》,康熙、乾隆等善詩詞;曹雪芹作《紅樓夢》、李汝珍作《鏡花緣》、孔尚任作《桃花扇》,徽班進京打造出經久不衰的國粹京劇……

      近現代以來,涌現出一大批京派藝術家,京派文脈一直在京城上空光耀閃爍。

      新時代,首都藝術家們正在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康莊大道上,奮力譜寫燦爛的華章。

      供圖/視覺中國

      標簽: 京派熠熠百代奇 北京地區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