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熱點評!清晨閱讀丨中國人都應學會欣賞中國畫

      發稿時間:2022-09-04 23:02:09 來源: 騰訊網

      點擊:“收錄于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并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


      【資料圖】

      中國畫,和中國書法一樣,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是全中國人應該了解的藝術。對于要欣賞中國畫,那么掌握了解中國古代品評繪畫的基本原則—“國畫六法”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謝赫擅長肖像畫和仕女畫,據載他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默寫功夫。所謂“六法論”,是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六個方面

      1、氣韻生動。即畫面形象的精神氣質,也就是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稱為的“神”。

      畫面形象的精神氣質要生動活潑、活靈活現、鮮明突出、形神兼備。中國畫的要求,不僅要描繪出對象的外形,而且還要表現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鳥也有精神。達到神似,就能氣韻生動。許多畫家認為,沒有氣韻的作品是不能稱之為畫的。

      當然,要表現出藝術形象的生動性、真實性,即氣韻,也與其他五法分不開的。氣韻生動離不開構圖立意、筆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個整體。其他五法同時也離不開氣韻生動,否則,也就成為了缺乏靈魂的純技術性的東西。

      2、骨法用筆。骨法原來是指人物的外形特點,后來泛指一切描繪對象的輪廓。

      用筆,就是中國畫特有的筆墨技法。骨法用筆總的來說,就是指怎樣用筆墨技法恰當地把對象的形狀和質感畫出來。如果我們把氣韻生動理解為“神”,那么也就可以簡單地把骨法用筆理解為“形”了。因此,氣韻生動和骨法用筆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形”的描寫借助于筆墨寫出來,而寫形又不過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現“神”,這與顧愷之的“以形寫神”的表現客體的法則是一致的。

      3、應物象形。就是畫家在描繪對象時,要順應事物的本來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現出來。

      描繪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觀事物作為依托和憑借,不能隨意的主觀臆造。但是,作為藝術,也可以在尊重客觀事物的前提下進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張。這可以說是一種創作態度和方法。

      4、隨類賦彩。是指色彩的應用,指根據不同的描繪對象、時間、地點,施用不同的色彩。

      中國畫運用色彩同西洋畫是不同的,中國畫喜歡用固有色,即物體本來的顏色,雖然也講究一定的變化,但變化較小。

      5、經營位置。是指構圖。

      經營是指構圖的設計方法,是根據畫面的需要,安排調用形象。即通過所說的謀篇布局,來體現作品的整體效果。中國畫歷來重視構圖,講究賓主、呼應、虛實、繁簡、疏密、藏露、參差等種種關系。

      6、傳移摹寫。就是指寫生和臨摹。

      對真人真物進行寫生,對古代作品進行臨摹,這是一種學習自然和繼承傳統的學習方法。

      7、書畫同源,筆墨功夫要同步。上面的國畫六法是古代傳統意義概念,現代人一般不寫毛筆字了。所以站在時代角度,書法也是考量當代國畫的一大因素。筆墨的表現變幻莫測,歸結起來,大凡用筆有正、側、順、逆,橫涂豎抹、拖泥帶水、渴染干擦,一法至萬法通。所謂無法而法才為至法。墨分濃、淡、干、濕、焦,施之于毫素,變化于筆端,心手雙暢,神韻頓生,故而說中國書畫能通神妙之境,其實,并非虛妄之言。如果連書法都寫不好,談筆墨功夫是片面的。

      上面幾點對于畫家和繪畫作品來說,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難完全達到的,達到了比然是大家。而普通愛好者,了解和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評繪畫的標準和著眼點,從而客觀地對待中國的美術遺產。并且使我們在欣賞傳統的中國繪畫時,能夠從中獲得某種啟示。

      點擊:“收錄于話題”下一篇,翻頁閱讀。

      標簽: 清晨閱讀丨中國人都應學會欣賞中國畫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