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實時:“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詩詞講解優(yōu)秀作品展播【馬詩】

      發(fā)稿時間:2022-09-04 09:06:37 來源: 騰訊網

      馬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漠沙如

      雪燕山

      月似鉤

      深圳市景秀小學 丁 宏

      白露為霜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詩歌中重要的意象——“馬”,古代文人對馬這個意象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駿馬嘶空,剛健豪雄,馬的英姿讓古人為之傾倒。詩人寫馬,或喻人才,或以自喻,或借馬之精神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豪情,或表達兼濟天下的報國之志。

      善寫馬者,非李賀和杜甫莫屬了。說起李賀啊,他的詩色彩奇麗,想象奇特,語言奇詭,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 在詩中常常寫到仙山,寫到鬼靈, 此外他還寫了大量的詠馬詩。我們常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李賀的詩中之馬,也意不在馬,其中或美、或譏、或悲 、或惜, 大都各有所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首李賀的《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是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中的第五首,詩中“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寫出了駿馬的急不可耐,它要戴上黃金做的籠頭在沙場上盡情地馳騁。“快走”二字將詩人急于建功立業(yè)的情感顯露無遺;一個“踏”字鏗鏘有力,表達了詩人要用盡全力去開疆拓土的決心。

      其實,這報國的理想自少年時便如種子般種在了李賀的心中,他聰明早慧,七歲能辭章,十五歲便與詩壇名手李益齊名。他才華橫溢,令人稱道,其實他自己也一直相信自己“非凡馬”,而是“龍材”。他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修齊治平”,正如他在一首詩中說道的:“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他的內心深處, 有著一種濃烈的“寶馬情結”,他把自己比作寶馬,渴望馳騁疆場, 渴望書寫輝煌。

      李賀以馬自喻,杜甫則以馬言志,他說:“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他還寫道:“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我們看杜甫筆下的這些馬矯健勇猛、神清骨俊、不辭辛勞、不畏艱險,是值得交付性命的。詩句中洋溢著強大的內在力量,充溢著詩人遠大的胸懷和抱負。

      其實不論是李賀詩中的“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還是杜甫筆下的“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的是那份堅定的信念,是執(zhí)著的追求,更是報國的理想。

      可有時理想照進現實的,不是美好,而是殘酷。駿馬是需要伯樂的賞識的, 是需要英雄的駕馭的, 是需要我們提供廣闊的沙場讓它去盡情馳騁的。可李賀與杜甫筆下的馬卻沒有這樣的好運, 它們資質絕世, 卻機緣渺茫。正如詩人的一生,他們在不斷地追求著, 卻也在不斷地失敗著。冷酷的現實、熾熱的理想,這二者之間的巨大的反差在詩人心頭凝聚成了強大的力量, 這份力量化作了詩中之馬,向世人訴盡了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

      李賀如此,杜甫亦然,不同的詩人,相同的悲劇。他們心懷理想,矢志不渝, 卻抱憾而終。李賀死時,年僅二十七歲,于青春年華將理想埋于了黃土;杜甫暮年,亦是疾病纏身,于孤舟中遺憾離世。讓人不禁唏噓啊,生命何其短暫,理想當如何安放?蘇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人命微淺,于廣袤悠久的天地、滄海而言,何其渺小啊!李賀與杜甫,他們的理想照進現實的雖是遺憾,然而我們也無需為他們的悲劇而哀嘆,這詩中之馬,這心中之志,已然在他們的詩中化作了一份光明與力量,這光明熠熠生輝,這力量生生不已。

      今天的這首小詩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標簽: 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詩詞講解優(yōu)秀作品展播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