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訊息:《中國人眼中的美》:中式之美,美在何處?

      發稿時間:2022-09-02 20:53:49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

      《中國人眼中的美》是藝術史家、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長北講解中華美學精神、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的通識讀物。以解讀中華文化即漢民族文化為主干,以思、氣、神、意四個字為綱,以十個專題為目,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中國人的審美意識進行觀察,結合繪畫、器物、文學、建筑、民風民俗等具體事例論述中國傳統審美意識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高度概括了中國文學藝術講求氣韻生動、中和圓融、傳神寫意、比德思維、意在言外等十個審美意識。

      作者著意于探究中國人群體的審美行為及其固化而成的習俗以及由習俗而形成的文化基因。本書綱與綱之間、目與目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渾成一體,向我們揭示了種族、環境、時代等因素對中華民族文化面貌形成的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各種文化現象形成的社會形態和文化背景。

      本書對中國人推崇備至而又看不見摸不著的“氣”“象”“神”“韻”“意”等詮釋非常到位:“氣指天、地、人、萬物可感的生命力量,藝術的活力與生機盡在于氣,藝術技巧則在其次”,“氣”指向創作主體精神生命與大自然精神生命的融合,反映到作品中就是人的氣質、氣格;“象”指可見的氣化了的物質形態,是世間萬物乃至宇宙可見、可感而不可形的生命力量,象從氣生,無氣則無象;“韻”是“氣”的節律化,氣的運行旋轉有節律,就有了韻味,“韻”表現為主體情感與自然節律和諧感應而呈現出的美的律動;“神”是主體精神的體現與放飛,中國歷來有著“神貴于形”“略形取神”的藝術傳統;“意”則是傳達自心,“寫意”比“傳神”所達到的境界更高。中國式審美講究的是氣韻之美,重在傳神寫意而形次之,惟妙惟肖從來就不是中華審美的最高標桿。

      此外,作者還闡釋了中國式審美的比德思維、引譬設喻,類比寄托的特征以及喜歡吉祥的世風。其他如中國的禪悟式審美,中國人線性思維而呈現出的藝術的曲線旋律美等等也有論及。通過對中華民族審美特質的論述揭示了中國文人豐厚的文化心理結構,以及中國審美意識對整個東亞性格塑造的深刻影響。

      作者還精辟闡述了民間藝術和文人藝術之間的關系:民間藝術給文人藝術以長期的滋養,文人藝術又反過來影響民間藝術,中國式審美扎根于整個民族的文化之中,文化就這樣升進。在論述中國式審美中“天人合一”的特色時,還從環境科學和環境設計理論的角度指出中華民族的風水術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智慧的產物。

      “中國人認識自身藝術的特殊審美,其意義在于理解和欣賞中國藝術,從而了解自身卻絕非固守自身;外國人認識中國人的特殊審美,其意義在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作者希望在全球化的格局中,我們能加深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認知,牢牢扎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并加以吐故納新。

      通訊員張鐵燕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標簽: 中國人眼中的美中式之美 美在何處 民族文化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