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滾動:山里娃大灣區舞臺綻光芒

      發稿時間:2022-08-30 09:58:03 來源: 騰訊網

      瑤安民族學校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奪得群舞金獎,同時獲“最佳表演獎”。受訪者供圖

      初賽第一,決賽還是第一!日前,由連州市文化館與瑤安民族學校聯合創編的省級非遺項目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中以最高分奪得群舞金獎,同時獲得“最佳表演獎”,成為賽事里最耀眼的隊伍。

      偏遠民族地區的學校舞蹈能奪取大灣區高水平賽事金牌,有何秘訣?“一方面在于我們學校致力做好非遺文化傳承;另一方面,得益于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遠方博愛基金等眾多愛心人士與社團的支持,專門在學校成立了非遺文化傳承班,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傳播非遺文化,展現我們瑤區學子的風采。”瑤安民族學校校長邵曉波說。


      (資料圖片)

      展現瑤族風情

      預賽決賽均列第一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由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發展,促進大灣區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與融合。

      近日,由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遠方博愛基金及廣州市連州商會牽頭援助,國家一級導演裘華松指導,連州市文化館與瑤安民族學校聯合創編的省級非遺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卓悅嶺南專場初賽亮相,并憑借96.43分在96個節目中以第一名成績進入決賽。

      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取材于連州省級非遺“瑤族高臺小長鼓舞”。該舞蹈主要流傳在瑤安瑤族鄉盤石里村,主要反映勤勞善良的過山瑤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連州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及風情習俗的濃縮表現。

      參賽舞蹈由國家一級導演裘華松和非遺傳承人趙新花指導,瑤安民族學校瑤族高臺小長鼓舞非遺傳承班教師吳曦和連州市文化館副館長鐘朝安共同創編而成。作品重點呈現一群瑤族姑娘一天的生活情景——從晨起到暮歸,從播種到收獲,太陽升起時出發,夕陽西下時歸家,詮釋瑤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在決賽中,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再續精彩,當天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39萬人次,得到專家評委和網友一致好評,最終以97.38分的高分榮獲群舞金獎第一名,同時獲得最佳表演獎。

      愛心社團支持

      山區學校傳承非遺文化

      位于粵北的連州市瑤安民族學校現有學生772名。“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瑤山鄉村里留下的孩子多為留守兒童。現在學校留守兒童占了一半以上,他們缺少家庭的關愛,內驅動力不足。”邵曉波介紹,為了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與成才,除了黨委、政府和學校持續發力,愛心社團和人士也傾力支持。

      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遠方博愛基金負責人廖遠芳介紹,2022年6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組委會與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遠方博愛基金聯合發起了“廣東省非遺傳承與發展聯合公益行動計劃”,并于6月17日在連州市文化館開展首次落地實施研討會。

      廖遠芳介紹,該行動計劃邀請民族民間舞專家支援省、市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推動非遺節目搬上舞臺,“尤其注重面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扶助非遺傳承班孩子走上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的大舞臺。”

      早在2019年,在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遠方博愛基金的牽頭下,眾多愛心人士與社團積極參與援助,以高臺小長鼓舞為切入點,以瑤安民族學校為搖籃,成立傳承班開展省級非遺“瑤族高臺小長鼓舞”傳承培訓工作。

      為參加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今年7月初,連州市文化館組織骨干,以瑤族高臺小長鼓舞為素材,為瑤安民族學校初排了舞蹈《瑤山里的小苔花》。7月中旬,國家一級導演裘華松對該舞蹈進行指導。傳承班的留守兒童們,通過常態化訓練和展演,逐步擺脫了自卑與懵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青春與自信。“這個參賽作品的誕生和獲獎,讓我們共同見證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精髓。”邵曉波說。

      南方日報記者 黃津

      通訊員 廖遠芳 李礫珍 邵曉波

      標簽: 山里娃大灣區舞臺綻光芒 粵港澳大灣區 瑤山里的小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