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百事通!來故宮品讀中國古人書房的意與象

      發稿時間:2022-08-29 20:10:05 來源: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書房不僅是讀書、立言和藏書的地方,還是賡續傳統文脈,體現文化昌盛的象征。8月29日,“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展覽將于8月30日至10月23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展覽以中國書房的意涵與物象為主題,旨在探討和闡釋中國書房的文化內核,回望古代、關懷當下,啟發“當代如何走進傳統,傳統如何啟迪當代”等思考,涵養人們的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

      此次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介紹,展覽分為“委懷琴書”“正誼明道”“結契霜雪”三個單元。

      “委懷琴書”單元,劃成星空、五經萃室、圖書、文房四寶、文人賞器五個空間。該單元以五經萃室和五經圖書為核心,突出書房不僅僅是一個看書、寫作、藏書的空間,也是一種情懷和傳承。星空部分,將天上的壁星和地上的魯壁聯系起來,仰望星空,拓展對書房文脈的思考和對書房空間的想象。所展出的文房四寶,讓人聯想到古代文人使用這些器物所創造的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書法和繪畫藝術。賞器部分,注重展示能體現天地大道的器物,如玉琮、青銅、五大宋瓷名窯等。

      ▲“五經萃室”的資料照片。

      ▼此次展出還原了“五經萃室”陳設,上方懸掛乾隆楷書“五經萃室”匾,下方是《五經萃室記》炕屏,還有一張楠木十六屜炕桌。當年桌上放著岳氏版五經,供乾隆隨手取閱。

      ▲各式御制花卉詩管紫毫筆、檀香木管山茶花詩筆

      “正誼明道”單元,展示的是家國情懷,突出書房的人文精神。這一單元分為修身養性、家國情懷和仰觀宇宙三個空間。家國情懷部分,展示有南宋文天祥的宏齋帖卷、明代徐渭書“晝錦堂記”、陳淳書“岳陽樓記”等書法作品,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此外,還展示了兩件重器,一是大寶箴掛屏,二是虢叔旅鐘,體現士人身處廟堂之上,要崇尚品德,堅守正義,以天下為己任,還要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兼顧天下共達于善的家國情懷。

      ▲崇禎帝 行書“思無邪”軸(李揚/攝)

      ▲文徵明 行書《陋室銘》軸

      ▲乾隆帝楷書《大寶箴》掛屏和西周時期的虢叔旅鐘(李揚/攝)

      “結契霜雪”單元,分為三友同德和雅集唱和兩個空間。“松竹梅”既是書房的象征,又是文人的象征,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雅集是書房的一個延伸,通過展示宋代米芾行書《蘭亭序跋贊》卷、元人楊維楨的詩帖冊頁、明人的《西園雅集圖》卷、沈時的《蘭亭修禊圖》卷等,突出書房的另一種功能,即人與天地的交流。

      ▲董其昌 行書臨《柳公權蘭亭詩》卷(李揚/攝)

      ▲紫檀木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單元入口,以還原“香雪”書房意境為初衷而設計的沉浸式體驗展示,成為公眾了解紫禁城原狀空間的新方式。王子林介紹,“香雪”是養性殿西暖閣的一間書房,由乾隆皇帝親自參與營造,仿養心殿梅塢而建,以白石依墻堆砌出山景,表達了“仰觀香雪海,坐覺太虛寬”的精神意趣。此外,展覽還引入了裸眼3D、體感交互投影等技術,提供給觀眾沉浸式的空間感受。

      作者:文匯報 駐京記者李揚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故宮博物院提供

      編輯:江勝信

      責任編輯:陸正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來故宮品讀中國古人書房的意與象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