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短訊!長城的文物保護和價值闡釋:多學科協同作戰的成果

      發稿時間:2022-08-29 16:45:27 來源: 騰訊網

      “萬里長城萬里長”,在這蜿蜒峻嶺隱蒼茫之中,“京郊三險”之最莫過于建于明代的箭扣長城,因為形似一支箭扣在一把滿弦的弓上而得名。箭扣長城是北京所有長城中,山勢最復雜、最危險,也是風光最好的一段。也正是因為危險,自然風光沒有受到人為破壞,但是長城的保存現狀卻不容樂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箭扣段長城現狀

      長城的重要價值使長城保護工作成為全國的焦點,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特別重視,在具體工作中也不斷嘗試新理論和新方法。從2018年開始,北京市文物局把考古發掘引入長城保護修繕的試點。不光是懷柔區箭扣段長城,還有延慶區柳溝段長城搶險加固保護工程、延慶區大莊科段長城的考古發掘等工作相繼開展。不僅為更好地開展長城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更豐富了長城蘊含的文化內涵。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說:“以前遇到長城坍塌的磚墻,施工人員或許把它們清除,但是現在因為引入考古發掘,來自各方面的專家可以從中讀出來自歷史的信息,為后續的一系列保護提供依據,防止對文物歷史信息的無視和破壞,也為后續開展長城搶險加固工作提供重要的設計借鑒和保護依據。”

      你問我長城考古能解讀出什么?我給你舉個栗子~

      長城上一座又一座的烽火臺,矗立在山巔之上,他們是明代戍邊士兵巡防的崗樓,還是駐守的營房?

      長城考古告訴你答案。

      箭扣段長城的出土文物

      懷柔區箭扣段長城考古中首次在北京長城的敵臺頂部發現明代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設施遺跡,還出土了鍋、盤、碗、剪刀、鏟子等生活用具,這就一下子復原了明代戍邊將士日常生活。答案也呼之欲出了吧~

      箭扣段長城保護工作中發現的石碑

      長城考古讓鐵血的長城一下子變得有了人間煙火氣。除此之外,考古工作中還發現了兩塊石碑,明確記載了敵臺修建于萬歷十二年,墻體修建于萬歷二十五年的建造史實。表明單體建筑的修建早于長城墻體,實證了不同時期長城防御體系的樣貌和演變。這是不是極大豐富了箭扣長城的文化內涵?

      當然,目前箭扣段長城考古工作還在進行中,我們也一起期待長城考古給我們帶來新的知識。

      不過,對長城的保護工作來說,考古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長城搶險工程與研究性修繕同樣重要。國家文物局提出文物保護要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

      這就需要多學科深入交叉合作研究啦~包括考古學、歷史學、材料學、結構力學、植物學等等學科的學者,組成多學科專家團隊。他們要一起在現場勘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出建議,最大程度保護長城文化,全面研究長城病害的成因演變過程。再以多項研究成果,為精準編制保護方案提供翔實依據。北京市文物局正積極總結,提煉出“精心修長城,邊修邊研究”的北京長城保護經驗。

      自動化檢測設備

      單純的“以人為本”還不夠,還得有“科技賦能”來加持。此次長城保護還搭建了長城保護數字化應用場景,對部分長城點段進行三維數字掃描以及應用場景建設,借助傾斜攝影、激光掃描、遙感測繪等高科技手段,多孔徑雷達、振動頻率傳感器等科技設備,為今后長城保護成果數字化呈現提供堅實保障。有了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傳感器等新技術監測長城本體及周邊環境,就能探索建立長效監測體系,改變以往依靠傳統人工巡視的監測方式。依托北京建筑大學共同構建長城環境振動災害云監測技術庫,基于“北斗+加速度計”振動監測技術、大數據技術,積累分析長城振動數據,促進北京長城保護由“被動的搶救性保護”向“主動的預防性保護”轉變。

      工作做到這里,還不夠。還要做到積極推動文物保護利用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做到文物保護利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北京市文物局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打造“云游長城”系列成果,用戶通過手機就能立即“穿越”到長城,在線體驗“爬長城”和“修長城”。這是全球首次通過云游戲技術,實現最大規模文化遺產長城的毫米級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數字還原,成為數字技術在遺產保護領域創新應用的標志性范例。同時,與天津大學合力建設長城全線實景三維數據庫和明長城防御體系GIS數據庫兩大長城自有數據庫,可實現長城游覽自由,完整還原明代長城防御體系層級關系,是可以服務于公眾與專業領域的長城研究全新成果。

      箭扣段長城

      這些才是保護長城的正確姿勢~這樣才能把被稱為“人類歷史上宏偉壯麗的建筑奇跡和無與倫比的歷史文化景觀”的長城保護好。最后再嘮叨一句,生命只有一次,沒有重來的機會,為了保證文物本體和小伙伴們的安全,不要攀爬“野長城”!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善待未開放段長城!

      作者 | 楊逸塵

      編輯|楊逸塵

      審核|王 超

      本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標簽: 長城的文物保護和價值闡釋多學科協同作戰的成果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