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微速訊:文博帶你游安徽|淮南市博物館:講述淮南動人的歷史故事

      發稿時間:2022-08-25 09:01:33 來源: 騰訊網

      來源:安徽文旅

      “講好徽風皖韻故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聯合推出“聽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六“文博帶你游安徽”,與您一起穿越歷史看精彩。


      【資料圖】

      淮南市博物館位于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總占地面積15.69畝,建筑面積10200平方米,是安徽省首批建立的市級博物館之一?;茨鲜胁┪镳^是全市文物與自然標本的重要收藏、宣傳、教育機構,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淮南市博物館鳥瞰圖

      淮南市博物館從1958年建館到今天,已經走過了六十四個春秋。“篳路藍縷,薪火相傳”是淮南文博事業發展歷程非常形象的總結?;茨鲜胁┪镳^館長汪茂東說:

      建館初期沒有館舍沒有藏品,老一輩文博工作者白手起家,手推柴車行走在鄉村之間,發現、發掘文化遺產,收集、整理資料,以一只搪瓷茶杯,抑或是一只暖水瓶來征集文物,換回來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使得祖國的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延續到今天。文博人甘于寂寞,耐以清寒數十載。光陰荏苒,淮南市博物館走過了一個漫長、曲折的發展道路。

      經過三代文博人薪火相傳、孜孜不倦的辛勤奮斗,淮南文博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藏品的研究與展示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汪茂東告訴我們:

      三代人的辛苦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喜悅與自豪,守護好淮南大地上傳承了數千年的文化遺產、守護好淮南人民的精神家園,造福子孫后代這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些文化遺產守護者的神圣職責。

      △淮南市博物館

      圖源:百度百科

      淮南市博物館收藏有藏品2691件(套)(實際數量6000余件),另有隋唐壽州窯瓷器標本上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8件(套)、二級文物72件(套)、三級文物860件(套)。淮南市博物館館長汪茂東說:

      淮南市博物館藏品以隋唐古壽州窯瓷器、春秋戰國時期蔡楚銅器和銅鏡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館藏壽州窯瓷器是最為完備、最具體系、也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物類別。淮南市博物館現已成為壽州窯瓷器重要研究基地。2019年,新入藏戰國晚期蟠虺紋銅編鐘兩套23件、石編磬一套18件及部分楚國漆器、石器,極大提升了館藏品,為淮南地區楚國晚期歷史文化內涵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淮南市博物館現有三個基本陳列廳,其中《淮土遺珍——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集萃》集中展示淮南歷年來出土和征集的各類精美器物,設有古代銅器、兵器、銅鏡、陶瓷器、玉器和綜合類6個單元,基本反映了淮南地區各時代的文明成果。淮南市博物館副館長吳琳說:

      淮南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早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夏商時淮夷人活躍在這里;春秋戰國時,這里是州來、下蔡、楚國的京畿之地;秦漢時為九江郡、淮南國統轄。東晉時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下,隋唐時期的壽州窯名揚天下。歷史的積淀使淮南的大地上分布著眾多的古遺址、古墓葬和各種遺跡、遺物,20世紀以來,相繼發現了楚幽王大墓、蔡聲侯墓等,一批國之重器的出土令世人震驚。

      △淮土遺珍廳

      《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以淮南地區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壽州窯為主題,展出的180余件瓷器,品質精、種類全、時代完整。《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于2010年榮獲“首屆安徽省六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吳琳告訴我們:

      壽州窯是我國隋唐時期的著名窯場。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淮南市上窯鎮高塘湖沿岸。創燒于南北朝中晚期,興于隋,盛于唐,唐末衰落。唐代陸羽《茶經》記載:“壽州瓷黃。”它以喜人的黃釉稱譽天下,產品經淮河、大運河、長江到達江淮各地,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生活用瓷,顯示了古代淮南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創造力。

      △壽州窖 序廳

      △壽州窖展廳一角

      淮南市博物館副館長吳琳說,其中一件龍柄雞首壺是壽州窯隋代產品中的精品。

      龍柄粗壯有力,龍首、雞首寫實,完全靠窯工嫻熟的技藝隨手捏塑成型。此器造型修長俊朗,表現手法寫實粗獷,顯示出壽州窯窯工的高超技藝和對瓷器美學的獨到理解。

      △隋青釉龍柄雞首壺

      《鑒古照今——淮南市博物館館藏銅鏡陳列》遴選館藏銅鏡115面,分為戰國、漢魏、唐宋、明清四個單元,通過詳細的中英文對照說明牌和銅鏡小常識圖版,輔以復原用鏡場景和多媒體投影等展陳技術,再現了自戰國至晚清長達近2000年的古人用鏡史。

      △銅鏡廳 前廳

      △銅鏡廳

      1987年12月出土于淮南市謝家集區的這面銅鏡是一面罕見的山字紋鏡。淮南市博物館副館長吳琳說:

      此鏡背面滿鋪細密的羽狀地紋,四山紋間以四獸,獸為回首翹尾的鹿形,造型十分生動。這種山字紋間以獸紋的銅鏡發現極少,國內已知帶鹿紋的四山鏡僅見于上海博物館,裝飾手法十分相近。

      △四山四鹿鏡

      武王墩墓位于淮南市高新區三和鎮徐洼村,是1981年9月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該墓被盜,出土文物77件,經鑒定國家一級文物26件、二級文物34件、三級文物16件,一般文物1件,時代均為戰國晚期。2019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考古發掘工作計劃》,成為首個獲批的戰國時期楚國王陵級墓葬考古發掘項目。淮南市博物館館長汪茂東說:

      武王墩墓地處城市近郊,北倚舜耕山,南臨瓦埠湖,其東距淮南市人民政府約6公里,西距壽春城遺址及壽縣古城約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經考古勘探證實,武王墩墓為一座“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其周邊分布有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圍壕等遺跡。這些遺跡與武王墩墓一道,共同構成一處戰國晚期楚國最高等級陵園。

      △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展示館(規劃圖)

      2022年6月,武王墩墓考古遺址公園被省文物局公布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目前,淮南市正在委托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淮南武王墩墓保護規劃》、《淮南武王墩墓考古遺址公園規劃》,武王墩墓考古遺址公園(一期)預計將于2025年初步建成并對外開放,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武王墩墓遺址博物館、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展示館(淮南市博物館新館)、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展示場館及配套設施。與此同時,淮南市博物館全力保證開放質量,創新開展公眾文化服務?;茨鲜胁┪镳^館長汪茂東說:

      淮南市博物館每年結合實際推出和承辦精品特色臨展十余次,每年圍繞國際博物館日、文化自然遺產日等重要節慶日,舉辦多次包括館內活動、館校合作、博物館社區活動和線上線下品牌項目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2021年淮南市博物館報送的《龍柄雞首壺》青少年教育課程榮獲“全省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精品課程大賽”十個精品課程項目(名列第三)。

      △《紅心向黨——百件革命文物圖片聯展》

      △青少年精品課程《龍柄雞首壺》

      未來,淮南市博物館新館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的檢閱,繼續講述著動人的淮南故事。

      END

      標簽: 文博帶你游安徽|淮南市博物館講述淮南動人的歷史故事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