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訥孫和他的小說《未央歌》(黃山書社,2008)。(資料圖/圖)
吳訥孫(筆名鹿橋,1919-2002)的《未央歌》早已膾炙人口,恐怕是近四十年來,臺灣的大學生都讀過的書。書中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文字細膩,但卻非常清新,把當年西南聯大的學生生活刻畫得像在桃花源或烏托邦一般地令人忘我、陶醉,風靡了很多年輕學子。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讀讀。在我看來,它比描繪同一個時代的《藍與黑》在文學上的造詣還要高。不過這當然是我私人的感受,沒有要月旦文學作品的意思。最近我在辛亥路臺大北側門出口的星巴克喝咖啡等朋友。難得浮生半日閑,在書架上看到了新版的《未央歌》,不覺就把它拿了下來,隨便翻翻,不禁記起了一些在臺大讀書時的往事。幾天后,我正好去商務印書館看老同學方鵬程先生。閑聊中談起了鹿橋,這才知道,《未央歌》的最新版是由商務出版的,當即請他簽名送我一本。
說起來,我和《未央歌》結緣是從1967年開始的。那一年,吳先生第一次來臺灣,而他的《未央歌》也才出版不久。由于他出自國民政府的官宦人家,因此與臺灣的許多人有來往,應酬等等不在話下。據他自述,這是他第一次與許倬云先生認識。當時許先生擔任臺大歷史系系主任,因此邀請吳先生到系上演講。由于我是歷史系學會負責辦理演講和藝文活動的人,所以這件事就落到我身上。當年要辦公開演講都必須先到訓導處去報備,同時也申請一點經費作為補助。負責管理這一類事情的職員一則沒有聽過吳訥孫,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二則也沒有聽過《未央歌》這本書,竟然問我這不是什么“秧歌”作品吧。說真的,我也不知從何講起。反正就是批了一筆小小的錢,大概是三十元吧。我也記不得了。
【資料圖】
臺大的學生在那個時候,對美國來的講員總是十分的熱情,所以演講的教室坐滿了人。雖然我相信當時的聽眾中讀過這本書的人恐怕沒有幾個,但是大家還是要來看看這位美籍華裔教授的風采。事隔近五十年,他講了些什么,我早已經忘光,只記得吳先生人長得挺高,剛步入中年,神情雅逸,確有幾分迷人。
本文作者李弘祺保存的《未央歌》,右為扉頁題辭。(作者供圖/圖)
那一次演講,他留了三本剛出版的《未央歌》給許先生,因為我負責辦理這次的演講會,所以許先生就給了我一本。我后來讀的就是這一本。它跟著我遠渡重洋,現在竟然又跟了我回到了臺灣。書上還有我自己寫的幾行字,記述我擁有這本書的緣由。幾十年下來,我已經到了“所有一二殘本不成部帙、書冊三數種,……又復愛惜如護頭目,何愚也耶”的階段,居然還帶著這本書,這也是一種癡愚了。
吳訥孫先生早年在耶魯大學攻讀博士,自力買了一塊地,蓋了一棟簡單的房子,命名為“延陵乙園”。我在耶魯讀書時,自然聽說那個地方,只是初時沒有車子,所以沒有辦法去參觀,而這時他也已經離開耶魯,在圣路易的華盛頓大學教書,所以我并不覺得有看這所房子的急迫性。1971年,許倬云先生來新港,這時我已經有了車子,因此就向同學鄧爾麟(Jerry Dennerline)打聽如何去,畫了一張簡圖,就到所謂的且溪去找這棟房子了。且溪是Cheshire的音譯,其實那里說起來,也沒有什么溪流,只能勉強說有一絲茂林修竹的翠綠吧。
且溪距離耶魯大約二十分鐘車程,但是耶魯的教授們住在這里的并不多。那時離開吳先生搬離新港已經有五年。房子有點塌了,大概沒什么整修,頗有人去樓空、空梁燕泥的感覺,十分荒廢。那天我和內人陳享(也是臺大歷史系出身,1969年畢業)、許先生、許夫人孫曼麗(歷史系1967年畢業)和他們三歲大的兒子一起拍了一張相片作為紀念。我從香港教書轉回紐約之后,因為住處與且溪不算太遠,偶爾會經過,所以有一次特地轉去看這棟延陵乙園。現在它已經改建成一棟二樓的獨立房子,雖不算豪宅,也還有點樣子,好像是租給學生。這應該是1978年火災之后重建的。想來,當年紐約附近華人文士聚集的“文會”的景象應該都與故人的逝去(2002年)、化作煙云了(附帶應該加一句,有人說這個文會是大紐約區華人的盛事,有時會有數百人來參加,我想這是夸張的話,就好像把朱熹、張栻的岳麓之會、或朱陸(九淵)鵝湖之會說成有數百人參加一樣的浮夸;我是學歷史的,所以不免對這樣的“「記錄”特別敏感)。
1971年,本文作者李弘祺(右一)和歷史學家許倬云先生(左二)在吳訥孫的延陵乙園留影。(作者供圖/圖)
從上面的這些回憶中,可以想象吳先生一定是一個文人騷客,左右手開弓的貴族作家,而事實也是如此。可惜自從1967年聽他演講之后,我就與他緣慳一面,從來沒有再遇到他。對于他所描繪的聯大景色,也直到去年到昆明,在云南師范大學演講時,才有所領略。西南聯大的故址就在現在的師范大學。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他們重整了聯大的遺址,剛在前一年開放。這當然激引了我思古的幽情。然而,物換星移,往事如煙,不僅昆明的許多路名都已經改過,就是今人的記憶也不同了。我們只能空為憑吊而已。
(二○一三年六月七日深夜)
(二○二二年八月十三日修訂)
李弘祺
標簽: 李弘祺我與未央歌的結緣
- 衢州風華學校教師宋晴斬獲省級比賽一等獎
- 阿根廷隊將與阿聯酋隊進行一場友誼賽后前往卡塔爾
- 卡塔爾世界杯各隊大名單全出爐 我們總結了5個“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線換乘”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交通樞紐獲批
- 全球新動態:美國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專家呼吁民眾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個唾液孕檢試劑盒即將上市
- 天天滾動:今年以來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 創歷史新高
- 熱點聚焦:北京朝陽:繼續增加核酸檢測點位和通道,優化點位布局
- 美國登月火箭終于發射升空 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
- 看熱訊:10月民航客運數據發布 ?主要運營指標同比下滑
- 世界熱資訊!綠色菜單引領餐廳低碳消費新風尚
- 燕麥奶不等于燕麥加牛奶
- 四川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走進遂寧
- 今日關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為隔離觀察人員,涉及13區
- 全球播報:貴州大方:非遺傳人高光友獲“貴州工匠”稱號
- 世界通訊!用包裹著火焰的詩句,撫平時光的皺紋|“娜夜詩選”首發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寫潮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悶雷滾動近義詞都在這兒!
- 中國最嚇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中醫不學本草綱目?
- (V面日報11.15)彩虹醬哇、鈴宮鈴、阿薩獲漲粉、營收、人氣榜榜首
- 干燥劑怎么重復利用?與壓片型干燥劑類似的干燥劑有哪些?
- 世界微資訊!疫情午報|31省區市昨日新增1.9萬余例,詳情匯總
- 環球今日訊!國內旅游市場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 焦點精選!2022“閱讀北京·十佳優讀空間”評選結果出爐
- 全球新資訊:衢江區“一庫一策”動態清零病險水庫
- 世界熱文:安化縣退休交警給村民送頭盔
- 每日熱文:?衢州“烏引”建設高速互聯“智能引水網”
- 速讀:黃山風景區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業趨勢?
- WTA發布明年1至8月賽歷 澳網農歷春節期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