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信息:夜讀丨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發(fā)稿時間:2022-08-22 21:56:13 來源: 騰訊網

      文/每晚Leyla

      《紅樓夢》中,大觀園里富麗堂皇,錦衣玉食。往來賓客非富即貴,談笑間皆是鴻儒士族。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劉姥姥。


      (資料圖片)

      劉姥姥是王夫人的遠房親戚,衣著寒酸,大字不識,黛玉笑話她是個“母蝗蟲”,妙玉嫌棄她用過的杯子。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常常被人拿來取樂的老太太,卻在一眾悲涼的結局中落得了一個圓滿的歸宿。

      讀了劉姥姥的故事,我們會明白:真正的高明,不是如王熙鳳般的潑辣精明,也不是如王夫人般的陰暗狠毒,而是如劉姥姥般的大智若愚。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七十多歲的劉姥姥同女婿狗兒一家生活。

      這年冬天,因天災導致莊稼收成不好,一家人過冬的物資難以籌備。劉姥姥實在無奈,便來到京城的榮國府,求助遠房親戚王夫人。

      榮國府大門四敞,氣派十足,頭回見此景象的劉姥姥一下就沒了底氣。一番周折后,她終于在眾人整肅中見到了威嚴赫赫的王熙鳳,姿態(tài)頓時擺得更低了。

      精明的王熙鳳一眼看出了劉姥姥此行的需求,她體面地應承了劉姥姥,臨走時又將太太平時給丫頭們做衣服的二十兩銀子和自己的一吊零錢給了她。

      劉姥姥通曉世故嗎?當然。

      在生活的脅迫下,她不得不卑躬屈膝,求助別人。但她的世故里帶著初心,藏著善良。

      在《紅樓夢》第113回,王熙鳳病重,托劉姥姥在老家屯里求一求菩薩治好自己的病。說著,還從手腕上褪下一支金鐲子交給她,作為供獻的銀錢。而劉姥姥卻說:“姑奶奶,不用那個。我們村莊人家許了愿,好了,花上幾百錢就是了,哪用這些。”

      回觀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她為了解燃眉之急來籌銀子。但在第三次,面對鳳姐的慷慨解囊,她卻選擇了拒絕。不是境遇變了,而是她懂得在一地雞毛的生活里,保持一份初心。

      魯迅說:“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話。”但人能在千帆閱盡卻保有底線,看盡世事仍守得住自己,才是做人高明的境界。

      善自嘲而不嘲人

      有了鳳姐給的20兩銀子,劉姥姥一家能吃得上飯了,田地里的收成也多了。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她拉著滿滿一車的蔬菜瓜果,二度拜訪榮國府。

      這次她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串門回禮,表達感激之情。

      劉姥姥未必不知賈府不缺這些東西,但是這些代表著她感恩的心意: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曾伸出援手,即便這對于你而言可能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但于我而言,卻是不可遺忘的恩情。

      榮國府的賈母聽說劉姥姥上門,便讓晚輩拉她來跟自己嘮嗑。二人談笑間,賈母興致上來了,隨手揀了一朵大紅的花朵簪在劉姥姥的發(fā)髻上。

      鳳姐見狀,笑說:“讓我打扮你。”于是,將一盤子各色花朵,橫三豎四地插了劉姥姥一頭。換作旁人,可能會有些不高興。

      而劉姥姥卻偏偏不同。她反而得意地說:“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話聲一落,眾人都笑起來。

      她不介意放下臉面扮“小丑”,只是希望能給一眾公子小姐帶來歡樂。畢竟那些歡笑,是真摯的;那些快樂,也有她的一份。

      老舍說:“自嘲者的心是成熟的。”因為敢于把自己拿出來打趣的人,內心一定是廣闊無垠、豁然大度的。

      自嘲,是一種處世的智慧,不嘲人,則是一種圓融的善良。

      經患難而懂感恩

      賈府被抄沒,昔日朱門大戶瞬時間風雨飄搖。

      王熙鳳病重,榮國府大權也拱手他人。對于王熙鳳,旁人唯恐避之不及。昔日里憎恨她的,在此時暗自拍手稱快;和她交好的,也裝作若無其事。

      只有劉姥姥是個例外。

      她聽聞鳳姐病了之后,急忙趕到榮國府。天不亮,門沒開。她就在榮國府門口等了又等,直到遇見熟人,才將她領進來看望鳳姐。一見面,她見鳳姐面色枯槁,傷心地落下淚來。

      鳳姐深知自己時日無多,將自己的女兒托付給劉姥姥,劉姥姥應允。鳳姐死后,賈環(huán)、邢大舅等一干人立馬商量著要將鳳姐女兒賣掉。劉姥姥四處奔走,將巧姐藏于家中,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劉姥姥知恩圖報,有情有義,也正因如此,她才能成為“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紅樓一夢中,最后一抹溫暖的存在。

      “生命是一種回聲,當我們學會了欣賞和感恩,就擁有了幸福和快樂。”受人恩惠容易,難得的是不淡忘、不辜負、不虧欠。

      那些走得長遠的人,未必是比別人聰明,也未必比別人更富裕,他們不過是常懷了一顆赤子之心,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生命的渺小與宏大,往往并不囿于外部環(huán)境的局限,而是關乎內心的格局與選擇。所謂智慧的生存之道,莫過如此。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在萬變的世界,用一顆赤子之心熱烈地活著,方可得一個圓滿的人生。

      標簽: 夜讀丨知世故而不世故 歷圓滑而彌天真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