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熱聞】【名家名作】平中求奇,妙筆繪心——平涼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劉雅竑

      發稿時間:2022-08-21 08:49:25 來源: 騰訊網

      來源:天工雜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雅竑,女,漢族,出生于 1965 年 6 月,甘肅平涼人,大專學歷。現為平涼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學會會員,崆峒區美術家協會會員,隴東書畫研究院院士。師承著名畫家謝小莉。

      2015 年在平涼市總工會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市直女職工書畫作品展中榮獲優秀獎 ;2016 年在平涼市委老干部工作局舉辦的“老少共畫中國夢”書畫交流展中榮獲三等獎;2017 年在平涼市崆峒區離退休干部“慶國慶·喜迎十九大”書畫展中榮獲二等獎,在平涼市崆峒區興北路社區黨總支舉辦的“共慶黨生日、喜迎十九大”書畫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在第四屆全國中老年創新書畫大賽中榮獲最佳創作獎;2019 年榮獲平涼市“泓源杯”翰墨傳家慶“三八”婦女兒童書畫展優秀獎。

      豐富的色彩,幽逸的境界,純樸的感情,清雅的氣息 ;禽鳥爭鳴、百卉爭艷,一派生機盎然……隨著畫卷徐徐展開,滿滿的詩情畫意撲面而來,如陣陣清風,使每一位觀者神清氣爽。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品讀劉雅竑的寫意花鳥作品,筆筆可見詩意,處處流露雅興。意境之美是劉雅竑一直以來的追求,她師從著名畫家謝小莉,傳習多年,在熟練掌握傳統花鳥畫法的同時,緊隨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探索,逐漸形成了畫風清雅、意境高遠的藝術風格。

      清新的畫風,源于平靜的心態。劉雅竑說,她把畫畫作為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有樂趣的活動,參與其中,可以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在忙碌的學習、工作之余,用畫畫的時間與自己獨處,感受靜靜的時光。

      劉雅竑的靈感,來自靜觀生活的獨特體悟。羅丹說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劉雅竑摒棄了模仿為主的傳統學習方式,選擇了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到自然中寫生。她風趣地說:“我是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這“第三只眼睛”,看到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俯察草木葳蕤榮枯之形,仰觀鳥雀飛鳴嬉戲之態,敏銳、細致地把握大自然的每一處細節,發現了同一景致在不同時空與心情中的微妙差異,捕獲到了許多別人未曾認識和發現的美,尋覓到了生活的別樣情趣,流露筆端,呈現在一幅幅作品中。

      《珠光圖》 劉雅竑/ 作

      劉雅竑向自然學習,卻不生硬地模仿自然。她說 :“描花繪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形象與人生境遇的某種聯系,‘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通過花鳥畫的創作,體現作者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內在思想與追求,使之足以怡情,足以玩味。”

      劉雅竑的創作題材十分豐富,主要有花草、禽鳥、蔬果等,流露出純樸、率真的感情,不落俗套,別有一番滋味。劉雅竑十分尊重傳統,虛心學習前人的經驗,刻苦練習,技藝嫻熟卻不拘泥于前人實踐,在不斷的創新中自覺地進行個性化探索,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劉雅竑的畫,構圖飽滿生動,用色大膽心細,筆力遒勁,造型、色彩等靈活多變,處處有意境,筆筆有內涵,既能感受到自然景物之美,又流露出畫家的人生感悟與精神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情、對時代的謳歌。

      劉雅竑的畫,特別重視詩意的表達,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如畫作《珠光圖》,整幅作品給人一種靜謐、浪漫之感,三只麻雀神態各異,兩串葡萄形象逼真,留白恰到好處,給觀者無限遐想。又如《秋實》,畫面的主體是兩個金黃的葫蘆,三朵明艷的黃花宛如秋陽,表現了豐收的喜悅、自然的饋贈,畫面氣韻生動,情景與主題融為一體,體現了作者熱愛自然、擁抱自然、謳歌生命、追求藝術的精神。

      《秋實》 劉雅竑/ 作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有云 :“至精而后闡其妙,至變而后通其數。” 劉雅竑孜孜以求,求索自然,發現其中的奧秘,走上了一條厚積薄發的藝術之路。

      劉雅竑花鳥畫的創作欣賞

      花鳥畫所表現的禽鳥爭鳴、百卉爭艷、栩栩如生的繪畫場景,必須有細致入微的塑造能力。其豐富的色彩、幽逸的境界需要相應的表現形式以及一整套制作程序。

      雅竑是一位非常勤奮而又善于學習的畫家,她師承謝小莉老師,既重視傳統技法的臨摹和吸收,也重視現實生活的觀察體悟,感悟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在氣象萬千的豐富生活場景中,俯察草木葳蕤榮枯之形,仰觀鳥雀飛鳴嬉戲之態,以畢生求索的態度對待創作,無怨無悔,捕獲別人未曾認識和發現的美,尋覓生活的詩意和情趣,另鑄新意。

      有時是一人,有時和朋友一起。去任何地方無一例外都會去植物園或特色山林里“鉆一鉆”,時間允許就坐在那兒就開始寫生,先是觀察許久,后動筆;來不及就拍照記下。哪怕和朋友一起出玩時也是如此,朋友們玩得開心,可劉雅竑總是“心不在焉”,朋友們常常發現游玩中稍不留神,就會看到劉雅竑對著花呀、樹呀、鳥呀癡癡發愣,若不叫她一聲,她會站在若有所思地待上半天,對自然美的觀察如醉如癡。

      事后朋友問她為什么,她風趣地說:“我是第三只眼睛看世界”,這就是畫家與他人的不同所在,也是羅丹所說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劉雅竑摒棄了模仿拘泥傳統畫風,全身心融入大自然,到自然中寫生,再回到畫室創作。

      在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中,敏銳把握同一景致在不同時空與心情中的微妙差異,劉雅竑說:“描花繪鳥而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 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系而給以強化的表現。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 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

      劉雅竑,女,漢族,出生于1965年6月,籍貫甘肅平涼,大專學歷。現為平涼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中老年書畫學會會員,隴東書畫研究院院士,崆峒區美協會員。師承謝小莉老師。

      編輯:張耀忠

      標簽: 名家名作平中求奇 妙筆繪心平涼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