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快播報】子不語怪力亂神,為什么?

      發稿時間:2022-08-21 07:00:26 來源: 騰訊網

      這名話出自《論語·述而》,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定爭議的,我們采用司馬遷在《史記· 孔子世家》中的解釋,那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這些事。


      (資料圖)

      那么孔子為什么不談論這些事呢?

      因為這些東西與孔子的思想、理念相悖。孔子認為這些事情要么不利于教化百姓、影響社會安定、危害德政施行,要么子虛烏有、有害無益,所以孔子拒絕談論。

      一、圣人語常而不語怪。

      何為怪?怪異也。孔子只談論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事情,而不去談論那些怪異的事情。

      孔子關心的是人本身,關注的是人們的現實生活。

      孔子曾說過:”民為邦本“,”政在養民“。同時還說過”民為貴,社稷為輕,君次之。“這些言論都強調統治者要關心老百姓,關心民生。

      談論這些怪異的事情無益民生、無益修養,是徒勞無功,甚至是純害無益的。

      它不僅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分散弟子們的精力,而且這些事情既然怪異,那就是有悖常理,無法去求證或探究,那么,何必在這類事情上浪費口舌呢?

      二、圣人語德而不語力。

      也就是說那些傳說中的能陸地行舟、力舉千鈞的事情,孔子也是不去談論的。

      因為孔子的治國理念是”行德政“,講究以仁治天下,講求以德服人,以仁服人,講求的是道德修養而不是武力征服。

      孔子曾說過”為政以德“,強調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基礎,而不是靠武力的征服。

      所以,這些勇武之事與孔子的做人和治國理念不符,孔子也不去談論這些事情。

      三、圣人語治而不語亂。

      何為亂?也就是那些臣弒君,子弒父的事情為亂。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為當時社會動亂,禮樂崩壞,孔子想改變當時這種不正常的狀態,讓社會秩序恢復正常,所以孔子對這些”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的事情是深惡痛絕的。

      孔子想理正社會秩序,追求和平安定之道,所以不會去談論這些導致天下混亂的事情。

      四、圣人語人而不語神。

      孔子談論做人的正道,而不去談論鬼神之事。

      這一點,在《論語》中是佐證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你連人都侍奉不好,還談什么侍奉鬼神。

      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孔子也不敢說沒有鬼神,但是孔子對鬼神是敬而遠之的。

      所以在弟子問事鬼神之事時,孔子是不愿意說這個問題的,而是一句話懟過去:你算了吧,還是先學好怎么侍奉人,然后再去說侍奉鬼神的事吧!這句話明顯表現出孔子是不愿談論鬼神之事的。

      孔子還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說:你連活人的事情都沒弄明白,連做人的道理都沒弄懂,還去研究什么人死后的事情啊!再次顯示出孔子拒絕談論鬼神之事。

      孔子還說”敬鬼神而遠之。“意思是說:鬼神這個事吧我也不敢說絕對沒有,但是我不愿在它們身上浪費時間,那就對它們敬而遠之吧!明確表示遠離鬼神之事,當然也不會去探討和談論鬼神的事情了。

      總之,孔子的思想和理念是以人為本的,關注的是人們的現實生活,所以對這些荒唐、虛無或犯上作亂、無益教化、不利于德政、影響安定、分散弟子們注意力的純害無益的事情拒絕談論。

      標簽: 子不語怪力亂神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