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熱文: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東西制成的?為何一吹就著了?

      發稿時間:2022-08-20 07:51:35 來源: 騰訊網

      看過古裝劇的讀者都不陌生,在影視劇里常常會出現一種叫做“火折子”的東西。


      (資料圖)

      這種東西非常神奇,平時的時候它貌似是熄滅狀的,當使用的時候,只要用嘴對著吹一下,立刻就會燃起火苗來,是古代夜行人的必備物件之一!

      那么,火折子到底是什么東西呢?看起來很神奇的樣子!接下來,文史君就與大家一起說道說道這火折子。

      火折子,其實就是火柴的前身?,F在一說起火柴,很多地方都叫做“洋火”。之所以叫洋火,那是因為是從歐洲國家洋人手里傳過來的。

      據記載,最早的火柴發明者是英國一位叫沃克的小伙,1826年他用樹膠和水制成了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涂在火柴梗上并夾在砂紙上拉動產生了火。

      而火折子的出現,要比火柴早的多,據記載我國的火折子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

      據說,這火折子還是一位不知名的普通宮女發明的。在古代,沒有路燈,晚上走路很不方便。為了行走方便,小宮女無意之間發明了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火折子。

      說起火折子,其實它的原料非常簡單。主要由土紙、棉花、硫磺等物制成。

      制作的時候,先準備好這些原料,然后用粗糙的土制紙卷將其包裹成長扁筒,提前放在竹筒里。等用的時候,按下蓋子,吹一下火就起來了。不用的時候,蓋上蓋子,隔斷了氧氣,它就處于半燃燒的狀態,沒有明火但也不會熄滅。

      然而,火折子這東西,在古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富人才用得起。并且富人們在常規的配料里,還會加入更多的東西,提升檔次和調性。

      他們首先選用紅薯浸在水中泡濃,取出錘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錘,晾干,加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制成,最后折成長扁筒,放在竹筒里。

      當用的時候,點燃之后,不僅可以照明,還可以氤氳出濃濃的香味,可謂是賞心悅目。

      說完火折子的制作,再說說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物理學上的“復燃”。指的是已經焚燒的東西由于缺氧而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況,當遇到氧氣后便會重新焚燒起來。

      使用過程中,通過控制氧氣的濃度進而控制焚燒程度,直到今日,看似簡單的原理,卻仍然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智,非同一般。

      讀者們,關于“火折子”,大家還有怎樣的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標簽: 古代的火折子 是什么東西制成的為何一吹就著了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