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當前快報:國學文化:什么是經(jīng)典?什么是經(jīng)典危機?

      發(fā)稿時間:2022-08-19 21:05:32 來源: 騰訊網(wǎng)

      什么是經(jīng)典?


      (相關資料圖)

      所謂“經(jīng)典”,依《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所給的第一層意思是:“傳統(tǒng)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

      所謂“文化經(jīng)典”,則是對于某個文化傳統(tǒng)而言的最具權威性的著作,這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就是指儒家的四書五經(jīng)(或《十三經(jīng)》),道家的《老子》(《道德經(jīng)》)、《莊子》(《南華經(jīng)》),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孫子》,法家的《韓非子》,醫(yī)家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佛家的《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壇經(jīng)》,史家的《史記》等等。

      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當然各自有自家經(jīng)典,比如《荷馬史詩》、荷西奧德的《神譜》、柏拉圖的對話集、《新舊約全書》、《塔木德》、《莎士比亞戲劇集》、《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吠陀》經(jīng)、《薄伽梵歌》、《瑜珈經(jīng)》、《阿含經(jīng)》等等。

      它們在每個偉大的文化歷史上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奠基與引導作用,是靈感的來源,思想運動的來源,話語的來源,甚至是習俗民風的來源。文化經(jīng)典在極深刻意義上參與塑成了民族的歷史和生活世界。

      文化經(jīng)典的表達方式幾乎都是民族語言,它們起作用的方式既有“講道理”,也有“熏陶”,還有“建立某種意義上的規(guī)則”,以及“課本教材”等。

      文化經(jīng)典猶如古典“百科全書”,包含著宗教學、哲學、政治學、法律學、經(jīng)濟學、倫理學、文學、藝術學、音樂學、儀式學、醫(yī)藥學等內(nèi)容,其中蘊含著宇宙哲理、人生理想、政治智慧、歷史教訓、審美情趣等,是人生教育學典籍,或者說是人生的課本、教材。

      中國文化經(jīng)典本身就是中國歷史上培養(yǎng)、教育、塑造學生的最權威的課本和教材,靠一代代人的傳承、誦讀、解釋,并在傳承解釋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

      清代學者龔自珍說:“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古史鉤沉論》)

      一個民族的歷史和體現(xiàn)民族精神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優(yōu)良傳統(tǒng)道德至少應視為治國者的教材,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天下興亡、民族存滅!

      著名愛國人士聞一多先生在抗戰(zhàn)時期講過的一段話至今令人深思:“我國前途之危險不獨在政治經(jīng)濟有被人征服之慮,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禍患。文化之被征服與其他方面征服百千倍之。”

      請看美國中央情報局機密手冊中,對付中國之十條誡令(初撰于1951年,現(xiàn)已解密)

      不知道教科書插畫事件會什么樣的結局?

      當全民關注時,無比憤怒,當熱度過去后,又該如何?

      我不敢說這是外方勢力的陰謀,但對中國未來的教育,國學文化教育是不是該納入中國教育的主要考試科目,而不是淪為課外讀物,處于一種編外閱讀的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

      中國文化經(jīng)典是我們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

      在經(jīng)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生存數(shù)字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洶涌發(fā)展的當今世界,如果我們不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號召青少年兒童誦讀我們傳統(tǒng)的文化經(jīng)典,那么我們就很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成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的危險。

      母語,對于一個少年兒童的成長是何等的重要,通過誦讀中華文化經(jīng)典,引導他們感悟母語之美,感受正確的而自如地運用母語表達自己的快樂,建立與母語的血肉聯(lián)系,將母語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心靈深處,并在此基礎上構造自己的精神家園。

      愛因斯坦說過,對世界名著、文學名著沒閱讀、不欣賞的人,等于高度近視的人不戴眼鏡。

      中國著名作家郁達夫在《懷魯迅》一文中說:“沒有偉大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憐的族群,有了偉大人物不知道擁護、愛戴和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既然西方人從小誦念《圣經(jīng)》,伊期蘭人從小誦念《古蘭經(jīng)》,我們中華民族有那么多的文化經(jīng)典,為什么不培養(yǎng)少兒誦讀呢?

      既然西方的教育理念之一是“與柏拉圖同在,與亞里斯多德同在,與真理同在”,那么我們是否也可以建立類似的教育理念:“與孔子同在,與老子同在,與真理同在”呢?

      教育如果與資本掛鉤,完全企業(yè)化那就真的太可悲了,而當下的所謂“國學熱”僅僅是一種炒作,僅僅是一些民間機構,個體培訓組織在靠市場盈利去發(fā)揚。國學文化反而成為了孩子受教的奢侈品。

      該如何普及國學經(jīng)典文化?

      試想,如果像一門數(shù)學課一樣,從小學,初中,大學一直這么傳授繼承下來,那培育出來的孩子將是怎樣的一代人!

      標簽: 國學文化什么是經(jīng)典什么是經(jīng)典危機 中華文化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