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新要聞】賡續城市文脈,壓實市民文化需求,上海文化設施再添新館

      發稿時間:2022-08-17 09:59:32 來源: 騰訊網

      繼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開館試運營后,8月16日,上海圖書館東館重啟公測,同時上海文學館正式開工。


      【資料圖】

      上圖東館和上海文學館這兩大館的建設,一直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弦。

      作為20世紀中國文學的重鎮,上海是中國新文學的發祥地、策源地、推動地和收獲地,魯迅、巴金、茅盾、郁達夫、徐志摩、傅雷、柯靈、施蟄存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作家,都曾在此生活、寫作,在此糾結彷徨、歡欣鼓舞,為文學,為家國。

      建設上海文學館,成了上海幾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人們希望有這樣一個空間,來承載講述這些文豪大家的精神傳統,希望以建筑的形式回應產生他們重要作品的城市記憶,更希望在賡續文脈的過程中,涵養城市品格,激揚新時代的偉大思想。

      如果說上海文學館是更接近高山流水的存在,那么上圖東館則是無聲細雨,它的規劃和興建更多指向了踐行“人民城市”的理念。

      上海圖書館東館外觀 澎湃新聞記者 薛松 圖

      上海圖書館東館閱讀廣場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

      上海圖書館東館中庭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

      上圖總館主要被作為藏書空間,八萬多平米的館舍,市民讀者能接觸到的不足25%。因此,建設一個更開放、更多元、更現代的分館,不僅是上圖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上海和上海人民的需要。

      如今,上海文學館拉開了誕生的序幕,上圖東館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一頭一尾,暗合著近些年上海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邏輯:既指向過去,也燭照當下和未來;既關心精神內涵,也重視現實需求;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擘畫,也有針角細密的精準施策。

      根據2021年發布的《上海文化發展系列藍皮書》顯示,上海在全國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海每百萬人擁有博物館5座,遠高于全國水平,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每20萬人1座的水平。上海的圖書館數量僅次于巴黎,超過倫敦、紐約、柏林、新加坡、東京;上海的藝術演出場所每百萬人擁有量為4個,每百萬人擁有座位數為7.2個,均居全國前列。

      上海文學館效果圖

      上海沒有滿足于此。

      這是對公共文化空間在城市文化當中特殊位置的深刻體認,更是服務型政府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不懈追求。

      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文化場館設施籌備、開工、開放,惠及更多的市民,讓人們在與建筑與空間的互動交流中,被塑造,被溫暖,被幸福感和獲得感緩緩擊中。

      標簽: 賡續城市文脈 壓實市民文化需求 上海文化設施再添新館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