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報資訊】龔心瀚:恰如扇面畫博覽會

      發稿時間:2022-08-08 16:07:41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

      滬上知名記者、作家成莫愁同志二十年前開始搜集名家扇面,收獲頗豐。想征集更多的扇面,編輯一本如扇面大觀的書出版。她征求我的意見,我贊成和支持,并表示樂意為之作序。

      逢溽暑,熱浪頻襲。常孵空調,對身體未必是好。若執一扇,便有了“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之感。“影動半輪月,香生一握風”。扇面雖小,懷袖雅物,可容大千世界。那狀態,是心靜自然涼;那雅致,是縷縷清風讀書香。

      中華扇子文化有三千多年演變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追溯遠古,最早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篾絲編木制長柄扇,是現在仍保存完整的扇子實物。從帝王將相、達官貴人的奢侈品到漢朝出現的折扇,再到唐朝的宮扇,再到民間尋常百姓消暑納涼的蒲扇、竹扇、紙扇等,扇子以豐富的材質、多變的藝術形式、新穎的造型來展示風采。其種類繁多有羽毛扇、雉扇、蒲扇、絹宮扇、團扇、麥草扇、葵扇、檀香扇、折扇等,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均有獨特個性的引風扇品。

      扇面畫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是文人墨客隨身必備時尚飾物。歷代書畫家都喜愛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它便于攜帶,又很實用。或饋贈,或收藏,或裝飾居室,或作舞臺道具,其藝術性與觀賞性不容小覷。后傳入歐洲,風行全世界,更加普及和親民化。有關扇子的故事枚不勝舉:古有東晉詩人陶淵明隱居潯陽郡時,看到一把畫有隱士的扇子,讀畫生情,遂作《扇上畫贊》詩,言情托志。蘇東坡畫扇救人,畫二十把扇面使制扇人還清二萬枚錢債務。作家老舍喜愛折扇,家中扇子頗多,開會時上午帶一把,下午帶另一把,頻繁展示他的收藏品。劇情要求梅蘭芳大師在臺上撕扇,他臺下畫一把臺上撕一把,琴師不忍扇毀,悄悄撿回來裝裱好,又是一把好扇!齊白石定居北京,內心思故鄉,在扇面上畫家鄉花鳥蟲魚,來寄托“還鄉之情”,等等。扇子可抒情可詠嘆,佳話迭出。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扇結良緣——海派名家名扇集錦》,終于上了我的案桌。這本由成莫愁主筆,與謝民和楊育新等編委及出版社編輯共同努力而成的扇面畫典籍,集365位海派書畫家扇畫,不光有人物、花卉,還有山水、書法。其風格、品相各異,有金箋、團扇、絹扇、成扇,也有圓形、橢圓形、芭蕉形、多邊形扇面畫等,不拘一格,裝幀精美,恰如扇面畫博覽會。

      本書從選題到組稿、到分門別類編排,除了介紹每位書畫家生平及創作特點,畫家肖像、畫家生卒年,還對各種風格的扇畫進行藝術點評,便于讀者更進一步了解畫家的構思設想、落墨技巧及美學觀點。他們的付出無疑為扇文化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留下了時代的履痕,也為廣大美術愛好者畫扇面提供了多角度的參考。(龔心瀚)

      標簽: 龔心瀚恰如扇面畫博覽會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