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看熱訊:38歲清純女神被罵上熱搜:嫁假豪門,她活該?

      發稿時間:2023-02-23 19:04:53 來源: 鳳凰網娛樂

      王麗坤最近的日子應該不好過。


      (資料圖片)

      網曝她的“富商老公”涉嫌詐騙超10億,結婚3年的兩人正在走離婚程序,但受害人們認為她也逃不了責任,紛紛喊話“還錢”……

      沉默了幾天后,她通過工作室發表聲明,表示“網傳王麗坤涉嫌違法等事都是謠言”。

      但吐槽她的聲音,依然存在。

      有些網友僅因為王麗坤嫁了個假富豪,就認定她是圖錢拜金,Gigi只覺得大可不必。

      記得以前看港劇《華麗轉身》,鐘嘉欣飾演的司徒迪迪,就是典型拜金女。

      但沒人罵她人設扭曲,三觀不正,因為她一開口懟人,那叫一個精彩。

      “男人沒錢沒能力,才會怪女人貪慕虛榮。”

      她那些讓人醍醐灌頂、拍手稱好的金句,當真值得夸一句“人間清醒”。

      可無論熒幕上還是現實中的拜金女,都很難做到像司徒迪迪那么討喜。

      拜金女向來不受人待見,因為它代表金錢至上的擇偶觀念。

      當年馬諾在婚戀節目《非誠勿擾》中,祭出一句“我寧愿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就引來罵聲無數,慘遭封殺。

      李嘉欣也曾坦言,自己的結婚對象一定事業有成,物質條件優越,她才會考慮去愛。

      盡管早已成為豪門闊太,但至今也擺脫了不了“拜金”的罵名。

      同為港女拜金,司徒迪迪卻難得惹人愛。

      皆因她毒舌尖銳,總能一針見血點破愛情背后的狼狽,堪稱“反戀愛腦達人”。

      對于計較每一項戀愛支出的摳搜前男友,司徒迪迪絕不留戀,及時抽身:

      你付出幾年時間買我感情,就想要求我回報一輩子,做夢吧!

      在發現自己喜歡的有錢人,不過是個“三無”打工仔(無車無房無學歷),對方還試圖用所謂真心洗腦她:我沒錢,但有對你的愛,我們可以一起過窮日子。

      她毫不留情地開懟,大罵對方是cheap man:

      毫不留情撕破當中的虛偽:

      “沒錢,你英俊瀟灑,多才多藝,有什么用?沒錢,你還怎么享受浪漫?沒錢,你最愛就是錢,錢就是你的第一位,又怎么會輪到我?”

      假富豪氣急敗壞,用“男人三十而立”來證明自己是個潛力股。

      司徒迪迪輕蔑一笑,說話難聽,卻又讓人無法反駁:

      世間上的天才,十幾歲已經名成利就,三十歲?死掉了。

      司徒迪迪還有更多邏輯自洽的愛情箴言,無一不戳中觀眾爽點:

      “他為什么要和你結婚?是想找個照顧他全家的傭人,還是生子機器,還是幫他供樓的搭檔?”

      “醒醒吧,一個女人天真是幸福,太天真就是不幸了。”

      “真心,這一刻是真心,那么下一刻呢?真心隨時會變的,但錢不會。”

      這些發人深省的出圈金句,時不時被網友翻出來反復背誦,提醒自己——

      拒絕戀愛腦,要做專心搞錢的“拜金女”。

      再回望內娛影視劇里,更不缺拜金女的故事,只是段位不同,結局也各有差異。

      《蝸居》里的滬漂女孩海藻,在好男友小貝和成功人士宋思明左右搖擺。

      當現實問題接踵而來,男友無能為力,宋思明卻能輕輕松松幫她解決。

      海藻在物欲中迷失自我,在掙扎中選擇了錢債肉償

      《北京愛情故事》中的北漂女孩楊紫曦,拜金來得更直接些。

      窮男友的愛與承諾,不如富二代給予的名牌和花店實在。

      殊不知,富二代只看中她的美貌,卻吝于施舍半分真心。

      當她幡然醒悟想回頭,昔日愛她的男友已不再在原地。

      《裸婚時代》的陳嬌嬌,自以為拿捏了有錢男人,對方卻把她騙得團團轉,連她腹中孩子也不愿要。

      最后只好墮胎,找個老實人接盤。

      《歡樂頌》中熱衷掐尖兒的樊勝美,一心想著攀上曲連杰從此無憂。

      可等到父親住院急需手續費,她哭著向對方借錢。

      人家一句“人不在上海”,外加一張幾千元的購物卡就把她打發了。

      《三十而已》的王漫妮,擰巴又虛偽,明明愛物質卻死活不承認。

      多金浪漫的梁正賢滿足了她對伴侶的想象,她卻說那只是愛情。

      還得是顧佳戳破她:拜金就別拿愛情來說事。

      這些影視劇中塑造的拜金女,有著相似的負面形象:

      年輕和漂亮是她們的資本,在貪婪與野心的驅使下,選擇了用青春換榮華富貴。

      結果卻往往是,追逐的物欲生活成了一場空,順帶收獲外人一句“活該”評價。

      拜金女過度重視物質的心態當然不值得推崇,但她們對現實赤裸的表達,也揭穿了人們在面對婚戀時的真實狀況。

      正如三毛所言:“再美好的愛情,如果不落實到吃飯、穿衣、數錢這些瑣碎的事情上,都無法長長久久。”

      被現實壓力逼迫的普通人,在自己也面臨著“面包還是愛情”的擇偶難題時,也慢慢理解了“拜金女們”的選擇。

      多數拜金女的命運,都是相似的。

      生在小城鎮,拼在大城市,面臨著窘迫的現實壓力。

      要為高昂的房租四處奔波,努力工作幾年也攢不到首付,僅有的幾分存款說不定還要倒貼原生家庭。

      要是更糟糕的話,不僅吃盡生活的苦,還得受遍愛情的傷

      就像司徒迪迪,曾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對婚姻也心懷“兩人相愛,吃咸魚白菜也能一起挨”的憧憬。

      哪知道對方只盤算著如何花最少的成本,把她娶回家當保姆,還房貸,卻不舍得出錢為她買一件喜歡的婚紗。

      沒有面包的女孩們,被現實一點點教訓著,認清金錢的重要性。

      于是,亦舒借喜寶之口說出的名句,“我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么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在她們眼中,演變成物質大于愛情的婚戀價值排序——

      愛情算個屁?物質才是第一位。

      更別說,就算擁有面包的人,也未必真會相信愛情至上。

      《小時代》里,從小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白富美顧里,也會說出:

      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一盤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路就散了。

      拜金女口中那些具有適普性的人生金句,不管男女,怕是都能在某個瞬間達到共情。

      畢竟拜金,從來不分性別,人之共性罷了

      卷生卷死的年輕人們,在壓力之下變得越來越理性,逐漸認清愛情是個奢侈品。

      直面自己內心對物質的欲望,好像也沒有什么可羞恥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也被越來越多人套入到婚戀關系中去。

      相親節目中,大家都認同共同的興趣和有趣的靈魂很重要,理想的婚姻生活是每年出國旅游一次,孩子要住學區房……

      但支撐這一切的前提,是良好的經濟基礎。

      說到底,想要擁有稱心如意的愛情,那得先保證經濟自由。

      95后、00后等年輕人思想更是直接接軌60后,門當戶對重新成為考量婚戀的標準

      豆瓣“圍觀工作黨的愛情小組”,就聚焦了無數“拜金男女”的人間現實。

      外貌、學歷、家境、收入……組成了他們談婚論嫁excel表里的公式。

      鼓吹“真愛能夠戰勝物質”的《裸婚時代》,已經成為不切實際的過去式。

      誰要是跟我談真愛無價,有情飲水飽,我就跟誰急。

      如今的觀眾,更多信奉的是“戀愛腦是要挖野菜的,認真搞錢才能過得快樂。”

      你說這些是拜金嗎?本質上是的。

      但在沒有涉及到道德與法律底線的前提下,婚戀關系的價值排序本就沒有對錯之分。

      無論選擇愛情,還是選擇面包,只要做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好。

      再說,拜金演變到今天,已經有更多元化的表達。

      除了依靠結婚實現階層躍升,更多人拜的是自己的金——

      靠自己努力掙錢,去過更好的生活。

      因為我愛錢,但更愛那種“喜歡的東西不必靠別人給予,自己也有能力買得起”的感覺。

      經濟獨立永遠是女性生活的最大底氣,那么即使在面臨“愛情還是面包”的抉擇,也能夠拿到主動權,坦蕩又驕傲地說出一句:

      不用擔心現實,面包我都有,姐姐我只要愛情。

      標簽: 裸婚時代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