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 全年漲幅中樞或略有抬高 環球訊息

      發稿時間:2023-01-12 18:28:13 來源: 新京報

      【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多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CPI仍將繼續保持溫和水平,全年CPI漲幅中樞或略有抬高。PPI將緩步走出通縮狀態,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PPI全年同比低增將成為穩定CPI漲幅的積極因素之一。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上漲4.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6.1%。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CPI仍將繼續保持溫和水平,全年CPI漲幅中樞或略有抬高。PPI將緩步走出通縮狀態,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PPI全年同比低增將成為穩定CPI漲幅的積極因素之一。


      【資料圖】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在同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2023年CPI仍將保持溫和水平,全年漲幅中樞或略有抬高

      對于2023年CPI走勢,多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CPI很有可能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特征,仍需要關注個別時點的結構性壓力是否會階段性推高通脹。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2023年是食品價格大體穩定,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所減小,防疫措施不斷優化,核心CPI有望回升。受2022年翹尾因素的影響。2023年我國CPI面臨的翹尾因素降低,有利于全年同比增速保持較低水平。

      2023年外部通脹壓力減輕,食品價格保持溫和與相對較低的翹尾因素,將限制CPI的漲幅,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我國內需開啟復蘇進程,將推升核心CPI修復,并主導CPI中樞的回升。預計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1%,略高于2022年的水平。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展望2023年,消費修復有可能帶動CPI漲幅階段性擴大,特別是與服務消費相關的文娛旅游、酒店機票等價格可能出現較快上漲。2023年CPI漲幅中樞會有所抬高,全年累計漲幅有望達到2.5%左右。從我國宏觀經濟指標的關聯性而言,經濟增速加快通常會對物價有一定推升作用。預計2023年GDP增速有望反彈至5.5%。不過,2023年CPI整體漲幅仍將處于3.0%以下的溫和區間,其中年初將運行在2.0%或略高的溫和區間。

      此外,2023年海外通脹較快降溫,也不支持國內CPI在今年出現大幅上漲。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分析稱,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或將進一步下滑,通脹壓力有所放緩,但仍可能顯著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需求降溫與油價增速企穩,是2023年通脹回落的大背景。

      華泰證券固收團隊指出,關注經濟重啟對機票、住宿等服務業價格的影響,目前已有跡象,更為集中的影響時點可能在一季度末和二季度,與疫情達峰后的脈沖式修復相關,疊加服務業產能去化后的供給修復速度可能偏慢,部分服務業或存在漲價壓力。

      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欣也認為,從海外經驗來看,疫情防控優化后,核心通脹水平均會提高,尤其是餐飲、旅游、酒店等接觸性服務業價格會大幅上漲。同時,我國居民有大筆超額儲蓄,若后續消費意愿回暖,這筆資金也會推動CPI上行。

      對于貨幣因素是否會觸發物價的超預期上漲,王青認為風險不大。2022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高增及居民大量增加儲蓄并非源于貨幣發行量大幅增加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因此也難以轉化為2023年消費支出的劇烈反彈,進而以大幅推高CPI漲幅的方式打破商品和服務市場平衡。

      事實上,在三年疫情對居民收入影響明顯、前期財政貨幣政策均未大水漫灌的背景下,2023年消費反彈幅度以及由此帶動的物價上漲幅度都將較為溫和,高通脹風險不大。這也意味著物價因素不會對2023年宏觀政策的靈活調整構成掣肘。

      2023年PPI大概率將觸底回升,但大幅上行可能性較小

      對于2023年PPI走勢,市場分析人士表示,PPI主要由需求端定價。海外方面,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中樞有望下移。國內方面,地產行業企穩、消費穩步復蘇下,內需回暖有望逐步回暖,對煤炭、鋼材、水泥、有色等能源以及竣工端商品的價格形成支撐。

      溫彬指出,2023年我國內需逐步恢復將從下游支撐PPI增速。隨著核心CPI中樞回升,下游需求將向上傳導,優先支撐食品、耐用消費品等生活資料價格企穩,并逐步傳遞至生產資料,但從歷史看由于傳導過程較長,PPI的回暖也將比較緩慢。此外,房地產投資有望轉為低位企穩,將對生產資料形成一定支撐。隨著疫情逐步好轉,以及各地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政策開始落地見效,中游建材相關生產資料價格將獲得一定支撐。

      他預計,2023年我國PPI可能以通縮開局,但隨后緩步回升,走出通縮時間取決于內需復蘇的速度,以及全球商品價格受各類不確定因素影響的結果,預計全年漲幅在0.5%左右。

      王青認為,2023年PPI缺乏快速上行基礎,預計全年PPI同比漲幅有可能進一步下滑至1.0%左右,其中年初延續同比負增長或處于微弱正增長的可能性較大;下半年伴隨房地產投資走強,PPI同比有可能恢復至較為溫和的正增長。

      標簽: 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