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快訊: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創紀錄 將在未來九年內耗盡剩余的“碳排放”預算

      發稿時間:2022-11-14 17:54:40 來源: 澎湃新聞


      【資料圖】

      【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創紀錄】國際氣候科學機構“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將達到創紀錄高位,如果各國不大幅減少排放,將在未來九年內耗盡剩余的“碳排放”預算,從而導致全球變暖突破1.5℃,引發災難性的氣候影響。

      上述機構11月11日發布的年度評估報告發現,根據現有數據預計,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長1%,達到375億噸,其中增幅最大的排放國是印度和美國,而中國和歐盟的排放量則有所下降,但仍不足以抵消世界其他地區上升的排放量。

      報告指出,從技術上說,人類仍有機會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控制在《巴黎氣候協定》所設立的1.5℃以內——這意味著全世界在未來幾十年內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不能超過3800億噸,且全球每年需要減少約14億噸的排放量,相當于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放緩而減少的排放量。如果全球排放量繼續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剩余的碳預算將在短短9年內用完。

      此次報告發布之際,正值全球各國領導人、企業與環保人士齊聚埃及沙姆沙伊赫參加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7)。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已經較工業化前上升了至少1.1℃。我們距離達成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正越來越遠。

      該報告作者之一、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格倫·彼得斯(Glen Peters)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世界本應走上低排放道路,但事實似乎恰恰相反,受到戰爭、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高出約5%。

      報告的另一位作者,慕尼黑大學氣候科學家朱莉婭·龐格拉茨(Julia Pongratz)說,“如果化石燃料的使用沒有大幅下降,在幾年內,我們將不再能夠說(達到1.5℃控溫的目標)是可能的。我們本可以做到,但我們沒有。未來,我們該怎么向我們的孩子們解釋呢?”在去年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COP26)上,各國首次就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必要性達成了一致,并在大會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確提及化石燃料是全球變暖的主要驅動因素。20多個國家承諾在今年年底前停止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公共投資。

      全球氣候問題專業研究網站《碳簡報》對上述報告評論稱:“九年”的碳預算剩余時間可能會讓人們造成誤解,以為我們還需要多少年才能采取行動,或者認為如此短暫的時間沒有必要去努力改變。從根本上說,無論是9年還是更短的時間,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意識到迅速采取氣候行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標簽: 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創紀錄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