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財政部長提交了一份網絡影響者良好行為指南文本,網紅不得在一些社交網絡上宣傳整容或醫美內容,在使用美顏濾鏡時也必須“保持透明”,讓訂閱者知悉。
然而,我國因美顏濾鏡而致商品失真,導致消費者受權益侵害案例不在少數。直播帶貨中“美化功能”的使用究竟是無可厚非,還是應明令禁止?在商業帶貨時使用“美顏濾鏡”,是否應對消費者予以明確告知?消費者的知情權又該如何保障?
(資料圖片)
現象一
直播帶貨各賽道問題頻現
3月2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顯示,有93.1%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準類問題,其中55.7%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商策一體以商養測的問題,35.7%的第三方測評存在涉嫌虛假測評類問題。
小紅書博主“喵噠噠噠”的兩個作品中,對護膚產品進行相關描述時拍攝自己在使用前的黯淡無光到使用后皮膚透亮,聲稱“你用一次就能瞬間提亮的美白產品”,后被中消協認定涉嫌虛假宣傳。
清理黑頭、粉刺、痘痘等場景在美妝博主的帶貨視頻中也十分常見。視頻中往往會通過博主本人左右臉的對比,一邊通過展示閉口黑頭等放大后呈現的狀態或多個紅腫痘痘,另一邊則展示使用產品過后光滑細膩的皮膚,形成反差,以展示其產品功效,激發消費者對該類產品的購買欲望。
除護膚品外,珠寶賽道有著因使用濾鏡引發官司的前例。消費者王先生在某電商平臺開設的直播間購入了一款寶石吊墜,付款5萬元。收到貨之后發現了瑕疵與劃痕,王先生在第一時間申請了退貨退款,卻被商家告上了法庭。商家認為,在交付商品之前,通過視頻或照片的形式向消費者充分展示了商品。王先生表示,直播的美顏濾鏡太強看不清楚,裂痕也需要放大看才能看到。
實際上,直播一開美顏,除了美顏人臉之外,同時也會磨平商品的細節,嚴重影響商品的質感,進而誤導消費者的選擇。北京互聯網法院法官提醒消費者,直播間下單貴重物品要有甄別和存證意識,切勿迷失在各種美顏濾鏡之中。
不單是珠寶,美食賽道也會“踩雷”。網友小李表示,“美食博主吃的食物實在是太誘人了,我也跟著買了兩次。”然而,這兩次的體驗感都不太好,“和視頻中的顏色相差挺多的”。
現象二
刻意美化圖片具有欺騙性
與直播帶貨相同,消費者與實物的距離感轉為了商家的“發揮空間”,開“民宿盲盒”的落差感似乎并不罕見。
一位網友小尚表示,自己在小紅書App上看到宛若城堡一樣的民宿,便趕來體驗。但周邊環境卻不忍直視,“地面污水橫流,裝修也和網上的圖一點都不沾邊。”
“我在某在線旅游服務軟件上面預訂的三亞民宿,一個晚上近千元。但想著是海景房,離機場也近,興高采烈就來了三亞,結果房間不干凈還完全就是‘照騙’。”網友欣欣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
一位具有豐富民宿預訂經驗的消費者小熊表示,民宿照片的欺騙性之一就是空間大小。可以把30平方米的房子通過廣角拍攝成130平方米,甚至還帶有一個小花園。其二就是濾鏡調色,即使在陰雨天沒有陽光的照射,也能夠通過后期的調色給房間加一層“美顏”,讓房間看上去明亮又寬敞。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提醒,鑒于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對民宿周邊環境不熟悉的弱勢地位而特意美化宣傳圖片,建議消費者不要只根據平臺上商家過度修飾的美照來挑選民宿,還應著重參考以往消費者上傳的真實圖片和評論來避免“踩坑”。
現象三
美顏加濾鏡似乎已成慣例
縱觀國內直播行業,開美顏加濾鏡似乎成為慣例。觀眾也頗為“寬容”,甚至默認外貌優秀者帶貨才更具信服力。
近日,一位1996年甘肅女生因為直播帶貨時不開美顏、不化妝,被網友嘲笑“又黑又胖又丑”。她表示,由于自己所做的是農產品的直播,更需要讓食物與視頻相符,而美顏濾鏡會影響食物的品相。不僅是素人,明星也未能免俗。前段時間,原小虎隊的成員陳志朋在個人的社交賬號,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向網友推銷化妝品和食物,結果因為沒有開美顏而遭到一眾網友的吐槽。但多數網友還是認為,直播帶貨從不該是皮相的歡樂場,真誠和自然不能少,虛假和套路不可要。
標簽:
- 基金“重倉股”短期“掉隊” 269股持有比例超20% 有何特點?_全球播報
- 快資訊:個人持有基金占比提升 知名基金經理代表作成散戶大本營
- 天天熱資訊!4萬億債券基金迎最新監管要求 從嚴限定AA+信用債投資比例
- 快訊:直播帶貨美顏成慣例 消費者知情權如何保障?
- 暴雨藍色預警:湖北湖南有大暴雨 內蒙古暴雪
- 直接受益人口超8500萬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調水超550億方-每日快播
- 助力紡織服裝產業沖擊5000億元關口 湖北省首個民企牽頭供應鏈服務平臺成立
- 黃山:游客擠滿酒店大廳是大學生導致的問題?
- 即時:什么人在海底撈夜宿?“夜宿幫助”該為誰提供
- 沈陽夫妻花7萬元在夜市開店未開張就被拆? 今日快訊
- 湖北省集中開展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 “標販子”作為打擊重點
- 天天觀焦點:湖北邊檢總站助力“空中出海口”起飛 “九省通衢”邁向“五洲通衢”
- 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4月7日在漢開幕 展出面積9萬平方米-獨家焦點
- 四川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上新 出口退稅全流程無紙化
- 四川出臺公共機構碳達峰實施方案 力爭2030年前 公共機構碳排放總量實現達峰
- 全國首趟“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專列抵蓉 全球觀熱點
- 不分企業性質,不分行業,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至明年底_每日速讀
- 焦點信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暫時主持足球工作
- 環球觀熱點:底商餐館撤離留下十余米長失修煙道,幾經波折終拆除
- 警惕,日本動作越來越大!-焦點滾動
- 農發行順平縣支行開展行風行貌提升行動-當前簡訊
- 世界速訊:南京市政行業首座轉體施工橋梁——文靖路高架橋竣工通車
- 農發行桃江縣支行:從嚴從細防風險 多措并舉促合規
- 博野農發行開展“嚴肅財經紀律 嚴格財務開支”專項活動 新視野
- 天天快資訊丨博野農發行開展行風行貌提升活動
- 中國網約車人自己編寫的《網約車駕駛員培訓教程》新書首發
- 天天熱門:各地推動“旅游+”深度融合模式 更多新玩法和新體驗
- 今日熱議:多地查處公務員考試作弊行為 公務員考試作弊如何處理?
- 今熱點:國內油價2023年第七次調價 車主加一箱油將少花約13元
- 1 基金“重倉股”短期“掉隊” 269股持有比例超20% 有何特點?_全球播報
- 2 快資訊:個人持有基金占比提升 知名基金經理代表作成散戶大本營
- 3 天天熱資訊!4萬億債券基金迎最新監管要求 從嚴限定AA+信用債投資比例
- 4 快訊:直播帶貨美顏成慣例 消費者知情權如何保障?
- 5 暴雨藍色預警:湖北湖南有大暴雨 內蒙古暴雪
- 6 黃山:游客擠滿酒店大廳是大學生導致的問題?
- 7 即時:什么人在海底撈夜宿?“夜宿幫助”該為誰提供
- 8 沈陽夫妻花7萬元在夜市開店未開張就被拆? 今日快訊
- 9 不分企業性質,不分行業,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至明年底_每日速讀
- 10 焦點信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