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高舜禮:濕地旅游深度開發的重要訣要(圖)

      發稿時間:2023-02-06 15:15:04 來源: 中國網旅游

      點睛】如何讓濕地旅游開發走向深入和專業,關鍵是把握好原則性的五點


      (資料圖)

      濕地是寶貴的旅游和生態資源,需要倍加珍視、保護和利用。我國濕地資源較為豐富,近些年一些地方進行了旅游開發探索,但限于保護性要求和開發思路狹窄,總體上開發較為浮淺粗陋,魅力點、參與點、消費點缺乏,不少僅用作了郊野公共休閑,個別的因開發不當而招致問責。如何讓濕地旅游開發走向深入和專業,關鍵是把握好原則性的五點

      一是嚴守濕地生態保護的紅線。對濕地保護的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要嚴格按照政策法規的要求,明確保護與利用的邊界,不得逾越和突破。

      二是搞好與周邊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在開發利用濕地時,要一體化統籌濕地與周邊村莊、田地、林區、魚塘、道路關系,甚至把近距離的城市公園、旅游景區、農家樂、魚池蝦塘也通盤考慮,在國土空間規劃范圍內,搞好資源利用與空間布局。

      三是瞄準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目標。有些地方開發濕地,僅修筑環濕地的一圈綠道,將濕地開放為周邊市民休閑場所;有些地方則確立了創建高A級景區的目標,但從濕地資源的個性特征看,將此作為濕地的開發方向,在實現中確有客觀難度。作為地域廣闊、資源較好的濕地,則可選擇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作為發展對標。

      四是著力補齊旅游要素和業態短板。要使濕地開發走出淺表化,關鍵是下功夫開發旅游業態,增加游客感興趣的魅力點和吸引物,讓濕地不僅能夠像郊野公園,還可以觀光、游覽、體驗、運動、度假、科普、研學。而做到這一切,都要從旅游產業層面去謀劃。

      五是算好投入產出帳和開發時序。不少濕地面積很大,在全省地圖上都能找到,富有潛力的開發點也不少,若不計算好投入產出的賬,或不同縣區各自為戰搞開發,就很容易造成低效或無效開發。因此,做好客源市場與產出的預測,科學計劃開發時序和業態類型,是收到良好開發成效的前提。

      利用濕地資源開發旅游,就是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探索實踐,目標是以生態發展旅游,以旅游反哺生態,使兩者互動互促、相得益彰。因此,將濕地資源開發為公共休閑僅是一方面,更要將其著力開發為面向市場的旅游產品,爭取與周邊既有旅游業態形成借勢和互補。當前,這方面總體上還較薄弱,亟需加強策劃、補齊短板、培植要素、壯大產業。在濕地旅游規劃開發的具體實踐中,注意把握五個關鍵點

      1、規劃建設富有個性的濕地綠道及服務站。為方便休閑和旅游,需要在濕地邊緣或實驗區規劃修筑景區綠道(或者更廣一些,也可以建設旅游路、景區道、風景道、野花徑等),以發揮對濕地旅游吸引物的串聯和紐帶作用。有關道路的修建,應該根據周邊環境、地勢、景物、水體,設計不同區段和風格的綠道,體現生態化、本土化、多樣化,如生態風格、水鄉風格、田園風格、野地風格、森林風格、城市風格;要兼顧環境、美觀和實用,線路要曲直搭配、依勢隨形,木棧道要考慮雨后防滑,金屬棧道要防范生銹;沿途的綠化、美化或亮化,既要專業規劃和設計,也要自然生態,力避過分人工化、工業化、城市化,注意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

      濕地各類道路應修建風格獨特、功能完善的服務站。外觀風格應力求多樣,可以有個性張揚的外觀,爭取每一處站點就是一個吸引物,充分體現濕地特點、地域文化、周邊環境,力避一個模式建到底;要注意健全服務供給,兼具游客集散單元、游客中心的功能,同時也是休閑和旅游者的補給站,設立休息、餐飲和補給區域(自行車租賃、多種補給等),采取人工服務與智能供給相結合,通過微信掃碼可自取或購買物品;建設投入可采取對外招標方式,積極動員企業出資建設,業主單位以廣告宣傳加以回報。

      2、選準濕地旅游開發的切入點。避免旅游開發外圍化、淺表化、休閑化,很重要的一點是根據不同類型的生態環境,專業地選準旅游切入點,如南方紅樹林下的蝦蟹、北方蘆葦叢的丹頂鶴、黃河入海口和鹽城濕地的鳥類景觀等;要在如何搞好濕地保護的前提下,設法讓游客獲得盡量多的特色濕地生態體驗。例如:在保護區允許的范圍內,應留出一些供游客親水、親濕地的區段,能夠下到濕地中踩泥、采菱、垂釣、摸魚、撈蝦、捉蟹;經營性游覽船的行進線路,應選取代表性的停靠點、觀賞點,如野生荷花、紅樹森林、特有水生物;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組織游客開展修復生態、優化水質、植綠護鳥、增殖魚苗等科普、研學項目。

      3、做深濕地及水面利用的文章。由于有些濕地水面很淺或長滿水生植物,進行旅游開發受限制較多,如威寧鎖黃倉濕地是畢節草海的溢流區域,多數時段水面很淺,臨近傍晚水鳥翔集;黃河入海口濕地蘆葦和湖汊密集,很難水上行船或路上靠近,只能設法遙望或眺望水鳥,這就需要研究設計隱蔽性的觀鳥場所,如偽裝的、半地下的、高臺式的、屋頂上的、多種類的“觀鳥屋”。而有些濕地水域寬廣,如海南文昌市八門灣濕地,是傳統的海上避風港和捕魚瀉湖,開發旅游必定要大做水上文章,或劃船、或捕魚、或垂釣、或水上運動,也可以擇址建設漁人碼頭;銅鼓山腳下與月亮灣相連的寶陵河濕地,由于私建魚塘阻礙了濕地咸淡水的交匯,破壞了紅樹林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在退魚塘還濕地以后,只要保護規劃沒有限定,也可開展劃船、垂釣、戲水等活動項目。

      4、著力營造濕地旅游的核心性魅力。當下,濕地旅游普遍開發較淺,散在化的自然生態景觀多,核心性吸引力不足,也就是美點、靚點、趣點、玩點較少。澳大利亞西南的珀斯市有一座羅特斯特島,上面生活了不少短尾矮袋鼠,游人在島上多半是租自行車環游,每到一個休息點就會遇到三五成群的矮袋鼠前來討食,從而成為這座海島閃亮的名片;我在斯里蘭卡乘船游覽紅樹林濕地,途中停靠點都有不同的海水動物,如棲息的水鳥、曬太陽的鱷魚,還有兜售小動物的商販。濕地旅游應該選擇一些動物慣常出沒的地方,作為具有核心吸引力的開發區域,如麋鹿、鵜鶘、白鷺、鷗鳥等;文昌八門灣可選取排港村紅樹林開花結果的季節,開辟一條特別的觀賞路徑;也可利用濱海濕地的潮汐間隙,觀賞退潮后留在灘涂的招潮蟹、跳跳魚、蝦貝類,在合適區域開展“趕海”體驗活動;也可在濕地周邊的池塘、溪流、叢林等處,開辟露營區域、兒童的游戲區。

      5、順勢做好濕地毗鄰地域的旅游開發。要使濕地旅游取得盡量大的成效,應統籌做好周邊地域的旅游項目開發,對既有旅游業態和產品要設法提升。譬如,周邊的一些村莊、農田、菜地、魚塘等,可研究開發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田園旅游綜合體;借助靠近城區的鄉村田園,開發特色民宿、鄉村酒吧、夜間娛樂;選擇交通相對便利的地塊兒,規劃開發自駕車營地、帳篷營地;依托濕地特有的生態資源,設計開發富有特色的食宿條件,如南方濱海的一些濕地,可開發船上餐廳、客棧,紅樹林生態酒店,椰樹林度假村;可發掘當地美食傳統和資源條件,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一條街,如浙江舟山沈家門海鮮美食街、河北唐山曹妃甸河豚美食街等。

      當旅游業進入從注重規模到強調質量的新階段,意味著待開發的旅游資源也將由常規而轉向“特別”,旅游業態和產品形態也急需推陳出新。濕地就是這一形勢下所面對的新資源,既不能把目標定位為郊野休閑大公園,也很難把它開發為什么類型的A級景區,而要深入研究和對應客源市場的需求,大膽拋棄束縛思想的各種慣性思維,勇敢地進行探索、嘗試和創新,爭取開發出富有魅力的多元化的濕地旅游產品,讓更多的綠水青山不僅“只此青綠”,還能閃耀出金山銀山的萬丈光芒。

      (作者:高舜禮 系旅游資深專家、中國社科院旅研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游報社前社長/總編輯,本文系作者2023年2月2日參加海南某大型濱海濕地之區域旅游策劃及概念規劃方案征集比選評審會后,根據實地考察感受和現場評審發言而整理成文,標題后加)

      標簽: 空間規劃 客源市場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