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守護人類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發稿時間:2023-03-20 11:16:50 來源: 中國網

      3月17日,貴州省民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17日,貴州省民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8日,荔波縣檔案史志館的工作人員在用掃描儀錄入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8日,荔波縣檔案史志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9日,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潘政波在展示使用水書輸入法錄入的水書文字。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8日,荔波縣檔案史志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10日,水書先生潘秀業在家中書寫水書文字。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8日,荔波縣檔案史志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10日,水書先生潘秀業在家中閱讀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3月8日,水書先生姚覃軍在閱讀水書文獻。

      水書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中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等文化信息,被稱為水族的“百科全書”。2006年,水書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來源:新華網

      作者: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